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曲冒险的田园牧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交友广泛,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马克・吐温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百万英镑》(短篇)等。他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知名人士之一,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义的小说。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术语,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托伯兹(摩洛哥,教师)
1.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2.《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马克・吐温擅长讲故事的杰出技巧和机智幽默的艺术风格。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而在幽默背后贯穿着他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严肃看法和鲜明立场。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时的味道。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锡德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
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罗宾逊医生、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
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蓓姬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于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波莉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
夏天来临时,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但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了哪里。在蓓姬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
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时,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来的路,被困在了里面。而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周折救出汤姆和蓓姬之后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而当大家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汤姆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乔藏到岩洞中了。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十字架”的描述――一个刻有小小十字架的大石头,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
汤姆・索亚:汤姆是个聪明机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领导等诸多才能。他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充满了反感;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有着敢于追求,敢于冒险的热情思想和精神。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哈克贝利・费恩: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淳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小说确实是一部真正的儿童小说。它采用符合儿童阅读的片断式结构,基本上一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其中又暗含悬念,将全书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语言是儿童化的模仿性、游戏性、夸张性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是“马克・吐温式幽默”的典范之作。
1.有一天回来已是一个大酋长,头上插着各色羽毛,身涂各种吓人的颜色,在某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夏日早晨,闯进主日学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
赏读: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突出了汤姆一声吼威力之大,“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突出了伙伴们的嫉妒心理,反衬出汤姆衣锦还乡的荣耀心理。
2.汤姆现在下定决心了。他心里很忧郁而绝望。他说他自己是个被人抛弃的、没有朋友的孩子;谁也不爱他;那些人发觉自己把他逼到了什么地步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懊悔;他本想好好地做人,努力向上,可是人家偏偏不让他这么办;他们既然非摆脱他不可,那就随它去吧;就让他们为了一切后果去埋怨他吧――他们要这么乱怪人,谁管得着呢?没有朋友的人哪有什么权利抱怨呢?是呀,他们终于逼着他走这条路了:他打算过犯罪的生活。再没有别的出路了。
赏读:这段话是汤姆的内心独白,虽然没有其他人的陪衬,但是根据前面的部分可以从中看出汤姆的失望:阿姨的怪罪,心上人的讽刺使汤姆对生活产生了绝望,想去过另外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汤姆的确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换成他人也许就不会产生去孤岛上当“海盗”的想法。他敢作敢为,比起同龄的孩子来更多了一分勇气。
3.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赏读:这段话描写了汤姆和哈克的冒险经历,通过心理描写,把冒险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试题:
A.“有谁和你在一起吗?”“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等一等――等一等。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
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恐怖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
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A选文中的“同伴”是谁?B选文中“可怕的实情”具体指什么?
2.联系原著,说说B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
参考答案:
1.哈克。“可怕的实情”指:在坟地,罗宾逊医生和印第安・乔发生争执,印第安・乔杀死了罗宾逊医生,并嫁祸给被打昏了的波特。
2.“高兴”一是因为战胜内心的恐惧和担忧,说出了实情;二是为波特洗脱了罪名;“后悔”一是因为说出了秘密,失信于朋友;二是因为害怕印第安・乔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