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检查病灶部位,并分析乳腺结节的CDFI级别。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93.58%;恶性病灶血流信号总显示率(88.57%)明显高于良性病灶的总显示率(51.16%),两者差异显著(χ2=12.3982,P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鉴别;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3-02

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早期诊断中,各种影像学技术起到重要的诊疗作用,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已成为乳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技术,其具有痛苦小、操作方便及准确率高等优点。本文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患者的乳腺肿块,并分析乳腺结节的CDFI级别,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全为女性,共78例病灶;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为(37.1±7.3)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为肿块、改变、皮肤及轮廓改变和淋巴结肿大等。所有病例均在手术前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

1.2 方法 患者平躺于病床上,是充分暴露。使用GE 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采用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12MHz。首先在二维声像图上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及有无钙化等状态,判断肿块类型。其次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CDFI)系统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根据病灶内部的血流信号,使用Alder半定量方法按血液丰富程度分为4级,其中1级:病灶内部没有血流信号;2级:少量血流信号,有1-2处点状的血流;3级:中量的血流,可见1条清晰的血管或四点以内的血流信号;4级:血流很丰富,可以看到2条清晰的血管或七点以内的血流信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情况 62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共有78例病灶,其中恶性病灶有35例,内有23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单纯癌,7例导管内状瘤;良性病灶有43例,内有18例纤维腺瘤,3例导管内状瘤,22例乳腺增生病变。彩超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93.58%,见表1。

2.2 乳腺结节CDFI分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检查出良恶性病灶,其中恶性病灶中可探及血流信号有31例,总显示率为88.57%,良性病灶中可探及血流信号有22例,总显示率为51.16%,两者差异显著(χ2=12.3982,P

3 结 论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的常见病,虽然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死亡率却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制度的建立,使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清楚的看到肿瘤内部的结构,尤其是可以观察到肿块内的血流情况,故能够早期发现乳腺恶性肿瘤,以实现早治疗及提高患者治愈率的目的。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清楚鉴别出乳腺良恶性肿瘤,其具体指标分别为:①肿块形态:良性肿块主要呈横向生长,有完整包膜包被,无浸润现象,在二维图中呈椭圆形;恶性肿块则有浸润现象,无完整包膜包被,在二维图中显示不规则状态。②肿块回声:良性肿块呈现出低质的均匀回声,而恶性肿块回声则为不均质的弱回声。③纵横比:一般来说,良性肿块纵横比小于1,恶性肿块的大于1。④钙化程度:钙化分为微钙化、弧形钙化和粗钙化三个等级。良性肿块一般无钙化现象,恶性肿块会出现钙化现象。⑤淋巴结:恶性肿块的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可相互融合。⑥CDFI: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下,发现肿块内有较为丰富的血流,淋巴结增生,且淋巴结周围的血流丰富,信号强,根据Alder分级分,良性肿块一般位于1-2级,恶性肿块一般集中于3-4级。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安全、无辐射及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快速检测出良恶性乳腺肿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鑫,洪涛,曹海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3):131-134.

[2] 林淑贞,高频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16.

[3] 张洁华.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3(1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