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子学档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学档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电子学档有许多创造性的设计和应用,但是国内外应用电子学档辅助学科教学的案例还不是很多,且主要集中在评价方面,对其他应用的实证研究也相对缺乏,本文就电子学档在教学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子学档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子学档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学习历程和存放学习资料的多功能电子文件夹,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成长性档案。电子学档最简单的形式可以看作是电子文件夹,而在这种情形下,师生所有的资料都存储在电脑的某个文件夹下,教师的作业要求、学生的作品及各种信息都分门别类、有层次地放在某个树型文件夹或子文件夹下。而这种简单的学档只起到了“存储器”的作用,就设计本身来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不能达到信息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改革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有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配套,从而这种电子文件夹式的教学模式显然要被淘汰。

国外国内有关电子学档的应用与研究已初见成效。目前国外研究的重点在于电子学档的制作技巧方面、课堂教学评价应用等方面,例如美国地理学会的学习档案计划,还有Helen C.Barrett博士等人所做的有关研究;英国威尔士的医学项目研究;此外,语言教学、医学教学这样的一些特殊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有很多应用。美国有不少学校都在进行电子学档评价项目的实施,最为典型使用Portfolio成功的范例一个是哈佛教育学院“零点项目”,另一个是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一项教K12学生写作文的项目,从1972 年开始,已成功推行了三十多年,效果很显著。由于电子学档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水平,目前在一些大型国际教育组织或公司网站中的一些协作学习项目,例如,K12的CIES中心(Center for improved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Education)组织的“人类遗传学显性特征的世界范围的研究”“全球日照气温项目”等专项研究中,都运用了电子学档进行评价;国内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都对电子学档做过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而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借鉴国外经验,主要体现在开发与学生的学业评估方面。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学习档案作为评估工具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功能性转变的角度阐述了“电子作品”或“电子学档”的管理功能,展示了“电子学档”或“电子作品”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有关师资培训网络课程设计中尝试应用学生电子学档进行模块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框架;上海惟存教育尝试运用网络学档作为网络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种方式;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博士重点论述的是“电子作品(e—works)”,并使用他自己关于e—portfolio的名称译法叫做电子作品及定义,而且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电子作品”的深远影响。他不但进行颇具创新意义的理论阐述,还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把电子作品运用到《教学设计》课程改革中去。

在上述国内外众多的应用案例中,国内的电子学档应用在实践上也仅仅处于一种“使用”阶段,往往只作为一种评估手段,从教学领域看,教师更多把电子学档看作一种学习活动的要素,并未真正将其融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未能提升为一种学习理念,对学习者全面能力提高的促进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近年来,电子学档的实践研究似乎要发展得更好,比理论探索更为迅速,特别是在与中小学相结合的项目中可见一斑,而用于高校教学的应用研究则相对较少。

从国内外众多的应用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子学档在教学中的应用处于“使用”阶段,主要是作为一种评估手段,教师并未真正将其融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未能提升为一种学习理念,更多的是把电子学档看作一种学习活动的要素,这样对学习者全面能力提高的促进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最近几年,电子学档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发展得相对较快,但用于高校教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目前将电子学档用的最多的还是在评价应用方面,利用电子学档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反思和发展,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有意的尝试,而且实践证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的来看,近年来国内电子学档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主要有:

(一)开发类的研究比较欠缺

开发类的研究,需要较强的技术能力,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电子学档系统开发的层次还处于一种多种媒体组合下的电子学档制作系统,能够形成一种集成化的多功能多用户、并能实现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反思、评价和管理于一体的系统的案例还不是很多。

(二)整体理论研究不全面

评价功能理论研究成熟,整体理论研究不全面。电子学档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存在着实践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象。目前,电子学档从单一的静态信息展示发展为具有一定交互和自动化电子学档系统,沿海部分高校和中学已经在运用电子学档来支持学生学习,但在理论上,大部分研究样本把电子学档仅仅看作一种学习工具或思路,未真正把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看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学档的评价和理论的探讨上。但是把电子学档局限于一种评价工具,在理论上不利于电子学档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对学习产生巨大支撑作用,不利于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效果数据和实证研究相对缺乏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学档的作品管理及评价反思上,而且以定性研究居多。作为一种教育新技术,应用效果是影响其使用和推广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子学档应用效果的测量和分析应该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针对应用效果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对效果的研究缺乏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还比较欠缺。

参考文献:

[1] 杨志疆.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5.32-33

[2] 戴锡莹.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反思型电子学档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张量,邢科云.电子学档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9.8

[4] 段宁贵.近年国内电子学习档案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