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还阳.松绑.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还阳.松绑.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知道,语文在本质上看,是由一定的时空和一定的情境中的语用关系构成的系统。然而现实中,人们往往把活生生的语文从它赖以生存的时空中分离出来,把语文失去灵魂的“躯体”截下来,通过对它的解剖来认识语文的内部结构,从而将语文素养细分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十二个小项。也许这种静态的分析,可以将教学文本具体化、教学程序简单化,从而便于课堂操作,但它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把语文孤立化、分割化,与现实生活隔离化,抽去了语文的灵魂,其结果是语文教学教条化,丧失了创造性。

我们可以推想:在某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和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文本作者以特定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语文素养应用于写作实践中,造就了文本个性化的语言环境,而作者的语文素养随之也融入了这个语言环境。从这以后,他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再单独从文本中分离出来,因为它们一旦离开了文本这个典型语境,在意韵、情感和效果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失去了它们原来的情趣。正因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以整体文本为依托,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而不能走向割裂。

尽管时间不可倒流,但语文学习如下棋,不可重来,却可“复盘”。我们可以依靠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各种媒体,想象文本原来的情景,把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放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循着作者语用的轨迹来教来学,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再生,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我们不妨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教学文本《寂寞》为例,结合一些课堂情景回放,谈谈具体的实施步骤。

一、 “还阳”――恢复生机

离开了读者,再好的文本也了无生气。如何让它栩栩如生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把教学文本还原到原生态,在感性认知中,让文本这个“躯体”死而复活,恢复生机。

《寂寞》节选自梭罗的散文随笔《瓦尔登湖》。它细腻地描写了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真实记录了梭罗的生活与思想,充满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性思辨。但高一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由于生活视野所限,对于作品深沉敏感、恬静智慧、细腻优美等特点,理解上大多浮光掠影,较难领会。

为了还原文本的生机,教师做了以下的尝试:

1. 舒缓导入,还原生活背景。教学伊始,教师的导入语是:160年前,美国一位青年做出了一番举动。他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建了自己的14平米的小木屋。两年又两个多月,他独自一人生活,捕鱼、打猎、耕作、沉思、写作,经历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他远离亲人朋友,远离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远离社会生活,甚至周围也没有什么邻居。

2. 解读作者,还原思想轨迹。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了解梭罗的为人:梭罗,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他生活的19世纪中叶,美国因商业和技术的发展而走向大工业化国家。大机器生产代替了田园牧歌时期的工场手工业。这样的社会变革让梭罗很不安,所以他选择远离城市,回归自然。梭罗曾做过自然主义者爱默生的助手,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时间是对自然生活的亲验和实证。

3. 配乐诵读,还原现场氛围。选取文中典型的环境描写即第三至第五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放松心情聆听。在由淡淡的虫鸣鸟叫声和潺潺流水声做背景,吉他做伴奏,排萧、提琴为主旋律的优美舒缓又不失快乐的《水径》一曲中,教师朗读了这三段。读完后,没有马上关上音乐,等大多数学生自己睁开眼睛,音乐才关闭,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在安静的氛围中回味文字的意境。

经过以上的努力,看似僵卧的、木然的文字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成为立体的、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画面,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为后面的教学蓄势。

二、 “松绑”――注入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用“绑架法”。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及时捕捉课堂契机,变硬性塞给为巧妙引导,让学生发现教学文本的活力与魅力,把语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寂寞》教学的中心环节,有学生在陈述完文中第三至第五段描述的一系列事物后,这样表达:“我觉得作者是说它们(指景物)更寂寞,没有人去欣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太寂寞了。”而此前,大多数学生对文题《寂寞》的理解还停留在人的情感方面。为了深入激活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及时抓住这一良机,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中“寂寞”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教师提问:“我们怎么形容梭罗笔下‘寂寞’的自然?”学生在思考后达成共识:大自然的寂寞指一种宁静和谐、淳朴甜蜜的状态。

教师进一步发问:“作者寂寞吗?为什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争执,并在教师提示下在文本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后,学生有了以下陈述:

生1:梭罗说:“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的一部分。”大自然让梭罗觉得自由,梭罗是快乐的。

生2:梭罗也有过寂寞,后来他在温和的雨丝中感觉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他与自然交朋友,就不觉得寂寞了。

生3:梭罗对自然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觉得雨只要对万物有好处,哪怕他种的豆子烂掉也没关系。

生4:梭罗说“我的最愉快的若干时光在于春秋两季的长时间暴风雨当中”,他愿意在雨中思考、发展自己。

生5:梭罗写道:“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他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是自然之子,在自然母亲的怀抱里,他当然不觉得寂寞。

教师总结说:“同学们说得真好,梭罗不仅把自然当作母亲,还把自然当作了曾祖母。(学生会意地笑了,并找到第八段的第一句“我们的大自然曾祖母”)梭罗笔下的寂寞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内心孤独,而是在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中,身虽寂寞,心却充实。当与自然相通时,独处也是快乐的。”

当学生概括梭罗是一个孤独的隐居者的形象时,教师也没有放过这个直击文本价值取向的问题,联系前面掌握的作品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人为物质所累的1817至1862年,梭罗对自然的爱就是对物欲的远离。学生也很快在文本中找到了可以传达作者这一心理轨迹的语句,也更理性地理解了文题《寂寞》和作者梭罗。

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恰当的机会把握、激烈的思想交锋,让我们深深感到;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教学文本本身与涵义及其文化底蕴三者在学生脑海里契合的过程。成功的施教者能让教学文本焕发勃勃生机,也能让教学过程变得灵动和富有活力。

三、 “涅”――融会贯通

历经感性的洗礼和理性的碰撞,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浴火重生”般的质的飞跃一触即发,只要方法得当,他们就能在阅读中实现融会贯通、发现新我、提升素养、充盈人生的目的。

在《寂寞》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分成两步实施教学:

第一,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美感、挖掘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采用比较法,体会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学价值。课堂中,学生经过一番准备和讨论,分别举出了漂流荒岛、独立生存的鲁滨逊;回归田园、种豆南山的陶渊明;甘心淡泊、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来和梭罗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详细论证了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畔定居的与众不同的意义。这种俯视的视角、纵横的方法,一方面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体会阅读的乐趣,拓展了对课外人物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内文本的解读,提高了鉴赏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二,引领学生探究自己生活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当教师让学生管中窥豹,多角度探讨《瓦尔登湖》对今天的意义,思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的发言无疑迸发出了情感和思想的火花:“城市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大自然的美。其实我们要有一颗体会自然的心,有时我就很喜欢在雨中漫步,雨也给我温柔的感觉”;“有资料说梭罗以二十八元一角二分来建立一个家,用二角七分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六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一年的生活费用,四十六个星期去做他喜欢的事。所以他是超脱物欲的,自由的。我很羡慕他”;“现代社会在创造舒适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生态的陷阱,地下水在不断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160年前的梭罗以他的离群索居、素面朝天的方式诠释了他的人生目的和他要到达目的的途径。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这大概也是我们学习他的意义”。这样,文本的“节制物欲、理性淡泊、热爱自然、享受自由”的价值观在此得以深植于学生心灵并升华为他们自身的人格追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阅读和鉴赏目标中有这样的阐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对《寂寞》的“涅”式的解读过程唤醒和滋养了学生心灵中的经典情怀和自然之思,驰骋于万里之外,纵横于千年之间,大概可看作是以上阅读和鉴赏根本性要求的一种具化。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语文课堂教学文本的“飞跃三部曲”,既不是“嚼饭哺人”,也不是“以筌为鱼”,而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语文素养渗透于整体感知中,以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完成课程任务,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展望,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课堂教学文本的“飞跃三部曲”后,在课堂以外,学生将续写语文学习的第四部曲“实践”,即放飞想象,融入自然;回归理性,走进社会;净化心灵,触摸文化;激扬情怀,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曾祥芹著《现代文章学引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③[德]马丁・布伯著《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④[美]戴维・梭罗著《瓦尔登湖》,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南通市第二中学;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