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政策 稳步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民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当前新民居建设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中央、省、市也在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搞好新民居建设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从近年无极的新民居建设工作着手,分析研究了农村农村新民居建设的类型、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索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给农村的新民居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无极新民居建设现状
综观无极县新民居建设情况,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改旧提升村。这类村全县有11个。其特点是班子战斗力强,村经济基础较好,村整体规划建设基础也不错。东丰庄村最典型。二类是整体新建村。目前,全县共10个。整体新建一般适用于“空心”程度较大或地理位置、人口规模较特殊的村。有四种主要模式:A、联村并建。即将几个距离较近容易集中或有些距离但人口较少的村合并建设为一个新型社区,这种模式以建设多层住宅为主。无极联村并建的社区有北苏社区(北苏、东庄、史村)和王吕社区(王吕村、吕吕村)两个。B、独村独建。全县有7个。这种村由于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基础等原因不适合移动,建设模式以多层住宅和别墅结合为主。C、集中迁建。这种村的地理位置一般离中心城镇较近、人口规模不大,适合整体搬迁至中心城镇,建设模式以多层住宅为主。全县选择了3个村向县城集中迁建。D、分散开发。该模式适合县城内角头、东关、西关、东中铺、西中铺五个村。这些村与县城已溶为一体,一方面村民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地皮价格较高,若将村民宅基地与小区楼房置换,基本都能得到一套以上单元房,村民易于接受。这类村以其新民居建设的特殊性,已纳入县城整体规划。
二、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拆迁复耕工作问题重重
拆迁复耕是新民居建设的重要环节,虽然建设之前村民都签有拆迁复耕协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拆迁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延缓了拆迁复耕工作。
一是上级要求与农村实际情况脱节。如在拆迁方面,上级要求是成方连片,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工作。从理论上讲,这是成立的,但农村实际情况是,已搬迁农民的原住宅一般是散落于村内的,它们没有相邻相挨,因此短期内达不到成方连片的效果。在复耕方面,上级要求从村、耕地边向内推进,但实际情况是村的住宅大多晚建、甚至为新房,村内多为旧房、空心房,如果按照上级要求拆迁,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又增加了拆迁难度。
二是农民对权利认识的片面性加大了拆迁难度。近年来,农民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渠道增多,但受自身素质影响,他们更注重的是对维护自己权利知识的猎取,而不是兼顾应尽义务知识的全面学习。再加上五千年的封建中庸思想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农民普遍存在的观望、等待、侥幸心理和“枪打出头鸟”的意识,也严重影响了农民住宅的拆除工作。
新民居建设在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大部分农民是有充分认识的。但在新民居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个别基层村组织的急躁冒进、不理智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使他们对新民居建设工作的可操作性产生了怀疑。如有的村没有对全局作整体考虑,就急于上报,结果是审批通过但后续工作难以为继;有的村未批先建,被叫停后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有的村在寻找开发商合作时显示出急躁冒进情绪,没有找到资金雄厚的合作伙伴就开工建设,导致建设中资金链条断裂,阻碍了新民居建设进程,拖延了搬迁时间,让村民颇有怨言。
3.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致使部分村新民居建设停滞不前
新民居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上下部门一致联动、平行部门协调配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个别部门越位、缺位等现象。如有的村申报成为新民居示范村,在将要开工时,却被告知该村的选址、规划与整个县城的城市建设规划不一致,不得展开建设工作;有的村在开工建设后,却由于水电等部门工作拖拉或工程监理人员不能及时到位而延误工期。
三、县域范围内如何推进新民居建设
1.以人为本,建设新民居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农村新民居建设理应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进行。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适应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有序展开;要把新民居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谋求更多更大更加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新民居建设造福百姓的这一根本宗旨,这样也可一定程度上减小拆迁复耕工作的难度。
2.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等条件不尽相同,要根据各村实际,采取相应的建设模式。经济基础雄厚、人文环境好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村,可以考虑整体新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高的村,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经济基础或其他方面条件暂时不具备的村子,可开展示范户、样板房建设。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开工,给村集体和农民群众造成新的负担。
3.培育产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产业发展是新民居建设的支撑。一要发展支撑产业。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核心,搞好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选好特色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建好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使农民能住得上新民居,又住得起新民居。二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要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探索建立新民居建成后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组织关系等相关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真正实现农村变城市、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使新民居建设成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4.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战斗力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做好新民居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离不开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因此,应注重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新民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基础和组织保障。
5.用足用好扶持政策,解决新民居建设难题
用足用好上级的扶持政策,是确保新民居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吃透精神。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各项扶持政策精神,特别是对于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先占后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具体政策一定要研究透彻,为具体操作提供依据。二是规范运行。一方面,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标准和要求,确保新民居建设从一开始就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规道;另一方面,上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配合服务工作,不能因为某个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而使新民居建设做无用功甚或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