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提升马铃薯产业打造马铃薯产业中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提升马铃薯产业打造马铃薯产业中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民和县以“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吸引客商、合作互利”为原则,建基地、强龙头、促流通,逐步形成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目前,全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90多家,马铃薯淀粉及三粉生产量年稳定在6万吨以上,总产值超过5亿元,为打造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鲜薯生产基地和优质淀粉加工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生态适应性和现实必然性

(一) 民和县是马铃薯的种植适生区和优生区。民和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土质疏松肥沃,适宜种植马铃薯。全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马铃薯的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期,与马铃薯生长的需水规律相吻合,为马铃薯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全国马铃薯最佳适生区之一。生产的马铃薯个头大、形体圆,表皮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藏储运,淀粉含量高,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是全国无公害绿色马铃薯优生区之一。

(二)马铃薯产业在民和粮食生产中的地位。马铃薯因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是县农民最喜欢食用的农产品,也是农民解决温饱的主产品。农11L歉收,马铃薯可以用来解决温饱、农业丰收,马铃薯可以用来致富。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2.2%,产量(折主粮)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2%,是全县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

(三)马铃薯产业在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收入在近几年连续呈现两位数增长,马铃薯产业功不可没,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中获收入800多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额达到30%以上。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带动了薯类加工、仓储、交通运输、劳务就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推动了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20多万人,已形成了近40多万农民齐种马铃薯,9万多农户共发“土豆财”的生动局面。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万元户2.8万户,占全部农产的30%,马铃薯真正由农民的“救命蛋”变成了“致富蛋,实现了由“土豆豆”向“金豆豆”的转变。

二、民和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对马铃薯产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民和县马铃薯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就马薯产业整体进程而言,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一)马铃薯产业文化发展慢,大产业没有大文化的支持。

、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推广、加工技术研究和马铃薯餐艺等一些传统的产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产业文化体系,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的发展。

(二)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机制尚未形成,价格总是和价值相背离。没有完善的定价机制和定价措施,形成长期的买方市场,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价格总是不能反映其价值,在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上涨的情况下,产业利润下降,抑制了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马铃薯产业规模小,规模效应不明显,无法满足大市场的需求。从近几年马铃薯种植情况看,由于产业规模小,单产低,造成加工企业和鲜薯外销市场争原料的局面愈演愈烈:一方面加工企业因缺乏原料不能开足马力生产,企业效益下降,许多企业被迫停产;另一方面鲜薯外销市场的客商因收购鲜薯量无法满足当地市场供应离开市场,最终的结果是“三败俱伤”,受损最大的是马铃薯种植户。

(四)国内马铃薯三大消费市场民和都不占有竞争优势。周边省区马铃薯产业化推进步伐加快,使民和马铃薯在种植和淀粉加工方面的优势已被周边兄弟省区赶超。在此情况下,民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潜力相对并不占有比较优势,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一是种薯消费市场的产业化步伐缓慢。二是食用商品薯市场相对应的销售产业尤其是反节销售体系尚未形成。三是原料加工市场与马铃薯产业化的要求差距较大。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马铃薯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一是政府经济技术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缓慢。

(六)马铃薯淀粉企业污染严重,负外部效应凸显。截止

2008年底全县有大小淀粉厂19多家,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年生产废水约190万吨,全部排放于湟水河流域,造成区域河流和水库被严重污染,对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级别,就要加大马铃薯产业开发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推进产业发展:

(一)加大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育力度,打造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心”。要加快种薯繁育与推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引进优质高产的品种进行脱毒繁育,打开全国种薯市场,把民和县打造成“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心”。

(二)加快建设“中心区域种植区”,创造规模济效益,打造“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中心”。纵观世界和我国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史,借鉴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实践,一个产业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时,才具有较长的收益期。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要加快种植基地建设。通过组建中国马铃薯专业合作总社,辐射带动周边省区集中发展一批马铃薯专业种植区和种植片带,打造一个100万亩的“中心区域种植区”,把民和县打造成为“马铃薯生产中心”。二要加快品牌建设,打造“民和马铃薯”品牌,在中心区域种植区统一使用“民和马铃薯”品牌,实现品牌带动战略,最终打造成“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中心”。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马铃薯产品的流通服务体

系,建立完整有效的马铃薯市场价格体系,打造“马铃薯鲜薯集散中心”。一要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二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政府监管马铃薯市场价格体系;三要针对马铃薯产品在流通环节上增值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销售增值,让种植户分享流通环节上的增值利润。要引导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企业、农产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基地建设,使合作社、企业与种植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按照“合作社(企业、经销公司、经销大户)+市场+基地(种植户)”的运行模式,打造成“中国马铃薯鲜薯集散中心”。

(四)扶优扶强,加快培育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

“马铃薯加工中心”。马铃薯加工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等工业生产中,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几家大型企业生产马铃薯精淀粉;变性淀粉及马铃薯全粉,市场缺口很大,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前景广阔。我们要瞄准市场缺口,在加快加工龙头企业的改制的同时,关心民营淀粉企业的发展,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县域淀粉企业的管理,开展待业指导,建立行业标准,走标准化淀粉加工之路,把民和打造成“马铃薯加工中心”。

(五)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开发绿色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马铃薯绿色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儿童对其情有独钟。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将进入一个最好的增长期,进而拉动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绿色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将迎来一个需求高峰,为我们加快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文化,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产业文化体系来支持,在继续做好传统马铃薯文化的同时,要开展马铃薯产品推介会和商交会、开通马铃薯商用网和马铃薯电视专用频道、组织文学艺术界人才开展马铃薯产业采风活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反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举办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高层论坛会、举办马铃薯餐艺展示会等活动,全面提升产业文化,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七)完善政府补贴制度。在现有的原原种补贴、马铃薯种植收获机具补贴的基础—亡,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开展种植面积补贴、种植大户补贴、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治污补贴、流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补贴等。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