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本土知识促进校本课程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土知识是本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东西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现实依据。作为学校,既要注意吸纳和整理这些知识,又不能一概而论,要吸收其精华,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本土知识;校本课程;课程资源
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那么,什么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呢?“地方课程在设置上,应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使地方课程体现浓厚的地方特色。”“校本课程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点和优势开发课程,课程内容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要从本土知识与内在发展的角度重建学校与本土社会的关系,培养具有本土意识、知识、态度、信念和生活能力的新型人才,从而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热爱本土社会、理解本土社会和愿意为本土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人才。既然本土知识与我们的课程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本土知识,它与我们的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一、本土知识是本土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创造力的源泉
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它所处的本土社会。我们只有自觉开发和传递这些知识,并把它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因素,才能有效地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个性的形成和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决定因素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内容与范围,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与品质。老舍也曾多次表述自己同古城北京的关系:“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座古城市所赐给的”“我的每一思念中都有北平”;他还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起决定作用的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二、本土知识是本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发展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东西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现实依据。我们学校既要注意吸纳和整理这些知识时,又不能一概而论,要吸收其精华,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电视、互联网已经吸引了青少年太多的注意力。而我们民间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如,踩高跷、划旱船、牵犟驴等越来越后继乏人。我们巩义市是常香玉的故乡,可那些脍炙人口的豫剧段子除了一些中老年人还在不断地唱以外,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周杰伦、刘德华、超级女声。
可见,在整理、传承这些宝贵的民族知识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有所作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既为民间活动充实新人,又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师生可以动起笔来,把散落在我们生活中的历史逸闻、民俗风情以及家乡的杰出人物、抗日英雄的事迹搜集整理,编入我们的教材,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使他们更加热爱生他、养他的土地。当然,对这些知识的整理有一个扬弃的过程。我们在整理本土知识时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要给这些知识注入新的生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知识。
三、本土知识自身的特点和我们中小学条件的限制,为我们课程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本土知识是容天文、历法、自然、风俗、文学、建筑、美学等为一体的知识,我们很难用现代的学科体系对它进行简单的界定,加之我们中小学经费不足,教师资源的缺乏,客观上给本土知识的开发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巩义市教委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先后多次组织各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同时也向学生征集优秀习作,最后编辑成书,书名是《可爱的巩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教师资源缺乏的学校编写教材的困难。去年,我们学校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发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教材,其中有两本书,一本是《河南省地方课程》,另一本是《河南省中小学礼仪常规》。这两本书涵盖了河南的历史名人、风景名胜、民间传说等。教师也觉得这些教材编得很好,学生更是喜闻乐见。
但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教师的课程观、知识观、人才观一下子还不能彻底扭转,他们往往把这些课程看成是专业课程的简单延续,把这些课程看成阅读课或选修课,甚至还有些教师把这些教材看成学生写作文的素材。这些浅层次的、片面的认识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学校教育与学生本土生活的脱节,还没能认识到地方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性很强的过程。
综上所述,利用本土知识促进校本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其复杂性,不断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利用本土知识,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作者单位 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