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互动”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互动”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涉及多个科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解释。西方教育学者主要致力于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和学生参与互动的性别差异研究;国内比较著名的有吴康宁、王家瑾等学者对师生互动活动的研究,广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也有一些研究,但是他们研究的视野局限于小学或初中,很少涉及高中互动教学。因此,本文侧重对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进行探索。

一、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表面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支配作用

首先,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将自己看作课堂的主体,把学生作为接受体,自始至终驾驭着课堂,有时甚至是“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打开思路,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很难产生互动。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美言”,多是曰“回答得很好、很不错、基本上差不多”,不对学生的答案作深入剖析,表面上看似发生了互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假互动”,其间的互动显得随意而表面化。

2.师生互动功利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操纵作用

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把教学当成是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只与那些对自己的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但对学生回答超出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则置之不理;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对教师提问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等原因很少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把教室当作自己授课技巧的场所,让学生配合其完成教学过程,让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功利化。

3.师生互动专业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前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照本宣科,对学生实行强制灌输,很少体验学生的感受,而且课堂多与外界分离,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教学内容经验化,不能很好地提供与社会和学生现实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使教材返璞归真,对教材内容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让学生感觉课堂上的教师缺乏激情,最终对课堂产生厌恶情绪。

4.师生互动僵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有些地理课堂教学呆板,课堂氛围不浓,除了教师讲解的声音外,很少能听到学生的呼声,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很大关系。有些教师上课速度非常快,如说话的速度特别快,不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被老师拽着往前走,师生之间的思路越走越远;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即课堂的主体,更要在课堂上显现出教师的权威,不认为课堂教学在于师生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剥夺学生在课堂本应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与权利。

二、影响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

1.素质教育观念和地理学科教育理论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理一直都存有偏见,尤其是很多省、市高考取消地理以后,地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低了。尽管恢复地理高考,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的地理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课堂仍是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2.学校尚未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

许多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心都是学生,就是千方百计让学生“会考试”、“考好试”,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学测评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直接挂钩。因此,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探寻互动教学的新方法,互动教学也很难在地理课堂实施。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驾驭课堂能力不足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一直比较陈旧。一方面,教师用专制的方式控制课堂,对学生约束多、自由少,剥夺学生在课堂的权利和义务,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活跃性,学生没有参加师生互动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用放任的方式控制课堂,让课堂教学变得杂乱无章,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开展互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让教师在当前新课改下,应对地理课堂生成问题时,很难驾驭整个课堂教学。

4.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因素影响

新课程的地理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主体,因此学生自身因素对互动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性格外向的同学易和师生互动,班级委员易和教师互动,年龄大的学生很少愿意和教师及其他学生互动等。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切实合理的措施,会促进师生很好有效地互动。

三、促进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1.学校应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

在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校不能再用传统的评判标准评价地理教学活动,而要建立起客观的教学评价机制。另外,互动教学是一种创新教学,教师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和改造,这就需要教师准备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多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

2.教师应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加大情感投入

情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关键因素,师生之间的感情亲密与否,对教师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都会有很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提炼情感互动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

3.主动转变课堂角色并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调节、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参与性,激发地理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成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若能亲身感受到教师角色与行为的改变,也能够增强配合和参与意识,让师生互动积极施行。

4.教学相长、共同探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能反映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对学生做适当引导,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归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潜能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在师生互动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路线,还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构建情况;同时,也可以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动,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利于师生互动的进一步开展。

5.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高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新版实验教材更加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实用性。新课程下的地理学科更加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地理学科涉及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诸多内容,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也相互联系。因此,地理教师应广读书、深读书,通过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加强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学科更加突出社会实践性,教师应热爱地理,把握时代前沿脉搏,时时处处留意生活。由于地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密切,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如到当地的工业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让学生广泛地与大自然和社会接触,使学生拥有宝贵的地理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和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