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失眠人群的中医特色管理模式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失眠人群的中医特色管理模式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现在对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失眠人群的管理,提出以下四种健康管理方法:寻找失眠病因、调整目标值和睡眠期望值、纠正睡眠的认识误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配合,充分运用中医古老的“治未病思想”进行失眠人群的管理。

[关键词] 失眠;中医;管理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Abstract] At present,drug therapy and non-drug therapy are the main way to manage the people with insomnia.According to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is article we bring up four methods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to the insomniacs: finding the cause of insomnia、 adjusting the goal and the sleep expectation、correct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leeping、and cooperating drug therapy and non-drug therapy.Also ,we full use the view of“Preventive treatment theory of TCM”to manage the insomnia patients .

失眠是本人对自己睡眠的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到白天功能的一种主观感受。失眠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入睡困难和续睡困难。即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到睡着的时间或夜间醒后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甚至彻夜未眠。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以上并持续6个月(至少1个月)以上;睡眠不好造成明显的痛苦或影响到日间功能;并且不存在未解决的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冲突。[1]

1. 失眠的发病和防治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王刚[2]等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一般人群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一般人群中43.8%的人PSQI总分>7分,睡眠质量较差;已婚者明显高于未婚者(P

失眠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在防治措施上各有其特点。在美国,有5000多家睡眠指导中心对失眠患者提供医疗帮助。在印度,修练瑜珈被认为是治疗失眠的好方法。我国目前的认知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往往能帮助病人取得部分疗效[4],但由于睡眠与觉醒的机制未明确,患者对镇静催眠药物其肝肾毒性与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恐惧,而使患者常求诊于中医。运用中医中药防治失眠是中国一大特色。中医药在该领域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5] [6]

中医把失眠称为“不寐”、“不得卧”和“不得眠”等,其机制主要与阴阳学说、心神学说、脑髓学说、营卫学说有关。中医认为,睡眠与觉醒的寤寐变化符合天人相应和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灵枢•口问》论睡眠:“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反映在病症中有“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脉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失眠其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其中与心、肝、脑等关系最为紧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又称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而属于五脏六腑,合而统领于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神之所居,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现在临床医家认为,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是导致现代失眠人群的首要原因,因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情志致病导致肝疏泄功能条失调,肝就不能藏魂,而表现为失眠和抑郁等。

3. 失眠的健康管理模式

现在对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多数人不知道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法。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对失眠采取的对策有:服安眠药33.4%,少喝茶、咖啡32.9%,主动就诊22.3%,喝中药14.5%,喝酒13.1%。总体治疗满意度为45.9%,许多存在认识误区和采用防治方法欠妥当。因此在临床上对失眠人群的管理,现提出四种管理方法:

3.1 寻找失眠病因(诱因)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疾病、心情及性格、环境和药物这几方面。某些疾病引发的咳嗽、疼痛、心悸、夜尿频等症状,自然会影响睡眠;而来自家庭、感情、工作各方面大的变故扰乱了心情,产生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惊恐、抑郁等不良情绪肯定睡不好觉。环境的改变,如噪音、强光、过热、过冷、空气污浊、蚊虫叮咬等,以及睡前看兴奋性强的影视节目、书刊,喝浓茶咖啡也是常见的影响睡眠的原因。另外,一些慢性病,需要服用各种药物,有的药物也会影响睡眠,例如咖啡因、去甲麻黄素、利他林、氨茶碱、阿托品、雷米封、激素等。找到了影响睡眠的原因之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消除,才可安然入睡。

3.2 调整目标值和睡眠期望值

3.2.1调整人生目标值

临床观察发现,失眠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做事认真,追求完美,所以把自己的目标值(包括工作、名誉、地位、经济、感情、家庭等)定得过高,超过了自身所能达到的水平。下调一点,甩掉一些不甚要紧的包袱就轻松多了。

3.2.2调整对睡眠的过高期望值

失眠者羡慕别人睡得香甜,而对自己的睡眠十分不满。实际上每个人的睡眠时间、质量是有差别的。只要相对过得去就行,苛求自己往往适得其反。期望值调低一点就容易实现了。通过分析疏导使患者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睡眠目标。

3.3纠正睡眠的认识误区

临床中发现,有不少失眠患者对于睡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第一,对睡眠时间要求过高: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要睡足8小时的睡眠时间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睡眠。睡眠不足8个小时就认为自己失眠了。实际上并不是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衡量睡眠状况的评判标准。第二,对睡眠质量要求过高:诉说:“我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合一眼” 。其实不然,许多失眠患者常在白天或躺在床上时都有打盹浅睡,只是对其不满意而已(如果做一个24小时多导睡眠图检查就能证明)。有人认为多梦就是没睡好,会影响精神体力及身体健康。其实梦本身是睡眠中的一个过程。人常说“夜长梦多”,睡眠时间越长梦就越多。 第三,将失眠的不良后果扩大化:认为失眠会引发心脏病或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把白天的焦虑、易怒、忧郁等都归咎于失眠的影响,结果对睡眠产生恐惧,一到晚上或一上床就紧张更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3.4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配合

因上述方法都不能缓解的失眠患者,就倡导运用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西药主要苯二氮卓类药物和一些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临床上常用镇静助眠药物,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和艾司唑仑等有显著的催眠作用,且起效快、安全性较高,但此类药物除了催眠作用外,还有中枢镇静、肌松、致遗忘、焦虑反跳、耐受性等不良反应,还有患者对其依赖性和肝毒性的担忧,显然不宜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而祖国传统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医家还从多角度来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如从人群及脏腑关系等入手,同时结合当代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考试压力等综合因素考虑不寐产生的原因,扩大了不寐的病因病机的研究范围。更有医家从病因、病位、体质三位一体的角度来分析不寐产生的原因。由于受到外界或自身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加之患者体质各有偏颇(包括生理或心理),从而使相应的脏腑产生病变,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失眠。对于治疗,近现代医家通过辨证论治,拟出了失眠辩证的很多证型,如近代施今墨先生[7]将临床所见之失眠辨证分型,分为9类(心肾不交、血不上荣、脑肾不足、心阳亢盛、阴虚不眠、阳虚不眠、胃实不眠、胆热不眠、肝经受病);裘昌林[8]从整体出发,临床按邪正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9型(其中虚证分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实证分为肝郁气滞、心火亢盛、痰热扰心、肝胆湿热、食积胃气不和;虚实夹杂者分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笔者认为,造成现代人群失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在环境的各种压力过大和内在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所致。因肝主疏泄,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导致人的情志抑郁,从而使肝主疏泄的功能受累,肝藏魂的功能也受累,而表现出晚上多梦,有时是恶梦,因梦而惊醒,惊醒后在回想着刚才梦的原因,因而久久不能入睡,从而影响到白天的正常工作能力。因此治疗对于以肝郁为主者,给予柴胡疏肝散方;对于肝郁日久耗阴者,柴胡疏肝散加酸枣仁,阿胶等;肝郁日久而化火者,一般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丹皮、龙胆草;对于肝郁导致的痰湿比较重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上远志和菖蒲等进行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失眠,临床上常配合针灸治疗,一般采用四神聪和百会埋针,或者给予膈腧和心腧放血疗法。病久则入络,络脉遇阻,所以给予放血疗法。对于一些患者拒绝药物或者有很明显的焦虑情绪者,可配合中医传统的心理治疗,如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和用古典音乐缓解其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然后重建起对睡眠的信心。

4 讨论

失眠人群的健康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这项艰巨的工程,值得临床医家们去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对于如何去探索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个人提出应该善于探寻失眠发病、预防和治疗的规律,应该大胆的突破固有的思维,把人放在一个生物―心理―社会这个整体模式中去综合考虑,也就是我们中医所提倡的整体观念,充分运用中医古老的“治未病思想”进行失眠人群的管理,特别是利用祖国的食疗和针灸进行预防和治疗失眠是未来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1]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

[2] 王刚,张景行. 一般人群睡眠质量的现况调查[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10(6): 430-432.

[3] 锡宏光, 赵丽珍, 刘相辰. 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 26(11): 1124-1126.

[4] 赵忠新, 张红菊, 黄流清. 失眠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 26(11): 851-856.

[5]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第1版.

[6] 刘艳娇, 高荣林主编. 中医睡眠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第1版.

[7] 林虹,李翔.施今墨先生治疗失眠经验浅析[J].天津中医,2000,17(5).

[8] 姚憬.裘昌林治疗不寐证临床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15(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