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阐述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出发,通过对循环经济研究现状的分析,对于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越,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2003年我国GDP排名位于世界第七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当然,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经济持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资源供应量短缺与资源消费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越来越激化,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之计。循环经济能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把所有物质和能源进行递次和回路循环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配置利用效率,形成“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降到最低程度。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安排是在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下构建起来的,这种产业结构仅仅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没有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我国相对复杂的混合型社会特征和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使经济发展始终处在自然资源的巨量消耗之中。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社会,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则呈现出混合型社会的特征: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体系并存;与之相应的是仍旧主要依赖人畜力的农业和农村手工业、使用无机能源的城市和城镇工业,以及后工业时代的信息产业这三种不同技术水平的经济体系并存。

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中主要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的一、二次产业的比例之和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经济总量的60%左右,而能源资源相对消耗量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5年刚刚超过40%的大关,相对于发达国家的60~80%的比重仍然低很多。因此,调整产业行业结构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2.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我国的经济发展仍以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粗型为特征

有调查显示,每生产1美元价值的GDP,美国需消耗10575B.T.U(英国热量单位),法国为5998B.T.U,德国为5269B.T.U,日本则仅为3876B.T.U,而我国竟高达35764B.T.U,是日本单位耗能的近十倍。而且在各产业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现象仍有增无减,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发展循环经济战略

基于当前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状况极大的影响这循环经济的实施,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1.完善法律体系,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者地区有能力完成的,国家在制定法律、确立制度和管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支持和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很多环境法,以及资源保护法等行政法规,有效的限制了破坏循环经济的事件发生,但当前,这个框架还不完善,一系列针对家电、汽车、水体、矿产等不同行业的专门法律还有待于制定,以便将资源的使用、保护、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等问题加以细化和明确化。

2.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能源产值率高的产业

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源消耗量低、占用土地少、污染少,而且第三产业更易促进消费,改善国民消费结构。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才可以从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架上降低资源的需求量,缓解环境压力,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推动第三产业,首先必须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自上而下地提高第三产业的地位、创造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其次,必须加快完善垄断业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加快第三产业行为规范的制定与完善,加强监管,以确保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外,应建设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扩展产业链等方式,将科技成果最快最有效地应用于其他产业,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3.尽快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资源回收与再资源化产业和环保产业

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对于各类企业的废旧产品、生产垃圾,以及人们的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从管理体制上逐步形成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再资源化、分类处置的产业化体系。

当前我国环境产业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市场混乱,环境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融资难,缺乏标准、规范和有效监督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在寻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背景下,我国应加大环境产业的发展力度,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带动各行业,以及全社会的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徐月凤 黄承武:浅析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经济,2003(3)

[2]桑金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环境经济与管理,2006(3)

[3]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经济研究参考,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