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的效果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效果。方法将80例高热病人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对照组应用25-35%酒精擦浴降温,观察2组降温效果,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擦浴30min后,试验组的降温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荆青薄荷散;浸泡液;降温;评价
高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目前对高热患儿常以25-35%酒精擦浴或冰敷降温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上对一些高热畏寒的患儿均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寒战、肌颤等不良反应,个别患儿还会引起过敏性皮疹。为探讨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应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本组80例,病例选自住院病人和急诊留观病人,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1-8岁,平均3.5岁。体温(腋探)≥39℃,经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45例,腹痛腹泻10例,扁桃体肿大25例,本组病例就诊前未经任何治疗,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1.2方法
1.2.1荆青薄荷散的制作取荆芥、大青、薄荷叶各200g打碎成散,装入纱布袋内,以每袋30g备用。
1.2.2试验组取荆青薄荷散一袋(30g)放入有盖的盅内,加入80℃以上的热水约400-450ml,浸泡2-3min后将药液倒入面盆内加入适量(约600-650ml)的冷水,使药液温度调至41-43℃(药液温度一般比病人体温高2-3℃),药渣按上述方法复浸泡备用。操作时用小毛巾浸湿药液拧至半干,以离心方向反复擦拭病人的皮肤,擦拭顺序依次为病人的颈部、上肢、腋窝、腹股沟、背部、下肢,在血管丰富处适当延长擦浴时间,以利散热,擦浴时间共计12-15min为宜。操作中药液变冷时可适当加入复焗的药液,以保持擦浴时药液的温度。
1.2.3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中酒精擦浴方法[1],温度为28-32℃。
1.2.4两组均在擦浴结束后静脉滴注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
1.2.5监测方法两组均在治疗前10min、治疗后30min、60min,各测体温一次,观察体温变化及做好记录。
1.2.6统计方法将收集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降温效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降温效果,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体温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0min,两组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P
两组药物降温副反应比较,见表2,试验组副反应率为0%,对照组副反应率为14.8%,试验组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3.1试验组采用荆芥、大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其中大青有清热解毒抗菌的功效[2];荆芥属解表药,具有散风寒、利咽、透疹和抗菌的功效。据药理研究,荆芥、薄荷对皮肤毛细血管有扩张作用,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起发汗的作用[3]。将荆芥、大青、薄荷打成散以热水泡能加速药物有效成份释出,通过热的刺激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药物的吸收,使病人在短时间内出汗,达到快速散热,体温下降。从试验结果显示: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30min后,体温下降幅度最大为2.0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快速降温效果显著。
3.2小儿皮肤细嫩在应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时,由于药液温度接近患儿的体温,使患儿感到舒服易接受,尤其寒战的患儿,相比对照组酒精擦浴降温时患儿感到湿冷不适,增加了寒战、肌颤的反应,个别患儿因酒精而引起过敏性皮疹,两组副反应比较,试验组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荆青薄荷散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受擦浴部位的限制,副作用少的优点,患儿易于接受,适合社区、卫生院、家庭推广使用。
3.3应用荆青薄荷散浸泡液擦浴降温亦属物理降温方法,仅为病人高热时的应急处理,对高热病人仍需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余爱珍,主编.基础护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7-168.
[2]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8.
[3]梁铭名.中药方剂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