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交流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交流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学生作文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借助作文交流,并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很有意义。

关键词: 写作 交流 修身

很多时候,我会把作文比做一剂中药药方,而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恰似药引,善引之,则收获丰厚,事半功倍。

中学生正处在如饥似渴、茁壮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段,尤其是世界观逐步完善,思想渐趋成熟,在这一时期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有思想品德一类专业课的设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但思想品德课上的理论说教往往令学生反感,效果适得其反,而其他课上老师适时的强调、引导,总能让学生刻骨铭心、记忆深刻,这一点,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深有体会。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因为情感的无法排解而烦恼,宣泄情感的方式因人而异,可以放声大哭,可以静静地听音乐,可以向朋友倾诉……情感宣泄了,心情就会好转,而增强与人的沟通能力对解决这一问题大有裨益。事与愿违,多数孩子与父母、老师常因年龄问题产生代沟,进而产生误会、隔阂。可是,当同龄人聚在一起,常常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最有意思的一种现象,就是处于懵懵懂懂时期、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写起情书、日记,情感丰沛、条理清晰、下笔有神,俨然一副驾驭文字的高手,与平日里作文时的窘态截然不同,判若两人。

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益处和乐趣,喜欢写作,学会借助作文交流感情,交流思想,并在交流过程中净化心灵,增强意识,健康成长,显得极有意义。作家巴金称自己有这样一个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经常求助于纸笔。这里,大作家把写作当成了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做有心人,就如何引导学生写作交流方面,积极尝试,稍有收获。

一、作文话题的选取,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说。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喜读善写?我作了如下的尝试:一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在表达欲望上下工夫,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二是观察得法,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许多学生写作文像记流水账,主要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对生活缺少感受和体会。教师需要加强指导,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重要是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话题。

例如,作文题《给……的一封信》、《给……的建议》,这类作文实际上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或作自我反省、静心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提供了机会,同时它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对话的一个契机,这类作文题在训练过程中很值得重视。

再如,徐州地区2011年中考作文题,《有句话儿记心间》,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回顾、修身、反馈、深思等多重效果再现的很有意义的话题。

二、巧妙引导,适时点拨,让健康的思想走进作文。

我曾教过一名女生,初一完整一个学期尚未结束,她已经被所有任课老师乃至校领导认定为调皮、顽劣的坏孩子。后经了解发现,她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因为姐妹多,家庭负担重,计划生育盯得紧,重男轻女的亲生父母为达到生个儿子的心愿,忍痛割爱,竟把她送给了人家,幸运的是,尽管她的养父母家境一般,对她疼爱有加,视为亲生。意想不到的是,其亲生父母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仅喜得贵子,还通过艰苦不懈努力,生活富足。有了钱之后,就有了要回孩子的想法。接下来便是十二三岁的她来往、挣扎于两个家庭之间的故事。她不理解,仇恨、愤懑,在新家恶作剧,耍脾气,却又割舍不下养育她十几年的养父母,很矛盾,很纠结。当我在作文课上布置一篇作文《我有一个……的家》时,她很高兴,比平常历次作文都显得兴奋,似乎找到了一次发泄自己内心情感的机会,作文竟然破天荒第一个上交,且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怨恨和不满。针对此,我先找她谈心,在了解了她的大致情况之后,批阅作文时,我将其题目《我有一个伤心的家》改为《我是幸福的》,主题也作了引导,定位为我由不幸而变作幸运,因为我拥有两个家,两个爸爸,两个妈妈,并且他们一样深爱着我,我是那么幸福和知足。最后,经过反复修改、润色加工,我又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报上发表,这位同学收获很大,后来逐渐转变了思想认识,生活重又充满了阳光。

语文教师借助作文与学生交流,对其思想教育方面较之其他学科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贴近生活,以系列话题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布置了作文《给家长的一封信》后,我进一步要求学生改换致信的对象,诸如:老师、某某同学、某某领导等,都尽可能地作思考,或列提纲,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等,借此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自我修身过程。

各类题目都可以作点拨,使之成为学生修身正气的一次体验和演练,这就像每学一篇课文,总能挖掘出其中的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一面一样,我坚信,只要善于把握作文这剂良药,就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