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情感体验 提升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情感体验 提升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创新意识,也就是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点。继承优秀传统是历史的必然,扬弃陈旧观念是创新的起点。语文创新教学绝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离开语文学科本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去搞些花架子,搞些形式主义,而要在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联系语文的教学实践,笔者试图从学习活动主体的需要出发,反思教师的主导地位,列举几个老生常谈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课题。

一、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是离不开课文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引导儿童去感受、领略、体验祖国语言的美感、诗意和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善于在不同的课文中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教材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阅读教学的创新需要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准确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面对教材,我们教师不应因它的浅显而急于考虑教学方法,而应先抛开教参,独立涵泳才会有可喜的发现。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当教师把握了课文的个性化语言所反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后,我们就会善于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就会较容易地准确揣摩出编者的意图,以及语文知识链的构成与发展轨迹,准确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每一堂课都教得富有新意,就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认知规律是创新的依据

失败的课堂教学恐怕是每个教师都有过的经历。有的教师自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却收不到预计的效果,在众多的原因中有一点是主要的:他是从教的需要与便捷出发去设计、操作教学过程的,忽视了教学对象的认知思维过程的发展轨迹。说白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

这些经历启示我们,要实施创新教学,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为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概括的特点。所以,先给课文分段然后逐段讲读的思维定势就有冲破的必要,先讲写作顺序、后研读具体句段的顺序也须颠倒过来。品读欣赏尤其要充分暴露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性。

这些经历还启示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吃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新起点,根据教学的重点,正确把握导学活动的基点与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为学生指引学习捷径是教师的使命,学生在这条捷径的探索中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认知水平,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对那些较为浅显、容易理解的语段,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而对那些过难的语段,进行模糊处理也未尝不可,或者干脆避而远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未必能接受。

比如学习老舍的《猫》中关于猫的片段,过去常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引发点,通过论证式的研读,提问“这表现在哪里”之类的问题,要求学生从第一节中找出“老实”“贪玩”“尽职”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引向下文。这种教法现在看来似乎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倾向,学生是被动地一步步地阅读的。因此需要改一下:(1)引导初读。老舍非常喜爱他家的猫,细读课文之后,你便会发现的确有不少可爱之处。――把作者笔下的猫的特点通过学生研读思索后的汇报,板书出来。(2)引导品读。你读了课文为什么会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请先找出有关语句读给同学们听,再说说感受和原因。――充分给学生以读议的自由,让学生暴露自己的认知水平与直觉思维,并在讨论中得以补充校正。(3)形成整体。到了后来,只有对“古怪”,少数学生还一时难以捕捉到猫具体的表现,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特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便醒悟,“古怪”一词统率其余。而“其余”又一一相对,于是设法把各对词串成一个句,再把各对句连成一段话――参考课文的转折语言表达形式说一说,再尽兴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准确和优美――“我好像到了他家,听他像对老朋友介绍一位可爱的孩子那样讲述他的猫。”

总之,要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的火花,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注重运用是创新的需要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新大纲从能力上提出的教学目标。语言文字训练涉及“理解”“积累”“运用”三个方面。课堂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要学生明明白白地理解语言。显然,这是越过了“积累” “运用”环节的高要求,有悖新大纲降低教学要求的构思,是语文教学受到“高耗低效”指责的一大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花大力气转变观念,淡化理解。降低理解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很难甩开膀子去实现创新教学,切实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哪些内容学生能自读理解,哪些内容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我们要心中有数,通过阅读活动加以检测,并区别对待。坚决摒弃每篇课文都从“0”教到理解的老套路,要把教学时间重点用到“听说读写”训练中去。例如《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学,就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与大致把握寓意,这是课文语言浅显使然,而有困难的无非是文中“相悖”这个新词的内涵。对这个词的理解,我也认为不必让学生去下定义、析道理、讲用法,只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故事情节与语言文字,理解这个词即可。这是一种以“说”为主线,淡化理解,加强语言运用的做法,效果是显然的。同理,对描写精彩的语段,可以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可以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的方法,这样,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才有可能省下时间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情感体验是创新的风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必须要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体验饱蘸着作者情感的语言文字的喜怒哀乐。唯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品味、感悟语言之中,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杨再隋教授告诫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性的语文里,如果教师对“文化性”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仅在文字上做技术性的排列组合,或者纯技能型的反复演练,这样的课称得上是语文课吗?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的文化性是伴随着作者的情感,一起反映到读者的头脑中的。所以我们在创新教学中,要十分注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它。

首先要把准课文的情感基调,排除不和谐的音符。如《落叶》一文,细加琢磨,“落”是文眼,是文情的生发点。“秋叶究竟为谁而落呢?”以此引发学生情感,通过自读,悟出秋叶为甲虫而落,为蚂蚁而落,为小鱼而落,为燕子而落。“落” 的友情、有义,它的“落”平添了自然界的魅力、生活的乐趣。由此,学生的情感波澜起伏,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对落叶的赞叹:“落叶,落叶,我心中的落叶!”也有教师在教学《丑小鸭》时,当一个学生被丑小鸭的可怜处境感染而动情朗读时,教师让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这是极不协调的,是画蛇添足之举,无意中破坏了课文的情感基调,造成了阅读材料与心理感受的巨大反差,同时也不利于学习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深入探究。

其次要注意情感的发展,排除割裂现象。有位教师教《小镇的早晨》,在指导美读并背诵第一节后,先让学生速读下文,找出反映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特点的句子,接着用这三句话、三个特点排列组合成并列、递进、转折等多种句式,然后再阅读描写“恬静”的一节文字。其中的句式训练不正是杨再隋教授批评的现象吗?它活生生地割裂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情感体验,学生难以完全进入“恬静”的境界中去体味、朗读优美的语言。可见这种句式训练实在是横刀夺爱,去之何妨?

最后,要善于重组整合情感体验的头绪。《燕子》一文,可以按这种顺序来引读:欣赏江南春光图之美观赏燕子翔飞动感之美与停歇静态之美品赏燕子身姿特写的语言之美。如此重组课文,顺应了事物发展变化与学生情感变化的同步发展。而《我爱春天的荠菜》可以用整合的方法,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最后两节那精彩而又情感强烈的语言,以它作为基点,辐射全文,将悲与喜、苦与乐、恨与爱有机地整合,通过泛读与品读相结合的阅读途径,让学生在多种矛盾中体验“我”的情感成因与变化,让学生自由地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思维,使情感体验成为发展创新能力的风帆。

总之,情感体验往往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思维的过程往往难以撇清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善于引导,善于升华学生对语言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创意迭出,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