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随文练笔 随意不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随文练笔 随意不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文练笔”是一种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短平快”式的习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是学生学习写话、习作的一种理想方式。所以,本学年,“随文练笔”也成为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教学生态研究的一个着力点。

优化前的设想

一、优化评价标准——让评价标准师生皆知

根据随文练笔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小学随文练笔评价的标准应重点考虑以下两点。1.是否符合题意。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尤其是对练笔相应内容的理解要透彻,能针对老师提出的练笔要求写出恰当的内容。2.是否表述具体。要求语言表述中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句子意思表达准确,句子与句子之间通顺连贯;将自己的课内外积累进行加工改造,活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二、优化评价主体——让评价主体从单一变为多元

1 学生自评。孩子们写好后,可以要求他们自己朗读自己的练笔,边读边修改。

2 同学互评。自己改完后,还可以让同桌或前后桌相互阅读对方的练笔,“读者”当面质疑,“作者”当面解答,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互相提出修改的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练笔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3 师生共评。在学生互相阅读修改之后,教师可以在行间巡视时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练笔,在投影仪上出示,引导学生讨论评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看看这篇练笔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从内容到语句、形式进行推敲斟酌,品评圈点,及时修改。

三、优化评价方式——让评价方式从简单走向丰富

1 即时评价。这是我平常就在使用的评价方式,在课上,当堂评讲;在作业中,及时批改。

2 表格评价。为了能让学生试着自己给自己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我设计了一张带有评价表格的作业,让学生对照标准,自评互评。

3 展示评价。文章是人们思想的结晶、心血的凝结,即使是学生的小练笔也同样如此,展示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声的肯定。所以,我决定选取优秀练笔,制作成爱心的形状,画上彩色的边框,贴在窗户上的“硕果飘香”一栏。网络也是我展示孩子作品的大舞台,我还在班级主页“学科记事”栏目里也贴上孩子的小练笔,学生、家长来点击欣赏。

实践中的困惑

虽然当初的设想很美好,但是两个月的优化尝试后,自己总觉得做得不够好,心中仍有不少困惑之处。

困惑一:我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

我们的孩子由于环境、教育、孩子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对于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们知识面广,求知欲强,习作兴趣浓,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有比较坚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是轻而易举。那些一般的孩子,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基本能达到随文练笔的各项要求,语病少,文字基本过关,他们可能跳一跳也能达标。可是一些较差的孩子,他们知识面狭窄,缺乏写作热情,不善于表情达意,练笔内容空洞,语病较多,可能他们怎么努力也不行。评价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当我们拿着它去量每一个孩子的时候,优秀的孩子总是享受成功的喜悦,对随文练笔更加兴趣盎然;而那些较差的孩子却总是品尝失败的痛苦,对随文练笔越是心生厌恶。所以,两个月的练习,那几个“落后分子”进步甚微,让我也充满了失败感。由此可见,我所制订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虽然给了孩子们正确的导向,却在不知不觉中对部分孩子产生了伤害,既有利,也有弊。

困惑二:我所实施的评价方式是否适用每一个孩子

之前,我认为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自主评价、同学互评、表格评价、老师评价中更深刻、更细致地了解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更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将评价做得更细更实。

想法很美妙,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非如想象的那么顺利。自主评价对于部分孩子来说,显得形同虚设。他们对自己练笔中的错字、病句,读来读去,仍然视而不见,更别提修改了。同学互评稍微好些,似乎人总是喜欢给别人挑毛病,所以他们读别人的练笔反倒意见不少。但是大部分孩子也只是能挑出错字、漏字、病句来,对于如何增删,让练笔质量更上一层楼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能够就语句是否合理、是否具体生动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表格评价倒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评价操作细则,孩子们操作起来要得心应手些。但是,多方面原因的限制,我们又不可能每课的练笔都给孩子印发这样的表格。而且表格评价也受评价主体经验的影响而显得参差不齐,部分评价流于形式。看似老师花费了不少心思,其实只是华而不实。显然,三年级孩子虽然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初步具备评价的能力,但他们的评价经验却各不相同,有的会写会评,知道怎样写能更好;有的还差得很远,知道写得不好,却不知不好在何处。

困惑后的尝试

随文练笔的评价需要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才能让评价更有效地成为孩子提高习作水平的有力推手?所有的疑问汇集在一起,在一个问题上有了交集,那就是——尊重差异。

一、尊重差异,评价标准分层设定

孩子是有差异的,因此,评价的尺度要有弹性,评价的指标要有差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俗话说,“评价时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于是,在接下来的随文练笔评价中,我开始尝试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评价,力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多角度评价同一个学生。对待优等生,我的要求自然要严一些,对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关注得多一些;对待后进生便适当放宽一些,侧重于指出字、词、句、段、标点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对不同的孩子,我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孩子们都能品尝到达到要求的成功的喜悦滋味。

另外,我还积极倡导学生自己跟自己相比,评价标准也随着孩子的进步而不断调整。班上的小铭每次写的随文练笔常常是缺字少句,难以读懂。可是有一次,他的小练笔却让我突然眼前一亮。这篇练笔题目是:模仿《赶海》第2段,写一写花园里有趣的发现。这样的内容正是他们男孩子感兴趣的,加上模仿运用课文里的“咦”“哦”“哎”“啊”等语气词,他的练笔写得比较完整,错字漏字极少。这篇作文如果和其他优等生比起来,成绩只能得一颗星,我却给了他三颗星。因为这是小铭的一次很大的进步,他克服了对写作的畏惧感,表达出了真情实感,乐于把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这样还不够,第二天,我还在班上读了他的小练笔,真诚地表扬他能够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情,并适当点评,对他提出了小小的建议,希望他能将句子写得更具体些。坐在下面的小铭听得特别认真,对我的话连连点头。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小铭热情高涨,后来写的作文一次比一次表达得清楚、完整。

二、尊重差异,评价语言因人而异

孩子是有差异的,因此,评价的语言要有不同。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往往自信不足。对于这样的孩子,在评价时,我尽可能多的用商量的语气,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是你的语言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习作一定会更棒的。”这些评语可让学生明白自己小练笔的不足,以便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改进。有些孩子很优秀,十分自信,对于他们,我往往会注意控制使用鼓励、表扬的评语,因为,如果鼓励过多过滥,就会降低鼓励的效能。所以,我大多时候都在做着“挑刺儿”的工作,比如“文章的结尾不够有力”“有些句子还不够生动”等,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的习作,让这些孩子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三、尊重差异,评价方式细致多样

1 自主评价分层要求。根据各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优等生,我要求他们能用修改符号改通、改顺自己的练笔,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丰富自己的语言,寻求最优的表达。而对于较差的学生,我则只要求他们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流利、通顺便可。

2 同学互评角度各异。我们有些学生由于自己本身的习作水平较高,所以往往能给他人的作文提出可行的建议;而有些学生能力有限。所以,在同学互评时,我让孩子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练笔,并提倡那些平常写作较好的孩子在评价时多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自己觉得写得不太好的孩子在评价别人的练笔时着重找出别人的亮点。这样,班上的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气氛中评改,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每次作文评价后,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在批改别人的随文练笔时,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像好词佳句,相同意思的不同写法,活用成语、谚语、诗句……

3 教师评价方法多元。教师的评价,我一般采取当堂点评、作业评改、展示评价这几种方式。在作业评价中,我开始根据孩子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孩子制订不同的标准。对一些孩子写得不太好的小练笔,我也一改以前的“挑毛病”为“找闪光点”,学生作文只要有特色,哪怕只有一点点,都会加以肯定和鼓励,以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对于实在不佳的习作,我还将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起来,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建议孩子重写或修改后再进行适当的评价。学生第一次练笔失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写一次后,得到较高的评价,又重新拾起了信心。

尝试后的收获

这一次的尝试评价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孩子们的习作水平在不同的评价标准引领下慢慢提高,最重要的是我高兴地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随文练笔了,这一切都归功于——尊重了儿童经验的差异。

教学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是将他现在的发展和原点比较。因为原点不同,所以,我们的孩子存在着差异,而“基于自我”的成长是成长的重要之义。以儿童发展为本,说到底是以每一个具体的儿童的个体发展为本,所以,尊重差异就应该是我们施教的根本。

当然,利用经验差异并不是为了消除差异,也不可能消除差异,而是将差异作为教学的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从经验差异中看到不同层次的学习境界,并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尊重儿童经验的差异性,提供一个差异评价平台,用赏识的、差异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练笔,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这样我们每一个孩子才能在每一次随文练笔中撷取快乐,收获进步,最终实现教学生态的优化,达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