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教育需要“返璞归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想化的学校教育,就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样的学校教育,既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向需要,也符合教育的本意,是和谐而返璞归真的教育。但是,现实中的教育不但偏离了教育原本的方向,甚至与学校教育的本原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高考指挥棒”是主宰当前全国教育机制的根源,考分是衡量教育工作的“硬道理”。 这种机制让应付考试的能力代替和掩盖其他一切能力,使人才选拔陷入窘境。虽然这种机制备受诟病,但它又是弊端相对较少的机制。
在无法彻底根除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回避考试的分数,也不能不顾学生的发展,如何拿捏和把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寸?本文试图从目标、手段和效果评估三方面,对当前学校教育进行方向性和概念性的思考,从道德的高度和生存的角度追根溯源,力求寻找一种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现实状况、符合家长和学生要求的策略,使学校教育返璞归真。
一、学校教育的目标
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基本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的具体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结果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影响着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社会需要和个人愿望,学校教育的目标有三方面:道德教育的目标、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标和个性教育的目标。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通过道德教育,学校向学生传播普适价值观,传授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尊老爱幼为主的家庭关系、以互助与合作为主的同事关系和以尊重与礼让为主的社会关系,等等,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觉地减少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道德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是促成“人之为人”的独特过程,处于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经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与社会地位、财富多少和学历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一个人的“德行”密切相关,所以,育人要先育德。在学习“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治本之策,体现的是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一个人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出现利益冲突时,如何看待“得”与“失”、“贡献”与“索取”,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形象。当一个人处处遵守和认同道德秩序时,不管这个人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容易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的道德教育,是促进和谐的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
成功的道德教育,能够使每个个体不断地为社会的和谐作贡献,至少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由于当前的高考体制和教育考评机制,道德教育有可能沦为“作秀”或“形式”,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成功的校园德育就成为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如何看待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成为教师“良心”的体现。
2.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可适应社会并生存下去,才可以一个合格劳动者的身份服务社会并较好地生活。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行业的差别,行业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一个人获得劳动技能的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可见,学校教育的作用毋庸置疑。其实,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就是学会“做事”的教育,是一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基础性的知识教育,学习的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基本知识,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为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的知识储备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虽然没有专业分工,但却是为今后的专业分工打基础,是培养人的劳动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前奏。同时,学校教育也包括初步的技能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基本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以及再学习的能力,例如语言、阅读、计算、社会生活常识和习惯,等等。对于当下的教师来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很难明确地界定。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解决考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两方面如何选择、取舍,是个难题。其实,培养学生解决考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关键在于它是否造成了能力培养的畸形发展。
毕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实施效果是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重视分数还是重视能力体现的是师德水准。分数和能力的统一体现了教师的智慧,是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最高境界。
3.个性教育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千差万别,这便是人的个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找准学生的特长,顺应和发展学生的良好本性,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未来的社会角色统一起来,避免人才的埋没。
实现个性教育的目标,对个人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快乐的人生追求,是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社会而言,是一种贡献,使人才与岗位各得其所,实现双赢;从哲学意义上看,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是人性的解放。
如果谋生手段只是为了生存而与个性不符,但也能够自食其力,很好地立足于社会,这样的教育也不算失败。不过,在生存之余,如果还能有一些积极的精神追求,充实生活、张扬个性,也算是人生品位的一种提升。当谋生手段与个性特点相吻合,就是最成功的教育;个性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教育的手段
这里说的“手段”是精神手段而非物质手段,具有指导思想的意义。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实现教育目标,就要借助一定的手段。
1、以“理”服人
不管是道德教育的目标还是知识技能教育的目标,都有自身的逻辑顺序,而且,人的本性是可以理喻的,所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首先要把道理讲清楚,只有让学生“明事理”才能“知是非”,只有“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理性思维的教育方法,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合乎情理的方法,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理性教育也是最普遍、最彻底的方法,是采取教育手段的第一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符合认知规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合大面积的集体教学,属于“上策”。
2.以“例”服人
如果道理讲不通,还可以拿出案例等进行说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话,以情感人,以结果打动人,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这是感性教育,属于“中策”。在理性思维发展不足的情况下,模仿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既简便又直观,符合生理发展的规律。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采用例题、范文和动作示范等,都是有效的以“例”服人的方法。
3.以纪律服人
对于极少数软硬不吃的学生,通过纪律、守则和条例等限制办法对学生进行硬性规定,甚至强制学生完成基本的教育目标也是一种办法,但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以纪律服人是最麻烦、棘手的办法,有违人的主观意志,因而也颇具争议,甚至存在风险,当属“下策”。不过,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纪律约束是必要的。
真实的教育工作必然存在纪律约束,但一定要掌握好尺度。笔者以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纪律约束,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必须是第一位的。另外,盲目地放弃和禁止一切纪律约束实际是“明哲保身”式的不作为,与不负责任并无二致。
综上所述,一切教育手段的实施都是一个“研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无论德育还是智育,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味,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寻找对口的方法,综合而变通地实施有效的教育。
三、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必须依据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手段的实施,从三方面考查:一是是否发掘潜力,二是是否感觉快乐,三是是否取得成就。
1.是否发掘潜力
教育过程是一个发掘学生潜力的过程。学生的天资不同,潜力就不同,教育的结果就有差异。古今中外因教育的失败而最终被埋没掉的人才不计其数,成功的教育就是竭力避免这样的悲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先天具有的潜力。
2.是否感觉快乐
快乐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本身的快乐,学习将成为一种需要,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困难的事情将变得轻松,学习效率也将提高;如果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学习过程的痛苦能够换取最终的成功,将会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心,提高学生的理性意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总之,快乐将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不竭动力,快乐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教育。
3.学生是否取得成就
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人生取得成功与否,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剔除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的作用,教育的基础性影响不可低估。凡是通过个人努力,从正当渠道获取的、合理合法的成就,均可算作人才教育上的成功。例如,在政治上取得地位,是行政组织能力的体现;在经济上获得财富,是经营管理能力的体现;为社会作出各种贡献,并获得一定的荣誉,是道德责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上述三项教育评估指标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难以量化,也无法成为学校教育的可操作性政策,但是,随着应试教育影响的逐步淡化,以及高考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教育者个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最终演变为可操作行为;如果经过变通和灵活的处理,对于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长岛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