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子港重建:立足生态城市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子港重建:立足生态城市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频繁的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依然决定着21世纪人类的居住。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太子港大地震,都给数以万计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11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太子港的姐妹城市,举行了第九届生态城市世界峰会,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海地首都太子港震后一年半时间来的重建进展。

深重的创伤

2010年1月12日,在海地岛太子港的首都地区发生了里氏7.0级的大地震。震中在城市西南方向,距离10公里左右。岛下东西走向的恩里基洛-芭蕉花园断层带(Enriquillo-Plaintain Garden Fault)的变形引发了这一地震,并且使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产生了分离。历史上,海地曾多次遭遇大地震事件,其中较大的几次分别发生在1751年,1770年和1842年,而相对较轻微的几次则分别发生在1860年、1918年、1922年,1956年和1962年。2010年1月12日的地震预计造成了22万人遇难(另据美国国际发展署的估计,遇难人数为8万),30万人受伤。这场地震还造成120万人无家可归,约10.5万幢房屋被毁,20.8万座建筑物受损,其中包括总统府、大教堂和希波莱特中央市场。在区域范围内,太子港和其他主要城镇的建筑损毁率达50%,在莱奥甘甚至高达80%。灾难的严重程度与太子港过去数十年的过度发展不无关系:城市拥挤不堪,估计有2300万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里的居民仅50万。海地的政治经济危机迫使农村人口涌至城市,使得城镇化失控,其中半数人口的收入低于1美元/天,90%人口的收入低于20美元/天。地震发生前,市中心人口占据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他地区的人口也在增长,主要是库尔蒂萨克平原和山地斜坡贫民区人口出生失控导致的。有人认为,在357个已确定的贫民区中居住着1700万居民,占了该城市住宅总量的65%。其中最大的贫民窟是索莱伊,有着超过24万的居民。与这个国家的其他地区和城市相比,太子港显得拥挤不堪,基础设施不足,城市规划存在缺陷,经济增长缓慢,就像患上了“大头症”。

地震灾难发生后,由于海地政府在人道危机管理方面经验不足,所以国际社会一起动员,给予支持。联合国难民署、美国国际发展署和各国救援小组一道,对危机进行了干预,给当地灾民带去了首批救援,为的是防止震后流行病的爆发,同时确保艰难条件下食物和饮用水的发放。但不幸的是,在2010年10月,这里还是出现了霍乱。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命令原来的海地稳定特派团继续行使使命。紧接着,1600个难民营被搭建起来,用以安置无家可归的人们。当地的人们除了面临严酷的生活条件,还得忍受热带雨季带来的气候灾害的威胁。当时预计灾害损失达140亿美元,重建面临巨大困难。于是,在1月25日的蒙特利尔召开了一个会议,寻求对太子港的大规模援助。联合国派官员莅临捐助大会,为灾区筹得53亿美元。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还有一些国家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融资。

立足生态城市理念

在地震灾难后一年半的时候,生态城市世界峰会的两场专题会议重点讨论了太子港重建的进展。2011年8月23日,本次峰会召开了“太子港生态城市规划”专题会议,引起了太子港市政委员会的关注,影响了新城市规划的制订,对处理实质性困难具有参考意义,比如房屋废木料的管理,不可忽视的社会利益与重建平等性(非正式定居点的重建问题)。8月24日,“更好地重建震后海地:实践体验”专题会议,则是解决重建所需的技术和社会杠杆作用,这里提到了一个“富饶乡村”计划的实施情况,内容包括促进海地乡村区域发展、社区学校项目和可持续重建工程实践。

在市中心,大多数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办公建筑都受到了地震的影响。重建项目使重建目标成为市政法规实用性内容的一部分,并且重申了国家和政府办公场所、希波莱特市场和戈纳伊夫海湾的地标意义。整体规划和城市可持续管理计划都已被设计出来。海地政府已指定相应的组织和公司重点解决住宅和商务功能的混合度。郊区正被整合进卫星城开发,雅克梅勒案例反映了这一点。市政委员会和当地建筑师、海地规划发展研究中心的城市规划师一起,制订的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2030年的太子港”计划,其总花费是33亿美元。这一计划具有很高的政治期望值,但他们必须与基金发放的协调者――海地恢复和重建基金过渡委员会协商。根据风险管理实践,健康卫生和供水网络建设,土地使用控制和无家可归者的重安置等主要问题得到了推进。重建过程还修正了有关公众和私人建筑的法规。

瓦砾清理管理工作攸关环境,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是重建工作的大问题。大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带来了总共2000万立方米的废墟瓦砾,目前仅清理了200万立方米。估计每立方米瓦砾的清理费用将达到4400万美元。这是一个大问题――不仅需要清理废墟、平整空间,还需要考虑废墟的堆放和二次处理。有人提出将废墟用作填埋海湾从而使海岸得以扩展,但这不利于海洋生态系统。瓦砾以废木料和尘土的形式混乱分布在街道及其四周,这种做法恶化了卫生条件,在洪灾季节可能导致向泥流转变。由于缺少建筑材料,当地一些居民就把废木料捡回去,用作私人小屋的重建。由于海地经济欠发达,资源调集能力低下,支付能力也很弱,使得海地震后重建工作陷于困境。

不可忽视的社区参与

太子港市市政设计的国际专家和海地当局都不该忽视在困境中挣扎的大多数贫民。太子港目前依然有60万无家可归的人生活在难民营里。生活在太子港贫民区的灾民,当前无力重整他们的家园或者重拾经济实力,但他们却不愿意回到乡下,因为那里经济机遇很小。在太子港,美国国际发展署在2010年安排了一部分现金发展了一个计划,允许居民通过参与废墟清除工作来挣取每天的生活费。这项工作将会持续多年。为了平衡太子港的地区发展,海地新总统米歇尔•马尔泰利推出了“4E”计划,即“教育(Education)、就业(Employment)、法律规则(Etat de droit,法语)、环境(Environment)”。该项目由海地联合会保障实施,希望提高以乡村为中心的手工业和工业经济。它通过面向年轻人的职业学校和结构组织的“富饶乡村”活动发挥作用。活动项目致力于在本地乡村小区里加强资源、技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咖啡、芒果等在内的农业、乡村旅游或采矿活动,它们将很有潜力。2011年组织的“希望/年轻基金”组织的竞赛,已经授出了24个“富饶乡村”的称号。然而,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显示,这些做法在整合乡村人口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正如古利特教授着重指出的:“在太子港的可持续重建有赖于非正式定居点社区水平上的自我重建”。他指出,这么做能够激发贫民社区的生机。这些贫民区通过各种社会政治网络,比如家庭、邻里、协会、教堂等,能够动用不多但确实存在的资源。他们趁早成功地组织难民整体参与废墟清除、街道清扫,促进当地服务业的增长。这些措施和活动使得不少难民返乡,重新安置家园。然而,当地的社区在真正整合交通、饮用水分配或者废物管理等全局问题上存在不足。受政治争端的影响,在城市规格层面不断有被排除在管理体制之外的现象发生。人们和社区参与可持续重建,这些发展行为在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监督执行。新近成立的当地供水委员会联盟的创建就是这样一个正面案例。这个计划1994年由两个法国公司支持建立,旨在为太子港本地居民提供饮用水管理,由6个贫穷社区的水委会组建。10年之后,他们成了当然的共同管理基金会,致力于追求诸如卫生和公共健康之类公益目标,进一步融合到社区。

为进一步确立其他的公共服务,一个2009年的老项目被重新激活,争取在市级甚至国家级层面得到承认。因为18岁以下的人口占43%,5岁以下的占13%,年轻人的教育是海地可持续重建的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 当前的学校教育系统主要是私人学校,贫民家庭上不起。教室和教员等学习条件不足,主要还是物质缺乏。根据学校重建的相关政策,需在营地或空建筑物中建起临时学校。在学校教育体系的高端,大学很快就重开张了。大学负责面向未来的精英教育,以应对这个国家大量的挑战,也源源不断地提供职业技能者。海地每年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每年大概有200万人才移民海外。教育使命也有赖于从社会学上为海地人民建立对话平台,让人们分享国家的遗产和贫民的创伤,对话可以发生在富人和穷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在海地核心城区和郊区贫民区之间。那样的一个教育学项目是由师范高等学校的赛奥达特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带来的。这个被称作“太子港的7个立足点”的项目开始于2010年,在首都的统一性特征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诊断。每一个立足点都目击了一个特定的主题:市场和交换,权力和权威,奉献和精神,知识,移动中心,社会熔炉……到2012年,在这个城市里将诞生一个活生生的展示!隐藏在历史观点背后,每一个立足点的描述都将给旁观者以社会复杂度的展现,该复杂点通过实践和心理意向产生。这将在城市与市民之间开启对话。

让居民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想像来发现太子港这一城市的未来,这对于可持续重建而言,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作者系巴黎第一大学博士研究生,原文为英文,夏建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