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主任心中的“不等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主任心中的“不等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倒数第一”不等于“最差”。据心理学家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项智能,它们在具体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方面“特短”的人,可能另一方面“特长”。作为教师,别把差生挂在嘴上,要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不能以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以“进步就是优”的观念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引导学生看准自己的长处,放大自己的亮点,找准自己的位置,选准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爱好,经营自己的特长。

“乖”不等于“棒”。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希望培养听话、温顺等符合我们成人思想的乖孩子,而不喜欢敢作敢为、特立独行、异想天开等个性十足的孩子。但就是这些调皮捣蛋、曾被老师称为不可救药的学生,日后往往会大有作为。教育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尊重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不受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常常会生出超凡脱俗的奇思妙想,我们应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想象、创新、突破常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要看得惯那些有个性的孩子。乖孩子不等于好孩子!调皮的孩子不等于坏孩子!

“师道尊严”不等于“严遵师道”。“师道尊严”成为某些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任意摆布的物件的依据,教育活动完全是教师说了算的专制强权。这种你不想学,我逼你学;我让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强制性教育严重地压抑、束缚了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其结果是学生负担沉重,学习被动,逆反心理强烈,逃学和体罚现象屡禁不止。为父、为母、为师者应该坚决纠正课堂所谓“乖孩子”的不良现象:一个脸孔(严肃认真)、一个姿势(端端正正)、一个声音(异口同声)、一种表情(呆若木鸡)、一种思维(舍异求同)、一种心态(唯师、唯书、唯规矩)。而把养育“调皮孩子”作为教育目标,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缺点”不等于“错误”。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只是他们涉世未深,辨别是非能力、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是难免的,正常的。教师要以“无错误教育”理念为向导,并要承认敢于“犯错误”的人有时也是勇士,科学家的名字应该叫“错误”,昨天的错误也许成了今天的真理,今天的真理也许是明天的错误,别把学生的缺点当错误,不要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如果教师用爱的策略和凸现学生闪光点的手段,也许今天的缺点会成为学生明天生命中有价值的部分。

“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慈、严而有爱、严而有情的一种以警戒为特征的批评教育手段,而体罚是以强制性、伤害性、私愤性为特征的对学生身心施加的暴力或非暴力的违法行为。二者的动机、性质、手段和效果不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该依法执教,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绝不能以体罚学生代替惩罚学生,混淆二者的本质区别,导致自食违法恶果。

诸如“听清楚了吗?”不等于“我说清楚了吗?”,“培养人才”不等于“培养人”,“基础教育”不等于“专业教育”,“是不是”不等于“可以不可以”,“寄语”(激励手段,可多可少,一般为百分之百鼓励、欣赏、贽扬)不等于“评语”(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哪怕是百分之九十八欣赏加百分之二的批评)等等,无不体现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师生角色的转变和教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