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现代大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现代大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正确认识教与学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组织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关系,辩证统一

教与学是教育教学过程两个最基本的行为活动,师与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两个最核心的活动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高校中最重要的关系,决定着教育教学行为的成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人才培养、学生未来、教师职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概念解读和研究方面,国内外进行了多年的分析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教育教学主客体之争逐渐平息,双主体、复合主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关系理论开始出现,师生关系研究思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核心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而后,西方哲学中的交往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现象学、解释学等理论流派中的部分关于教育思想的观点应用到构建师生关系上,提出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与主体关系,师生之间交往倡导以尊重、理解、关心为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并不乐观,师生关系功利化、感情淡漠化、交流被动化等日趋明显,教与学关系也呈现对抗、矛盾、相悖等特点。因此,教学中应怎样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这两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教学环境的设定者,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掌控作用,通过情境创造引导和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分解、消化和吸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教师通过讲授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对符号的认识、理解和书写,将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学会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意识之中,从而为知识传承奠定基础。教师通过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符号承载、传递的相关信息,理解符号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原理、事物的本质以及万物之间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符号表达和知识传递两个层次的教学行为,而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还要进一步实现能力培养和理念建构两个更高层次的教学行为。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要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就越能保证学生主体作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现代大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 教会学生多记些书本上的死知识,不如教会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研究方法。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掌握自学方法,教会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引导他们有目的、有选择地捕获“猎物”,提高他们的知识鉴别能力和获取效率;要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运用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对学生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行为

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发展和主体人格培养的目的。在这一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它必须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加以建构才能获得。

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外压力和内动力两大方面,其中外压力是源自学生个体之外的迫使学生开展学习行为的各种精神负担,包括家庭压力、学校压力、社会压力和环境压力等,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也是学生实施学习行为的外界消极强制力。内动力是源自学生个体本身的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各种积极驱动力,包括爱好兴趣驱动力、自我发展驱动力、价值实现驱动力等。压力驱动型学习行为能够基本达到符号理解和知识传承的目的,也可以有限度的保障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无法实现个体理念意识的培育。动力驱动型学习行为能够在教学行为的引导和影响下,主动开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解决能力、动手能力的锻炼,自觉对未知世界进行独立探索,并勇于置疑批判,逐渐在学习行为中培育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实现自身最高层次的发展。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并维持其学习活动,使之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积极主动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完成学习行为从他律到自律、自律到自觉的转变。

三.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关系以师生之间教学活动为基本环境,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这个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为活动范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成长与体验以及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为其衡量尺度,是以教与学的关系为基础和核心、以师与生的关系为衍生物的复杂关系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同层次与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驱动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互馈作用,尤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培养和理念建构层面的教学行为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形成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驱动型的学习行为,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不仅仅无条件地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没有学生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样,也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正确认识和自觉地遵循这一教学的重要规律,才能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佳.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包小红. 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阐释[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4):17-20

[3]黄娜. 教育实习中有效师生交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简介:陈琳(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实习员,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王滨(197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一线教学和高教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