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抗生素为什么越来越不管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抗生素的发明和开发应用是上世纪医学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它推动了社会进步,使人们不再生活在传染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恐怖阴影中。然而,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注意到“细菌耐药,抗生素失效”的严重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抗生素会越来越不管用呢?
从青霉素诞生的那一刻起,狡猾的细菌就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即时开始了反击。也就是说,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是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反映了生物界的自然规律。问题是人们滥用、乱用抗生素,大大加快了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速度,使抗生素迅速失去昔日强大的抗菌活性,一些抗生素不得不隐身退役。50多年前,感染性疾病大多由革兰阳性细菌所致,青霉素几乎成为“王牌”药。如今,由于感染的病原谱发生了变化,革兰阴性杆菌增加,青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原来就不敏感(先天耐药),加之原来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就连最敏感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也在日益增加。所以,人们感到青霉素治疗效果已大大不如从前,也就不奇怪了。20世纪80年代初,喹诺酮类药物上市后,许多病原菌对其特别敏感,耐药性几乎为零,而现在耐药率却大幅度上升,如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达70%。目前,几乎每一种抗生素都存在耐药性,每一种细菌都有耐药菌株,只是耐抗生素品种和程度不同而已。
那么,细菌为什么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呢?其原因十分复杂,最基本的原因是细菌产生或者获得了耐药基因,重新编码并合成新的蛋白质,使之对原来敏感的抗生素变得不敏感。细菌表现出来的耐药机制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细菌产生灭活酶,这些灭活酶可使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水解、灭活。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经钝化酶作用后虽不完全水解,但也失去抗菌活性。
细菌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或活性发生改变,导致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
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体内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具有主动排出进入其体内的某些抗生素的能力,使抗生素不起作用,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甚高,主动外排是其中很重要的机制。
无论细菌耐药机制如何,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尤其是人类无计划或盲目滥用是促进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几乎所有细菌获得耐药性都是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病原菌与之接触机会越多,也就越容易出现耐药性。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100人一年有抗生素处方30份,用量达4.1千克,其中大约一半属于使用不合理。此外,抗生素在动物饲养、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非医学领域的大量应用,同样可以导致细菌耐药性。
耐药菌与敏感菌一样,都具有毒力和致病性,只是不同的细菌情况不一样,有的细菌在发生耐药后致病性有所降低,而有的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敏感菌一样,致病性毫无减弱。耐药菌感染不同于敏感菌感染,除增加治疗上的难度,影响患者的预后外,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耐药基因可以水平传播,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耐药菌转移至敏感菌,使后者也发生耐药,从而造成耐药菌在医院内和人群中的扩散和暴发流行。
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由于细菌耐药,美国一年增加医疗费用约40亿美元;专家预测,由于细菌耐药,人类目前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10~20年后绝大部分将变为无效;由于细菌耐药,感染性疾病仍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没有进一步下降,而某些疾病如多耐药结核病将有可能重新成为“不治之症”。耐药菌一旦进入人群,就会迅速传播,尤其是当前国际旅游业和鲜活农畜业产品贸易的活跃,更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为了控制细菌耐药及其传播,目前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实施抗生素监督管理策略,一方面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优化抗生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