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的概念之一,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除了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的阶级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主导性、稳定性、渗透性和包容性。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特征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的概念之一。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已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学说基础上,在投身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由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式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它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持久的经济政治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一定社会最权威的政治合法性的解释体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价值导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意识形态依赖并产生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又可称为主导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为: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由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巩固建立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体系。

时至今日,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关乎政党与阶级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关乎一个民族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包括综合国力的物质“硬件”上,而且包括国家的战略意志、国民精神、民族文化力、对政府的支持力和社会凝聚力等综合国力的精神“软件”上,即世界上无论何种制度的社会和国家的执政党都毫无例外地重视本国主流意识形态问题,毫无例外地重视加强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同时还有作为统治阶级行为准则的特征。主流意识形态除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主导性特征

主导性是主流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特点。毋庸置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它是引导人们行动的风向标,是支撑社会的稳定器。

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每个时代和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稳步发展。在价值多元纷呈,甚至彼此冲突、对立的情况下,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紧张,从而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稳定性特征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曾经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套“持续和统一的信条”[3]指的就是主流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相对的稳定性。对于任何统治阶级来说,它所信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不可随便变动,否则将引起其成员的思想和认识的混乱,并且容易导致分裂,引起广大民众的无所适从。苏联解体的事实证明,经常变换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是不能长期地生存下去的。

就主流意识形态而言,稳定性主要还表现为作为统治阶级执政前后意识形态要具有连贯性、一致性。这种连贯性和一致性,对于通过非体制途径执掌政权的政党来说,尤其要慎重对待。因为,在夺取政权过程中,该政党会以意识形态作为鼓动民众的旗号,描绘出一幅未来社会的图景,向民众许下诺言。民众之所以选择这个党,就是因为民众对这个党的意识形态和许诺寄予期望。这样,在掌权以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执政党必须兑现这些诺言。否则,民众就会对执政党失望,对执政党宣扬的那套思想观念不再信任。所以,有学者指出:用轻率的许诺去刺激人们的参与热情,吊高人们的胃口,固然可以为政党赢得暂时的支持,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一旦这些诺言实现不了,政党就有失去民心的危险。对执政党来说,一个比较稳健、谨慎、低调的意识形态比一个高调、激进意识形态要更为有利。[4]因为比较稳健、谨慎、低调的意识形态,能够更容易地保持其连贯性和一致性。

3 渗透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渗透性”,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这种渗透性体现在,通过统治阶级的教化,意识形态为民众所认知,并逐渐地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转变为一种坚定的“信条”,成为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统治阶级非常重视意识形态的渗透性特点。因为只有深入人心,意识形态才能持久而稳固,统治阶级也才能把自身的政治影响力转换成权威,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软国家机器”的作用。

人类历史表明,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实施对社会的统治,采取的是两种基本手段:一是国家机器,即所谓的“硬”手段;二是“软国家机器”,即意识形态的“感化”手段。这种“感化”手段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功力完成的,是一种“软”手段,它同“硬”手段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自己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稳定地存在下去。意识形态要发挥其“软国家机器”作用,一个根本性前提就是让意识形态深入民众的内心世界,变成人们的坚定信仰。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若不能很好地利用意识形态来灌输、教化人民,行使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就不能长时期地掌握国家政权。[5]

4 包容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包容性”,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合理、科学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对日常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上存在的多样性的认可和提倡。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一方面向现实生活敞开,不断关注、吸纳和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新鲜经验,以之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也作为推动自己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与有益的或无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协调与共存,最大限度地包容、整合其他有益的或无害的意识形态的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体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能够兼收并蓄,吸纳、包容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团体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众多社会阶层的支持和拥护。这种包容性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任务决定的。众所周知,从本质上讲,统治阶级代表的总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部。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面公开的旗帜,从本质上讲也只能反映这部分人的利益、要求。但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条件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却不是那样,也不能那么做。因为执政党掌握了公共权力,控制着政府的运作。公共权力属于全体民众,政府的施政应当惠及全体民众,而绝不能只顾及执政党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如果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会被看成谋一己之私利的党派而沦为“孤家寡人”,为民众所抛弃。处理这种实质上代表部分与形式上代表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上,就是要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拥有较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地反映、涵盖、容纳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进而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98;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8;

[3] [美]罗伯特・A・达尔;王沪宁、陈峰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78;

[4]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18 ;

[5] 杜旭宇.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基于意识形态功能、特点的分析[J].求实,2004年第8期:85;

作者简介:张悦;女;辽宁丹东人;1981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省莱州市;现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组组长;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