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6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12个城市展开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受访者“感到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五成以上受访者“经常会感到焦虑”。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缺少安全感的标志。

针对社会不安和个体不安发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提高中国人的安全感,《小康》杂志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

仇富不是好现象

《小康》:我们的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贫富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五项最影响中国公众的主观安全感受。你怎么看待贫富差距过大对公众主观安全感的影响?

张鸣:目前对很多人来说,最不平的事就是贫富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确会制造不安全感,会使人们产生不平感、被剥夺感、嫉妒心,会导致对社会的仇视。

《小康》:是不是因为大家觉得贫富差距离我们最近,而且是能切身感到的?

张鸣:贫富差距直接刺激民众。比如某些电视相亲节目,裸地炫富,可能现实生活中没那么厉害,但电视是大众媒体,扩散传播影响很大,这样的节目会非常强烈地刺激一般人的神经。

改革开放之初,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农民或大学生,靠几百块钱就能发展起来。现在这种事很少,因为社会阶层已经板结化了,我们的制度没有给人留下上升通道,经过奋斗上去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肯定对贫富差距有很大的抵触。

很多人愤怒于贫富差距,可能不会理性地探讨其成因,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仇富。仇富就会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因为市场经济的第一要素是资本,不是劳动力。仇富的结果是没有人投资了,那么再有劳动力也没用,结果是大家都穷。有资本投入,才能有工作,工资还可以谈判,但如果没有资本,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现在仇富有成为一种思潮的趋势,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需要一个良好的秩序

让大家踏实地奋斗

《小康》:你觉得安全感是什么?

张鸣:安全感的层次要比温饱高,是你的人身以及生活环境安定、安全、有保障的感觉。

《小康》:这种有保障的感觉是什么能够带给我们的?

张鸣:第一,这需要有一个比较正常而且有秩序的社会环境;第二,是有一个比较友善、正常的人际关系;第三,是有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

目前缺少安全感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导致社会失序。

香港社会的贫富差距其实比内地严重,住别墅的人和住在廉租房里的人差距很大,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强的仇富心理,因为在香港有一个守法的秩序,我们现在缺乏这种秩序。

《小康》:我们的调查显示,很多人觉得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又对未来抱有谨慎的乐观。你认为这种心态是怎么产生的?

张鸣: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如果社会保障跟不上,就会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现在虽然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但人们还能吃上饭,真正吃不上饭的人不是太多,包括蚁族,他们还是抱有希望,没有完全绝望。这是这个社会的福分,政府应该珍惜。所以要尽早确立一个良好的秩序,让大家都踏踏实实地奋斗。

比如你的人生目标是发财,我给你指一个明道,奋斗,往上爬,只要学习好就能考上大学,然后就能发财,这就踏实了。上升渠道也是社会秩序之一,只要打通上升渠道,让大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看清楚了,就踏实了。追求什么都可以,有才能、有本事就能一路上去,没有才能就上不去。所谓的不平之气是,明明你不如我,但是你家里有关系你就上去了,这才觉得不平。如果都是凭本事,谁会在乎这个。

不安全感来自政策和法律的不稳定

《小康》:现在中国的一些富人纷纷向国外转移资产,你从这个现象里看到了什么?

张鸣:有一些社会精英,包括企业家、知识分子等,都在忙于移民,这是因为公权力的伤害已经无孔不入了。特别是企业家,他们有很多灰色收入,也有很多正当收入,但是由于公权力的侵害无孔不入,他们就需要通过移民寻求庇护。他们为什么要走?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国内缺少安全感。这样的不安全感大家都会有,只不过财产越多,不安全感越强。

《小康》:这种不安全感的根源是什么?

张鸣:这种不安全感主要来自政策和法律的不稳定,公权力对个人利益的侵害太严重。现在我们国家在制度层面缺乏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同时忽略了对个体的保护。公权力对个体的侵害又是因为司法不公正、不独立。司法不独立就无法探究公正与否。

一是公权力的侵害,二是司法不独立,这两个问题是造成这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缺乏安全感的根本原因。

所以,要解决社会安全感缺失的问题,还是要靠政府。如果公权力得到一定制约,司法相对公正,安全感的问题就会有很大改善。(摘自2010年第6期《小康》苏枫李雅男/文) 

相 关 链 接

中国人安全感调查

■ 欧阳海燕

本次调查涵盖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武汉、郑州、长沙、呼和浩特、重庆、成都、西安。结合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9.4。

食品安全(72%)、社会治安(67%)和医疗安全(55%),是当前中国人最担心的三大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认为在市场、超市能够放心地购买各种食品的受访者只占四成。

公众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也难称良好,认为所在城市社会治安“很安全”和“比较安全”的只有五成。娱乐场所被选为最缺乏安全感的场所。

中国的医疗机构正遭受着信任危机。能够放心地看病、打针、吃药的人只有四成。不过在各类医疗机构中,公立大医院还是最受信赖的。

相比其他安全问题,中国公众对婚姻安全比较放心。虽然离婚率的数字在攀升,很多人也洒脱地声称“过得好就过,过不好就离”,但保守的婚姻观仍占有很大比重。55%的已婚人士对“婚外恋”坚决说不;对婚姻中出现的感情“出轨”,46%的已婚人士持“力挽狂澜”的态度;61%的已婚人士认为婚姻就要“一辈子”。

安全感也与个体特征有关,有趣的是收入与安全感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月收入3000~6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1500~3000元和月收入6000~8000元的人群。看来是这个收入阶层“上下皆有可能”的不确定状态,使这个群体弥散着焦虑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