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HIV感染;艾滋病病例;临床分析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感染后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其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并引起机会性感染疾病、肿瘤、甚至导致死亡等一系列综合症,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HIV主要存在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广泛传播,住院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数量也在逐年上升[1],医护人员难免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而这些均是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2]。我院2013年3月确诊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确诊后不但患者得到专科治疗并减少其传播,医护人员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积极防护,避免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本院对术前、输血前、内窥镜检查、介入操作前以及因诊断需要的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8例。
1.2检测方法留取3毫升静脉血标本首先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初筛,阳性者再应用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者重新采取标本送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诊试验。
2结果
初筛阳性者8例,复检及确诊试验均为阳性。自然状况如下:男性7例(占87.5%),女性1例;年龄分布为28-67岁,31-50岁居多(占75%),平均年龄42.5岁;农民4例(占50%)、企管1例、职员1人、工人1例、退休人员1例。科室分布情况:外科2例:普外科1例,肛肠科1例,均为常规体检发现;内科6例:呼吸科2例,感染科1例,急诊内科1例,血液风湿1例,肾内科1例;其中发热患者5例:伴咳嗽咯痰患者3例,伴淋巴结肿大患者1例,伴腹泻患者1例,腹膜透析患者1例。行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检测者3例,均存在免疫缺陷。转归情况:确诊后离院5例,转传染医院2例,回家腹膜透析1例。
3讨论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严峻,流行范围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截止2010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37余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132440例,死亡68315例,艾滋病病人死亡率达51.58%[4]。我院2012年全年确诊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例24例,而今年3月份仅仅1个月确诊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例8例,数量呈400%增长,这不单说明医护人员诊断意识增强,更说明患病人数在增加,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就在我们身边。针对公众人员,因已经明确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我们只需在生活中树立健康性观念、不吸毒、严格控制血制品、减少母婴传播、婚前体检等即可远离艾滋病。针对医护人员,单纯生活上避免远远不够,因未确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也会因不同的医疗需求而就诊综合医院,医护人员不可避免要接触患者。但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HIV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75%的乙醇及热处理即可灭活HIV。所以医护人员一定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隔离防护。所以这些因素再次增加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几率[2]。针对需要外科手术、输血、分娩、内窥镜检查、介入治疗等人群必须积极进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工作,但在内科的诊疗工作中不能将所有入院患者均进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我院确诊的8例病人以中年、男性居多,且外出打工农民占较大比例,均符合艾滋病发病规律。内科病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5例(占83.3%),其中伴有咳嗽咯痰患者3例(占50%)且发热时间均超过15天、伴淋巴结肿大患者1例(占16.7%)且发热时间为1周、伴腹泻患者1例(占16.7%)且发热时间超过15天,而另外一例为腹膜透析患者(占16.7%),我院确诊的病例中以发热者居多,占83.3%,因病例数少,不能代表疾病特征,但不除外不同科室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不同造成,而且仅3例行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检测,CD4+/CD8+明显降低,均提示存在免疫缺陷,检出率达100%。所以针对以上多发人群需要特殊注意HIV感染可能。2011版艾滋病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结合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及下述一项即可诊断艾滋病。症状包括:①原因不明的持续性不规则发热38.0℃以上大于1个月。②腹泻(大便次数多于3次/日)时间超过1个月。③6个月体重下降10%以上。④反复出现的口腔念珠菌感染。⑤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⑥肺孢子菌肺炎。⑦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⑧活动性结核或非肺结核分枝杆菌病。⑨深部真菌感染。⑩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3弓形虫脑病。14青霉菌病。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因我们内科临床工作中遇到的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多数处于发病期,需要我们结合症状明确诊断,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换角度思考:当临床工作中遇到以上情况时,我们必须进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当确诊后患者得到救治和管理,而我们医护人员也减少了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国珍,谭兵,等.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2):1427-1430.
[2]马碧蓝.某院2008年至2009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1-292.
[3]屠秀菊.2008——2001年浙江省慈溪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疗,2011,18(12):1697-1698.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国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6),3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