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翁剑青:乡土自然与人文艺术的咏怀四川美院校园艺术景观游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翁剑青:乡土自然与人文艺术的咏怀四川美院校园艺术景观游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是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格与情操的殿堂,也是作为青年人演练步入社会前的操场。因此,大学校园的景观形态及美学意象也是陶冶学子心灵与情感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今,在全国诸多大学纷纷开疆拓土、争显尊容之际,其校园景观及公共空间形态的个性化建构与自身资源及观念形态的表达之间,具有何等逻辑关系及当代实践之建树,自然成为文化艺术界关心的议题。

客观上看,大学校园景观美学的品质以及对于地域文化资源的运用状态的优劣和差异,是与大学所在的地区、地理条件以及所具有的规划策略、经济能力及学科特性等因素有着多样的关系。位于重庆虎溪大学新城的四川美术学院校区的校园景观和公共艺术形态,即是迄今国内大学中别具一格而引人注目的一例。这首先在于其校园规划和设计中对于本地域的传统农耕文化及田园景观的创造性利用和公共艺术及创意的介入。它以看似粗拙和率性混搭的艺术手法,勾勒出学院的田园生态与当代新的艺术美学风貌。自2010年前后四川美术学院与其它10余所大学入驻重庆虎溪大学城之始,由于前者校园建设理念与美学追求的独特性,而使得它的景观形貌和视觉艺术符号体系独显个性,成为重庆地区乃至全国大学校园景观中的一个别有意味的特例。如果说,曾长期坐落在重庆市黄桷坪的川美老校区的景观意蕴,更多显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和老城区的市井气息的话,那么,虎溪新校区则更多地显现出其田园生态和后现代文化的气韵。

有意味的是,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新校区的教学区、图书馆、美术馆、办公区、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以及若干公共活动区域的规划和设计,是基于虎溪原有的山丘、坡地、农田、河塘、水溪、农舍及绿色植被而构建的校园景观。它没有像国内许多新建的大学校园那样,在建设之初即推平坡地,填埋河塘,砍除树木,取直道路,实施大量硬质化、密集性和外表精致化的工程建设,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原址的自然和乡土资源,把校园建筑和景观形态置于原本拥有的慢坡、洼地、菏泽、水塘和山林的多样化自然环境之中,使得整个校园掩映在当地乡土自然与农耕文脉的诗意之中,并予以现代艺术与设计的畅想和大胆的个性化发挥。格外引人注目而感兴趣的是艺术家和设计师采取了突显地方精神以及博采与融汇的思路和方式。

此处对于地方精神的显现,首先体现于校园景观构造及物象内涵的选择。校方及设计的决策者有意留存和显现新校址所在的四川东南地区的人文历史和乡土气息。他们留心收集在城市化进程中业已废弃而遗落在蜀地村镇和乡野中的传统建筑及装饰构件,包括庙宇、祠堂、驿站、会馆的石刻、砖雕、石雕门套以及传统农家生活及生产器具,使之再度应用到当代校区的造景、造园和公共空间的艺术营造之中。在适应学校的教学、交流、会展的一般之外,尤其注重景观与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地域性、历史感,同时又突出其当代性和艺术的创造性,从而以具有实验性的艺术方式在自然、建筑、空间、景观、艺术和设施的相互关系及整体效果方面予以探索和创造,其间避免了纯粹的功能主义、现代主义或自然主义的束缚。人们在校园景观中可见,蜀地乡镇和集市上传统的木结构风雨廊形式被作为校园空间流通的步行廊道、自行车棚,构成素朴而别致的景观元素,它们在山林、坡地与现代建筑之间形成自然的过渡,兼有功能与审美的效应。在校园保存的原有河塘、田野和沟渠之间,把在本地区收集到的明清时期的平板石桥及拱形石桥架构其间,今人在这些石桥的装饰中,可见当地先民善用的龙、麒麟、狮、象等瑞兽石刻作为桥墩和桥梁的艺术方式,使其仍然在使用中显露出地域文化与传统美学的人文魅力和诸多历史文化信息。[1]毕竟,地域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们与美术学院的人文与美学价值的追求相吻合,也与足下的原有土地的历史属性和环境条件相关联。

其校园坡地、林间搭建的木结构风雨廊,也取材于四川乡村演变中废弃的木料、砖瓦、石材,依照其原有的结构及插接方式予以重新组配,包括廊道木柱的柱础的形式处理,均采用其地方传统的营造法式和手工艺制作特点,其材质、机理、色调和形式给人以鲜明的乡土和自然意味。廊道的木架之间,还夹杂陈列着当地农村的生产器具,如木构脱粒机、木盆、竹篓、竹筐、铁铧犁、水车木构件乃至乡间旧时的雕花木床架等,这些间隙地点缀其间的地域性老旧物件生动地展示和见证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技术、工艺与人文历史,它们以系列的符号化的方式给人以特定时空和情感的追忆。而伴随着周边的山林、田垄和菜地,证明了今人对于曾经的农耕文明和田园自然的那份尊重和内心的向往。

其中显现的博采与融汇,主要在于为适应现有条件和尽量利用当地有利资源而把周边区域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历史和人文遗物加以艺术的组构、结合和再创造,使之在留存原有特质和某些符号及信息的同时,形成当代(或所谓后现代)艺术的形态和艺术语汇,融合在当今重组与混成的艺术手法中。从大的历史背景和内在缘由来看,这其中虽然部分地由于本土传统文化的衰落、断流,自身现代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所致的无所适从,同时也是由于在中国现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与更迭,在百味杂陈和百废待兴中主动采取的包容性、多元性和实验性方式所致。

美术学院的校园内诸多山坡、路段的挡土墙立面的处理方式富有创意和拙朴感,它们采用了本地区乡村民间窑场生产或废置的土陶制品,如酒坛、泡菜坛、酱缸、石磨、石臼等作为地景建筑构件,显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人文符号和视觉效果,在实用、朴厚和化废为宝的同时,透出文化与艺术介入空间的力量。这与校园中其他对于建筑的过渡性景观及公共空间界面的处理方式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基本形式及手法是把当地各处收集来的老建筑石构件、旧砖瓦、土陶器、残旧石刻雕像进行景观艺术的再创造,它们以校园各主要功能区域、建筑界面、公共空间和交通节点作为导入公共艺术的分中心,以建构富有本地文化特征和当代艺术气质的校园公共空间为目的,以磊筑系列的石拱券门廊、混合材料的墙体、传统与现代雕塑及几何图案艺术为基本手法,向人们提示其校园景观的自然性、地域性以及拙朴而富有鲜明个性的美学特征。在这些独立的或依附于建筑的拱券和墙体上,艺术家们创造出众多以当地民间传统建筑和装饰艺术为依据,且以现代及后现代艺术的创造及兼容并包的手法,以综合的材质、混搭的风格样式建构起当代的公共艺术。其中,乡土及民间的花窗、神龛、桥拱等建筑装饰样式以及砖石的垒砌形式。有意味的是,设计者还特意把与四川农耕社会历史和革命历史有关的著名《收租院》雕塑系列的部分复制品陈列在田园与荷塘景观之中,引发人们对于地域及历史的遥想和艺术文化的欣赏。

这种拙朴和近乎粗野的形式的背后,并非仅仅是艺术的风格追求,而是一方面是对于国内许多建筑及校园景观的失去个性和文化特性,一味盲目的追求宏大、气派、精细或搬用他人的样式的趋向的反叛,一方面是考虑到以有限的财力、物力――去适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和特定服务对象的生活和意趣,并在其间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成就自身的合理性和独特性。这种方式与取向似乎近于西方两次大战后曾一度践行的“粗野主义”(Brutalism)的理路,即对于“现代建筑”偏重建筑及环境的功能及近乎一律的简约化、几何化的“国际式”予以反思和修正,也即对于其纯粹的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予以某种充实和新的拓展。以利于在各有差异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于建筑及环境相关的,来自自然、社会、技术、经济及美学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予以整体的考量和回应,力求在建筑和景观的功能、技术、形式或材质上得以新的探索和可行的经验。在四川美术学院校园建筑及景观艺术中可以领略的近乎“粗野主义”,则体现在它们并不追求建筑和景观形式的精美、细致和华丽,也不企求建筑技术及材质表面的精细、光洁、晶莹,而主要是以较为简约和实用的建筑造型以及钢筋混凝土材质与红砖、灰色波纹瓦组成的墙面,形成朴实、单纯而富于力度与情感表达的建筑与景观特色。步入校园的人们可从其不加修饰的钢筋混凝土以及二次使用的毛石、砖瓦、旧建筑构件混合搭配中呈现的粗重、毛糙与率性的恣意中,领会其顺势而为、兼收并蓄和另辟蹊径的风格和观念,它们的形态和手法与西方的粗野主义并非全然相同,而是在自身环境和条件下的一种当下的探索性实验。而其间的朴厚、机巧而放达的景观风貌恰好显现出蜀地民间文化中坚韧、灵秀而豪放的气质。

我们注意到,其校园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建构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审美特征,如在滨水景观与教学区之间的人行廊道和观景台立柱的做法,采用了富有生气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的装饰手法。在田埂及荷塘与教学区的过渡段,采用了不同材质和符号混搭下建构的围墙,把传统的建筑装饰纹样、图案进行现代的演绎和混合,仿佛寓意某种时空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跨越与中外文化的杂揉与误读。包括校园中的公共家具和广场地面的铺装艺术,也是采用了朴实中见华彩的,功能中含美学的艺术方式。校园起伏的坡地中梯田般的挡土墙采用了不规则的毛石与当地乡间烧制的土陶器加以搭配,形成饶有兴味的原始情调和古朴而生动的艺术情景,它们以那些石结构的拱券廊道和墙体艺术一道,成为其整体风格及符号体系的组成部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在学生住宅区及生活服务区广场内的石拱廊界面及其艺术陈设也保持了这种粗犷、丰富而又统一的形式和格调。

在学校图书馆前、教学和学生住宅楼前的小广场的景观形貌、艺术内涵及其边界的处理,均给人以自由、轻松、多样而富有美学的意味。它们周边的坡地、廊道或可作为集体观摩演绎活动的阶梯坐位及林荫绿化带,或建有作为具有公共场域的地标性建构物(如石结构的拱廊结构、墙体界面或随坡地延绵的石雕构件,以及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有关的群雕作品),包括在广场及建筑物周边的坡地和林间,也设立了富有特色与创意的综合材料的雕塑、装置艺术作品,直至其间的公共设计(如座椅、海报栏和公共卫生设施)的艺术设计。这些公共空间和场域的艺术营造,有益于活跃学院公共空间的文化气氛和激发校园生活的活力,有助于新校区学生个人和社团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类群体文化活动的展开。反之,校园的公共生活与交流也为其公共空间注入和增添新的内涵与魅力。

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令人关注的还有校园临街的建筑上绚丽多彩的涂鸦艺术,它们表现出学院自身的特性和面向社会的态度。许多激情勃发和富有才华的涂鸦漫画,成为虎溪大学新城的一道显眼的风景线,它对于活化新街区,聚集人气,以及把学生为主体而创办的设计与创意产业推向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新校区的现代卡通式的墙体涂鸦艺术,不禁容易让人联想到它在重庆黄桷坪老校区周边建筑的大片涂鸦艺术,如果说那是为了老旧街区建筑的遮丑与产业文化造势的话,那么虎溪新校区的涂鸦艺术则是彰显四川美院长期坚持现当代艺术的实践及其先锋性的一种表露方式。

另使人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是其校园建设中的人与物的关系,美术学院在把乡野空间改造现代大学校园的同时,采取了接纳部分原住民作为学院园丁及辅助工作人员的做法,并原地保留了部分农民的原有住房和宅院,使之成为学校田园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提供了部分农民就地得以再就业和身份转换的机会,一方面为学校的田园景观和绿化事业保留住一些有技能和经验的“农民工”,从社会和学校两者利益来看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而保留下来的农家宅院和建筑也为城里来的学生和客人们了解和观赏蜀地乡村的民俗提供了真切的实景。这也是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及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中――处理景物与人物关系变迁中相互接纳和融通的一个微小且有典型意义的实例。

诚然,本文并非意在要以四川美院作为其他大学校园景观和公共艺术建设的楷模或样板,也不认为其景观规划和公共艺术实践的完美与至上,但仅就其对待自身资源的大胆巧用和对于校园的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热切追求和富有个性的公共艺术表达,予以诚挚的关注和欣赏,并希望更多的人士予以品评,以期国内大学校园的景观形态和公共空间增多几分自然生态的魅力和人文艺术的光彩。

2013.2.17.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