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创新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认识到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新人才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和激增速度加快,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疑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独具优势,因为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技能外,对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都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一门具有广泛教育价值的课程。换而言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终极目标是人格的培养。特别是审美素质,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杆。中学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那么,怎样与时俱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认清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把创新作为教育永恒的主题。

由于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术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被慢慢地消磨掉了,并且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美术课改就势在必行了。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服从者。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缺少激情与创造力,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旧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封闭、静态的结构体系,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创新的动力。在今天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科学猛进的社会,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激烈的竞争。虽然国家提倡要施行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还是大力追求升学率,名为素质教育,实为应试教育。普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学校视美术课为“调剂课”,特别是在毕业班,就连这种“调剂课”也被学校剥夺了。淡薄的课程意识使有些学校的美术课程形同虚设,学生上课开小差、打瞌睡却无人问津,而教师心中无数,东拉西扯,讲到哪里算哪里。一门陶冶情操、启发智慧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地沟通,结果如何自然显而易见了。

当前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改革的发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让每一代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学会创新,以实现民族的发展和腾飞。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创新教育使全体学生都成为创造型的科技人才。因为我们知道,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学会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自学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也就是说使他们首先成人,这适合于多数人的实用目标,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我们在提倡创新教育的时候应该重新审视实用教育,在进行实用教育时应该不忘创新教育,实现“以创新教育为纲,以实用教育为本”。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这种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在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例如在上欣赏课之前,我会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我先出示欣赏作品,但不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由原先的“厌学”转变为“好学”,由“苦学”转变为“乐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感受,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巧妙地引入新课。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活,创新的见解也不断涌现出来。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需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为合作型的良师益友。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全能的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评价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建立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不管学生在课堂上作业完成的情况如何,教师都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也可以锻炼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同学。当然,学生毕竟还很不成熟,他们的作品总会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注意评定者与被评定者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的差异,不能用专业的标准来评价,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和肯定的眼光看待他们。如果教师只从技巧上看到学生的缺点:造型不准、色彩不和谐、构图不好,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会随之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建议的形式,把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多鼓励。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尤其是美术知识贫乏、绘画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