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孝,爱的回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孝,爱的回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对《论语》中的“孝”思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孝;《论语》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曾经感慨道:“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一个孝字,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它宛若皇冠上那颗夺目的钻石,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的社会中熠熠闪耀。它闪耀在我们的身边,闪耀在历史的潮流里,闪耀在《论语》时代古老的岁月中。翻开《论语》,穿越千年的时空,与孔夫子对话,寻找心灵的归宿。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其基本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然而,如何要求人人都不容置疑的遵循它呢?在这一个问题上,孔子把人的善根善因也就是仁者爱人之心追溯到了血缘上。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开创儒家“孝道”的第一人,把父母纳入“孝”的对象是孔子的开创,也是其对西周“孝”观念的发展。他“将处理血缘关系的孝的道德扩大了,由适应宗法制度需要的贵族风范扩大为每一个青年人所必备的起码行为。”(康学伟,2000)《论语》所涉及的“孝”,也主要是个体家庭中对父母的孝。

在孔子看来,所有的情感中,血缘之爱是人类最本能的最原始的爱,父父子子,兄弟姐妹之爱,就是从血缘里自然生发出来的真性情,而这份真性情,即称之为孝,故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是仁之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立言行事的基础和出发点。既然,孝是如此重要,那么,孔子认为何以行孝呢?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只子女从物质上来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给父母以慰藉,要尊敬与善待父母。《论语・为政》篇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当子女的要尽孝时,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因为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是孝了吗?当然,从孔子的反问语气中,我们不难看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那还需要什么呢?另一则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去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孝不仅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更重要的是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论语・里仁》篇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看到他们的过错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敬爱他们啊!所以仅仅能赡养父母只是孝的一种常态,只是外在的合乎孝的规则,并不是孝意识的真正内涵,不是实实在在的源自于内心的真情。没有任何原因、动机,而能真正和颜悦色的孝爱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既然孝不但要赡养父母,还要敬与爱,那么孔子又是认为该何以敬爱父母呢?

《论语・里仁》篇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尽量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离开,就必须得有一定的地方,并时常联系父母。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个真正的孝子要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尽量多陪伴在父母身边。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不做冒险之事,不做不仁不义之事,以免父母担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孝呢?

孟懿子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女永远无法理解父母的苦心与对孩子的那份深沉而伟大的爱,直到他们自己做了父母。如果子女在孝敬父母时能够怀着父母担心自己生病时的那种心情去关心他们,那么这就可以称之为孝了。然而,能以父母对己之爱去爱父母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们对父母的爱或许连父母对我们爱的十分之一都不及。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要时常记挂在心里;每当父母平安的度过一年后,心里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而感到高兴,同时为父母又老了一岁而暗自神伤,甚至为父母的衰老而感到恐惧。我们成长的背后是母亲不断斑白的头发,是父亲不断佝偻的身躯。岁月不待人,莫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之境,徒留多少遗憾于终生。

孝萦绕在舜帝为父母亲尝汤药时浓浓的苦味里,孝灿烂在曾参山上砍柴忽然感到母亲咬指呼唤而心痛的那一瞬间,孝荡漾在仲有为父母百里负米辛勤劳作的路途上。孝就是我们游必有方,急父母之所疾,忧父母之年。孝就蕴藏在细枝末节里,而细枝末节体现的正是横亘古今的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正如宰我所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期年之丧,食稻,衣锦而安。孔子听之,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事实上,孝,是爱的回报。父母养育子女又何止三年,甚至于终生都在担心子女,而子女的三年之丧与之相比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由此可见,终身行孝之难能可贵。

穿越千年的沧桑,孔子似一位慈祥的智者,为我们讲述着人类最质朴的情感――孝道。真正的孝是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结合,是身前身后的矢志不渝,坚持如一。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那样,孝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肉体方面,一是精神方面。肉体方面体现在:养父母之身体;须念此身为父母所遗留而慎重保护之;须另造“新吾”以续传父母之生命。特别是另造“新吾”,尤为重要。精神方面:一是“在吾人之亲存时,须顺其志意,不独养其口体,且养其志,有过并规劝之,使归于正”,一是“吾人之亲殁后,一方面为致祭祀而思慕之,……又一方面为继吾人之亲之事业”。孝,延续了父母与祖先的生命,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冯友兰,2001)

孝传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孝永远是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然而很遗憾的是,孝经,是当今时代一本最难念的经。现在社会出现了许多的虐老族,啃老族,他们向父母无限制的索取,直至榨干。即使是给了父母丰富的物质需求,但是能真正关爱父母,能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的儿女又存在多少呢?我们的道德,我们的孝道正在这转型期的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当今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多元文化发展和价值选择的时代,透过历史文化,我们也在寻找今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坐标。而家庭,正是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时代的发展,已让现代家庭的结构发生蜕变,有的甚至逐渐解体,但是只有家,才是我们身心栖居的理想之处,而孝是对家庭的责任,是人类的一种真诚而朴实的情感,它维系着人们的感情,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所谈的《论语》中孔子所言及的“孝”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着新的意义和价值。当一个人怀着真挚的情感去面对生活,从尊重长辈,关爱父母做起,那么,家庭关系和社会风气定会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这种思考,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

孝,在最原始的文字卜辞里,就像是一棵树的根,树上面枝繁叶茂,然而不管枝叶多么复杂繁茂,却都源自于一个根。叶发于根,而又归于根。孝,不是伪道德。它是社会对父子、母子间自然而然的亲情的理性概括。《二十四孝》中有“老莱子娱”的故事,它不是愚孝,它体现的正是人间的真情,只要时间存在,它就应该存在。

【参考文献】

[1](宋)朱熹集注,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论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