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阳童谣撷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阳童谣撷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贵阳童谣和其母语贵阳方言一样,逐渐在消失。生动活泼的童趣伴随着濒临灭绝的方言童谣及其童稚游戏,硬生生地被打上了淘汰的烙印,正从现代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只有在刻意搜寻儿时的记忆中,才能感受到那一丝趣味纯真的贵阳原生态文化气息。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

贵阳话念:(pǎipǎizó,cǐgògó,nìyǐgó,ngòyǐgó,……)由“果果”的贵阳音:“gò gó”(近似普通话发音,以下同),串起了整首童谣的韵脚。这个贵阳韵味,大多数贵阳人都应该不会忘记。

3000多年前《诗经》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国风·魏风·园有桃)应该是最早关于童谣的文字记载。经口耳相传的童谣,由历代人口中传唱,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简短、通俗的歌词,配以有趣的游戏,儿童极易朗朗上口又记忆深刻。学习母语、方言,童谣是不可或缺的,牙牙学语,最好的的启蒙教材就是童谣。用于启蒙教育,寓教于乐的童谣在传承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现在,从胎教开始,儿童的语言启蒙方式绝大多数已由新奇的智力玩具和缤纷的音响、视频,甚至网络游戏所替代。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词、流行歌词和网络语言构成的语言环境,、成人舞蹈向幼儿的灌输,加上精英教育思想的左右,催生了儿童的成人化发育趋势。现在儿童相互之间交往机会逐渐减少,儿童之间自由组群活动的几率也越来越小,在儿童游戏中流传的传统童谣也就自然趋向消亡,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童谣已被摒弃。贵阳童谣和其母语贵阳方言一样,逐渐在消失。生动活泼的童趣伴随着濒临灭绝的方言童谣及其童稚游戏,硬生生地被打上了淘汰的烙印,正从现代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只有在刻意搜寻儿时的记忆中,才能感受到那一丝趣味纯真的贵阳原生态文化气息。

姚华先生的《黔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贵阳方言著作。在《黔语》中,记载了一些传统的贵阳民俗风情。其中有关童谣的几则记述特别生动有趣。能唤起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童真。

姚老文述:“《僧了尘集》①记了尘有一四字联云:蒙猫猫迷,塔马马肩,亦贵阳语也。迷,呼如‘谜’,即捉迷藏也。童戏之一。一儿被蒙,群儿藏之,蒙者口中唱曰:猫猫迷,董董场,放出猫儿拿耗娘!……董董场,当如《豳封﹒七月》之诗所云:町疃鹿场②。盖筑场声也,此必起于农家纳稼之际,月夜毕工,场初成群儿为戏,因有此词云。”

捉迷藏是世界性游戏,以捉迷藏为题材的有图书、绘画、动漫、电影、话剧和3D网络游戏。捉迷藏甚至与“猫捉老鼠”一样作为成语使用,贵阳话叫“蒙猫猫”或“躲猫猫”。捉迷藏因游戏活动范围的大小有多种玩法,姚老所说的此种捉迷藏游戏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贵阳儿童中还比较流行。玩法一样,只不过童谣歌词有别。游戏由一人蒙住另一人的眼睛,或者自己蒙眼睛,其他多数人自找地方四处躲藏,被蒙眼的人口中唱道:

“蒙猫猫,躲躲藏,放猫猫,捉迷羊,迷羊四只角,放出猫儿捉耗子!”(有的游戏者在之后还加上现代语:“一,注意;二,躲好;三,来了!”)

贵阳话念:“méngmāmā,dòdòqǎng,fángmāmā,zǒmǐyǎng,mǐyǎngsízīgǒ,fángcǔmāérzóháozì!”

唱完,放开蒙眼的手,被蒙眼者就去捉躲藏的人。谁最先被捉到,就作为下一个被蒙眼捉人者。

姚老所述“董董场”的由来与农时、农作场地有关。但是城市中的儿童玩游戏当不忌农时,不受场地约束。上个世纪贵阳的“蒙猫猫”,以致在此游戏基础上发展的“打游击”游戏,其参与者可以在相邻几个院坝甚至几条街的范围内活动。那时,贵阳城市儿童课外活动的天地相当广阔。如今,院坝在贵阳城中已变成稀罕物,现代人居建筑趋向封闭,加上社会治安的因素,儿童之间所受到的相互隔离尤为厉害。

说起“猫猫迷”,还有与之相关的龙门阵。贵阳人找猫、唤猫是叫:“猫猫,迷——”(maǒmaǒ,mí——),又因为与“躲猫猫”游戏相关,所以,有时东西不见了,会说:“咦!猫猫迷啰!”意思就是说东西不见了,不知藏放哪里去了?需要去寻找。或者只是嘴上说东西不见,但是不去寻找,就会受到调侃:“喊猫猫迷嘛!”其喻语是:“不动手找,光喊是喊不出来嘞。”

一位教书先生用“猫猫迷”来比喻文章写作结构的“起承转合”,教学生做作文。先生这样解释道,写文章和找猫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一样,猫不见了,找猫,首先是要喊一声“猫猫——迷”,这就是“起”;然后陈述,如:“我家有一只梨花猫,等倒就要下崽吘,今天中午跑不见嘞。”将走失猫的情况描述一番,这就是“承”;接着就讲“哪个好心嘞人看倒吘跟我讲一声,或者捉倒送回来,我劳慰你。”或者放恶开咒:“哪个要是捉倒我家猫喑倒不出声,一家人都不得好死!”,这就是“转”;最后又呼一声“猫猫——迷”,与开头呼应,这就是“合”。利用贵阳方言“猫猫迷”三个字就讲清楚了“起承转合”的作文方法,既言简意赅又生动形象。

贵阳话中的“看倒”、“捉倒”、“喑倒”(后面的“揪到”)等中的“倒”字是补语,表示结果,另外“倒”字也作助词使用,意思是“着”,如等倒,站倒。贵阳人表示感谢说“劳慰”,劳字念“纳”。现在已没有人这样说了,只是有时开玩笑会说:“劳慰你,得罪我”,即不领情的意思。

《黔语》中姚老还记述了贵阳人都熟知的童谣:“贵阳有童谣曰:牵郎郎,约弟弟,打破碗,请坐地!郎呼如攮,音较高。故呼牵牛花为打破碗花。牵牛呼为牵郎,重言之曰牵郎郎也。所谓牵郎郎者,盖有牵牛为兴。”

此童谣配有游戏动作,由几个儿童手牵手,或者大人参与,成排边走边唱:

“牵郎郎,约弟弟,打破碗,请坐地!”

贵阳话念:“qīanlānglāng,yǎodídí,dàpówàn,qìnzúodí。”

当唱到“请坐地!”时,突然下蹲同时手往下用劲,动作慢者就会被拉坐在地上。游戏本身锻炼儿童在群体活动中的协调反应能力,而这首童谣巧妙地将牵牛花及其学名编纂在一起,使儿童在游戏中不自觉地学到知识。

手指游戏是儿童最好的游戏方式。手是人的“第二大脑”,灵活、精细的手指动作,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动手的同时就是在做大脑体操。《黔语》中记述了一个“翻鼓鼓”的手指游戏:“一儿以线结其两端,套于两手,成纹,一儿挑拨,移于己手,别成一式;甲乙更迭挑拨,层出不穷,曰翻鼓鼓。亦儿戏也。翻鼓鼓之式或有多名,略记其概,曰花被单,曰双双筷,曰马卷槽,曰牛牯眼。挑拨不当,则乱,不复成式。甲乙更迭之际,手势亦不可乱,戏弄之有理趣者也。”

“翻鼓鼓”其他地方又叫“翻线绳”、“翻花绳”。这个游戏不但锻炼儿童手指的灵活性和对空间图形的想象力,而且还培养儿童对线形结构组合的动手能力,玩这种游戏简单、有趣,开发智力效果很好,成本低廉。

有关贵阳儿童的手指游戏的童谣还有很多,因篇幅有限,就不赘述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姚老接着又说:“俗曰:‘翻鼓鼓,要下雨。’不知其语之所由来。”至今,只要是玩过“翻鼓鼓”的贵阳人都知道“翻鼓鼓,要下雨”的说法,而且也同样“不知其语之所由来”。随同游戏竟然“打包”传承下来一个说不清道不白的谜,可见采用童谣的方式传承文化的效果极佳。

《黔语》中记述了一首有关儿童手指的童谣:“贵阳小儿初学语,母教之数其身,有歌词曰:大指拇,二指弟,中山娘,河北御,小妹娘(以上自手大指以至小指),看牛场(掌心也),走牛路(手径也),张家湾(臂弯也),蛴蟆肚(腹也),挑水肩,吃饭嘴(指口),文笔尖(指鼻),夜明珠(指眼),高山地(指头顶),虱子窝(指发),揪耳朵(指耳)。河北御或云蔡氏地,小妹娘或云小攮巴。”

该童谣较长,其中流传得最多的是有关指头的这样几句:

“大指拇,二指弟,中山娘,蔡四弟,小攮巴”。

贵阳话念:“Dázǐmù,érzǐdí,zōngsānliāng,císídí,xàolāngbā。”

念这首童谣时,要小孩边念边依次伸出相应的指头,或者大人伸手去捏小孩的手指,加强小孩的记忆。

在传统的家教中,大人会对小孩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贵阳话中说手指会有大小排序之分呢?原来是以手指拿筷子的功能决定的。大指拇为什么称大排在第一呢?因为它既要与二指弟和中山娘三个指头操作一支筷子,又要与蔡四弟,小攮巴共同夹住并支撑另一只筷子,其所担任的功能最多;二指弟和中山娘因为与大指拇共同操作活动的一支筷子,分别依次排在第二和第三;蔡四弟和小攮巴因为只是和大指拇共同支撑一支不动的筷子,所以分别以四和小排在后头。

使用筷子进食是中国传统固有的文明,比起用手抓和动用刀、叉进食的姿态文明多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是“民以食为天”,易卦对此有一种解释,易卦中有阳爻符号形状像两根筷子的,是兑卦和巽卦。兑,为口,为吃,巽,为木、为入。两卦型组合,就是用筷子吃东西。按先天八卦的排列,夹在兑卦和巽卦中间的是乾卦,乾是天,所以“民以食为天”。两只筷子一静一动。动筷,上兑下巽,外柔内刚,暗含非常行动之意——吃是天大的事;静筷,上巽下兑,外刚内柔,暗含诚信立身——虚心诚信进食。所以拿筷子不能拳握、不能翘拇指,必须五个指头共同操持两只筷子,且手心要空,这才能体现诚心诚意进食。吃饭时保持正确的拿筷子姿势,在吃的过程中一直保持一种诚恳的感谢天赐食之姿势。这与信徒在就餐时祈祷:“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日赐给我们……”一样虔诚恭敬。如果拿筷子的姿势不正确的话,就适得其反了。

手指大小按其使用筷子功能的排列是依“天意”,拿筷子的姿势讲究的是传统文明礼教。家长通过这些有趣的童谣,从教认识手指到使用筷子顺“天意”由浅入深进行传统家教,既有趣味又有成效。可惜,如今国人大多不计较这些传统礼教,在视频饮食节目上露脸的一些星级华人拿筷子的姿势,按传统礼教用贵阳来讲,是属于“没得家教”(“没得”在贵阳话中发音是“me,e”)。现在,就是在网络上也找不到有关正确拿筷子姿势的图片。由此看来,贵阳童谣用“大指拇,二指弟,中山娘,蔡四弟,小攮巴”分别命名手指头,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叫法相比,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寓教意义深刻。

“攮巴”在贵阳话中又呼为“拖巴”、“啰巴”或“却(qiō)巴”。就是最小、末尾、最后的意思。过去在贵阳儿童游戏中,常常会听到“买却”或“买啰”的说法。如:打弹子③、打洋画、打角角(gógō)④,双方首先要搳“剪刀帕子”⑤,搳赢了得到话事权后,就说“买却”或“买啰”,意思是选择后手,因为在这些游戏中后出手容易掌握主动权,所以往往选择“买却”、“买啰”。在一些要依顺序的活动中,也有说“买却”、“买啰”的,如:“算咯,我不和你们挤,我买却。”意思是主动排后,“最后算我一个”。这也是在贵阳儿童游戏中,从手指大小引申出的贵阳特有的儿童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