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型”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型”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型教学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心理学规律的前提下,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创设开放、生动、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的体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型”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 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而教师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骤:

(1)创设情景,悬念引入

这是引导探究的基础,创设的情景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体现趣味性、简洁性和思考性,要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以下简称“等”)教学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下图

然后请同学们看图讨论,假设你是一名工程师,要在这个地区A、B、C、D、E、F六点中的某点修建水库,最佳的位置是哪一点?并说明原因。问题抛出后,同学们开始思索,由于等高线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已经学过,但等高线的应用尚未涉及,所以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果断的得出结论,他们期待老师的判断。但在讨论小结的时候,老师并不直接作出判断,话锋一转,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悬念引入,激起了同学们求知的欲望。

(2)引导探究,层层剖析

这是引导探究的关键。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开放性的、难度适宜的探究性问题,组织引导探究。学生的探究不是无序的,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应给出一些学生探究的线索,并辅之以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探究有方向、发展有可能。如“等”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的名称和坡陡程度。五种地形的判读,比较简单,只要通过回忆就可以从自己的头脑中直接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因此,没有探究的必要。而根据等高线图判断坡度的大小,特别是跟比例尺、等高距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所以要落实这个知识点,最好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找出规律。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减少了老师授课的时间。因此,应该把等高线坡度大小的判读设计为探究问题,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准备好某地的地形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课堂上,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形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请同学们看图判断等高线左右两侧坡度的大小。在直观图对应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做出正确的判断: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对于这个结论,我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我设问,如果没有地形图,你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吗?学生刚刚获得肯定,马上遭到老师的质疑,他们极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个个跃跃欲试。接着展示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稀疏程度不同的两幅等高线图(如下图)。

这两幅图坡度大小的比较,根据刚才所学知识,同学们很容易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接着设问:你能用科学的原理解释这个结论吗 ?由于他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个个面面相觑。这时我再告知求坡度的公式:坡度=垂直的相对距离/水平的实际距离 。即TAN∝=Y/X。∝即所求的坡度。坡度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方法。

方法1:根据数值比较。Y/X的值越大,度数越大。

方法2:画坐标图。从图上直观的判断出坡度的大小。

那么,如何求X和Y 的数值呢?(提示:在等高线图上各画等距离的线段,求线段的X和Y 的数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开始探究。首先:在所求等高线图上作等距离线段L和L1。其次:求两线段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已知图上距离为1CM。从而可知:L实际距离=1/1:00000=1KM ;L1实际距离=1:1/100000=1KM。)垂直距离=高程差(因线段L和L1的两端点都在等高线上,故垂直的相对距离为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L垂直相对距离为7-6=1KM ;L1垂直相对距离为7-5=2KM。

求的X和Y 的数值后,代入公式就可以判断了。

方法1:LTAN∝=1/1=1 L1TAN∝=2/1=2故L1的坡度大于L。

方法2:画坐标图

从上图可知,L1的坡度比L的坡度大。

根据两种方法的比较,同学们科学地认识到: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稀疏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为了让同学门牢记分析方法,鼓励同学们用相同的方法继续比较等高线稀疏程度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的等高线图。(要求用方法2)

同学们通过画图(如图3),不仅熟记了分析的过程,而且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总结出规律: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掌握了分析方法以后,同学们很快就能画出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两幅等高线图的坡度示意图(如图6)。

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3)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引导探究的结果。学生在参与探究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发现地理规律。由于这些地理规律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的,学生往往记忆深刻,理解深入。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是片面的、零碎的,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并适当加以总结,使其知识结构完整。例如:在“等”教学中, 关于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同学们通过学习,懂得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如果中心高,两边低则是山脊。如果中心低,两边高则是山谷。对于这一理论学生的认识是正确的。但知识是零碎的。所以在课堂上应加以归纳总结。关于山谷山脊的判断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通过老师的归纳总结,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很好的体现了老师的主导的作用。

(4)迁移巩固,讲练结合

学生发现的地理原理、规律仅仅停留在理解、记忆的层面上。要上升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将这些地理原理、规律予以迁移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稳定的地理能力。为达到迁移、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地理原理、规律编制变式训练,也可以运用这些地理原理、规律分析一些生活实际中的地理现象。例如课堂导入的疑问,水库到底建在哪?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积水面积。图中最佳区位就是属于“口袋型”洼地的D点。故水库最好建在D处。

总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多元的,内容是开放的。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规律,既活跃了思维,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呆板地运用某种方式或方法,而是要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动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