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贷款减速溯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新增贷款减速,成为进入2012年后困扰经济研究者的一个难题。按照中国央行的统计,2012年1月份,中国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不足8000亿元人民币,大大低于市场预估的1万亿元,以及过去两年的水平。
进入2月份,银行惜贷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按照媒体估计,中国商业银行在2月前20天的新增贷款额也小于800亿元人民币,按照这样的增速,2月份中国银行业的新增贷款将难以超过7000亿元。
按照此前媒体的报道,今年银监会下达的新增贷款额度为8万亿元,按照一般的“3322”的季度性投放节奏,今年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应该达到2.3万亿-2.5万亿元的规模,而目前的新增贷款幅度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一般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倾向于“早放贷、早受益”的经营模式,也比较倾向于在年初冲贷来抢占信贷规模,那么是什么限制住了银行手脚?这样的一种看似保守的放贷规模,对整个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对上海和浙江地区的部分银行进行了一些调研,并对相关企业的状况进行了了解。
初步的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以来的贷款减速可以归结为银行存款压力增大、对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项目保持谨慎,以及整体信用审批流程的收紧等因素,表外业务迅速发展也限制了银行的表内扩张能力,从企业端考虑,由于下游需求不旺,大企业出现一定的“投资谨慎”,而希望获得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则仍然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
因此,笔者并不认为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需求下降问题,银行难以扭转传统信贷思维、风险管控改革进程缓慢、中小企业未能专业化财务管理,是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
主动还是被动
今年1月,有部分商业银行得到监管部门通知,年初放贷节奏必须有所控制,很多银行甚至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严格的新增信贷指标。有银行表示,这样的指标尽管相对硬性,但事实上并不是太苛刻,这是因为今年春节在1月份,工作日比往年要少很多,因此尽管下达的信贷增量指标似乎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日均放贷额却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升,因此很多银行甚至加派客户经理对企业进行各方面的工作。
但很多银行发现,到了春节前,流动性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这样的紧张在往年的春节前后都会出现,可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流动性紧张似乎不仅仅出现在银行间市场上,对于银行来说,银行间市场只是进行常规流动性操作的窗口,真正限制业务增长的是存款。
在上海地区,很多银行的存款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按照央行在2月中旬公布的数据,1月份全国银行业流失了大约8000亿元的存款,在上海地区,存款的流失量则超过了1000亿元。
按照一些银行的研判,在上海地区,存款的流失是大面积的,这不仅包括一般被认为网点较少、吸储能力较差的外资银行和中小银行,甚至国有大行的存款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失。
到今年1月底,全国银行业的存贷比已经达到了70%的水平,尽管与银监会要求的75%的监管红线仍有一定的距离,但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一比例已经上升了大约3个百分点。存款的流失,更让商业银行开始担心未来的存贷比是否能达标。
背后的一个问题往往被忽视,银行业赚钱的基本原则是“借短放长”,这意味着存款的期限一般而言要短于贷款,银行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与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存款的到期永远要遭遇贷款的到期,一旦存款流失,相应的贷款已经被放出,银行又难以在贷款到期前追回,这构成了银行也面临的一个最常见的风险――期限错配风险。
一般而言,“期限错配”风险并不明显,只要流动性足够好,银行就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存款,但当银行的整体存贷比进入70%以上的危险区域时,那么存款对贷款的限制就开始明显增大,因为这时候犯错的“机会成本”就开始大幅上升。
表外业务繁荣
这造成了一个新的现象:很多银行即使有存贷比的空间,也不愿意过快增加贷款。与此同时,一些存贷比吃紧的银行,反而会把贷款卖给一些流动性较好的银行,这样就形成了一项新的流行业务:同业贷款。
一位中资银行的客户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套业务的流程,将贷款卖给另外一家金融机构意味着贷款的减少,那么存贷比就会出现改善,与此同时,接收此项贷款的银行,将此项业务记为同业贷款,按照目前的监管要求,同业贷款不纳入贷款额度管理,也不用计入存贷比。
这样一来,将贷款移出表外的银行获得了再贷款的空间,而购买了同业贷款的银行则获得了利息收入,却也不用被存贷比拖累,一举多得。
这样的一些业务,事实上就是表外业务。举一反三,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相关业务的产生,这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信用证贴现、票据贴现等等。通过这些表外业务,贷款被实际放出,但这些业务却难以被监管部门完全统计,某种程度上,这些贷款从市场上突然“消失了”。
这些业务在过去两三年中蓬勃发展,已成为制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掣肘,也对政策研究者提出新的难题。
去年开始,央行对某些表外业务派生的存款也开始提出了缴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这开始让银行的成本不断上升。但多数银行对此并不是很担心,因为银行对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成本的上升可以轻易地转嫁给客户,随着相关业务的利率水平不断提高,监管机构出于稳定整体经济的需要,相应的监管要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
票据派生存款下滑
在相对繁荣的表外业务中,票据业务却出现了一定的萎缩。在过去的数年中,票据不仅是商业银行抢占信贷额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利润率较高的一个重要产品。但从去年以来,由于很多民间集资案例的发生都跟票据业务相关,引起银行开始警惕其风险。在很多操作中,企业利用部分资金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存款,即开出一张由银行承兑的票据,而拿着这张票据又可以向其他银行进行贴息并获得现金,将这些现金再次作为存款保证金,企业又可以开出一张更大数额的票据,如此循环,就可以获得明显的杠杆效应,这也导致了票据贴息率的不断提高。
有研究者认为,票据的活跃程度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活跃度,但笔者认为,这主要反映了市场的投机氛围,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票据的风险也将被无限放大。
在多例现金流断裂案例发生后,银行也对这项业务变得更加谨慎,而下游资金活跃程度下降后,企业进行票据融资的积极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也导致了票据贴现率开始逐步下降。
据我们了解,在浙江等地,很多银行已经停止了新开票据业务,并对此前开出的票据进行清理,这些都导致了票据业务存量开始下降,而由此派生的保证金存款也同时开始下降,这也导致了银行整体存款量的下滑。
理财资金重回表内
在整体存款紧张的大背景下,理财产品向表内转移的趋势也开始出现。在此前的很多操作中,多数银行将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计入表外,这样一来,这些资金可以通过信托等渠道实现100%的“变相放贷”。但一旦存款开始流失,商业银行则可能选择将这些“类存款”计入“真正存款”,以满足存贷比的要求。
上海地区由于市场体系较为发达,理财产品存量相对较大,从而挤占了传统存款规模,一旦存贷比出现紧张,银行最为简单的做法就是将理财产品转入表内,由此这些存款派生的贷款量将出现下降,从而导致整体资金成本的上升。
按照目前银行多数理财产品5%左右的年收益率,若这些表外业务被转入表内,并受制于75%的存贷比要求,以一年期贷款为例,银行利差将大幅缩小,未来的盈利增长也将被打上一个问号。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样也将造成利率的变相市场化,如果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被推进,那么将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银行面对不断升高的存款成本,将选择将一些风险领域较高的行业进行信贷投放,这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出现;另一个则是通过离岸市场等平台转移贷款,这也将造成离岸市场的利率水平上升。一旦中国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境内外市场的互通也将造成利率水平的互通,并在各市场间造成不断的套利行为。
房地产贷款收紧
在我们的调研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贷款下降到底是由于需求端产生,还是由于供给端产生。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因为若需求下降,可能意味着整体经济出现减速的可能性较高。
在对银行和企业进行询问的过程中,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银行抱怨企业没需求,而企业却抱怨银行不放贷款,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减少,将无可避免产生对企业扩张的压缩,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存款派生能力,并进一步压缩了银行贷款的空间。
银行端的反馈显示,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贷款减少,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去年以来较为严苛的房地产调控,开始影响银行对房地产项目投放贷款的信心,同时,相应对房地产贷款的额度也被限制得较为紧张。另一个被严格控制的行业是地方融资平台,尽管银监会对这些贷款可能会出台一些豁免性的政策,但银行出于自身盈利考虑,也大多停止了对这些项目的贷款。
这两类项目,背后都关乎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而很多房产商卖房困难和现金流紧张,也明显影响到银行的业务。具体表现在,以前对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贷款往往以数十亿计,而一旦贷款被放出,房产商将很快通过先期售房获得资金,很多房产商也要求购房者在自己的关系银行进行个人放贷等业务。先期回款加上个人房贷,使银行能够很快获得新的资金,并用于进一步的贷款投放。
而现在,当房产商的回款减慢时,问题就出现了,银行对房产商的贷款很难获得快速的派生存款,这样一来,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压力。
同时,出于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考虑,银行业收紧了相应的信贷审批条款,这也导致了很多开发商不得不转向民间融资。
另一边,银行则需要寻找具有实力的企业来进行信贷投放,与房地产项目相比,这些企业往往较为零散,客户经理对其产业性质也往往不够了解,这导致了相应的放款流程开始拉长。同时,此前出台的“三个指引、一个办法”等一系列监管办法,也导致了企业对信贷的自主支配力开始下降,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企业必须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文件,才能实现对供应商的支付等等,而这些支付必须通过银行来实现受托支付,这意味着企业根本“碰不到”这些贷款,相应的托腾空间也被压缩。
中小企业需求仍旺
从企业端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房地产投资被压缩,很多大型企业有点找不到方向,也不敢贸然对其他产业进行投资,这导致了项目较少并上马较慢,信贷需求额减少。目前来看,增长乏力的行业也包括大宗商品相关的钢铁、电解铝和电解铜等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若干年的发展较为迅猛,但在房地产和环保要求的双重打压下,这些行业的贷款需求开始减少,对于银行来说,“熟门熟路”的贷款需求降低后,开发新行业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中小企业仍然大面积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调研中,很多中小企业都希望借助更加正规的银行渠道获得融资,其自身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这在与内需和外贸相关的行业尤为明显。同时,很多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企业,信贷需求开始出现持续上升。很多银行也开始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和新兴市场,参与我们调研的很多银行,都开始关注网店等虚拟企业的信贷可能,但目前的成效仍然较为缓慢。
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难以提供较为详细并获得审计的财务报表,这导致银行不愿过度承担风险。同时,银行往往希望企业能提供一定的存款,并以此作为未来建立贷款关系的基础,而小企业则通常现金流紧张,反而希望通过先建立贷款关系,取得发展后为银行作出“存款贡献”。这一点,银行和企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
从中小银行的角度考虑,如果中小企业贷款中出现部分坏账,将对其市场声誉和财务报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其宁愿挤进大型企业的“银行团”,用较少的收益求得自身的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大型银行反而在坏账率上容忍度和承受力较高。
同时,相应的监管要求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上海当地一家银行的行长告诉我们,如果银监会能够明确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容忍度,那么银行层面上的可操作性将更强,目前来看,银监会对此仅有原则性的说法。
结论
对近期的银行贷款投放进行梳理后,笔者认为,目前的贷款投放进度较慢,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这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贷款减少并不是一个负面现象,因为这也将有利于银行转变传统的偏重大型基建项目的信贷思维,转向更加细致的行业耕耘和中小企业开发。如果目前“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得到较长时间的贯彻,对银行业和整个宏观经济结构都可能产生比较正面的影响。
从贷款本身下滑来考量中国经济是否将出现明显放缓,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来看,需求下降的领域仍然存在于传统高增长的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但与内需和外贸相关的行业,并没有明显的需求放缓迹象。这对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判断也将有着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整体经济走势不会出现快速的下滑,在内需的带动下,整体经济仍将呈现稳步发展、增速略微走低的态势。
表外业务的高速发展,也表明银行开始适应整体金融结构的改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尝试和探索也有利于整体金融体系的改革和进步,但能否以此作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端,仍然有待考察。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