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亲姐妹小肠间质细胞瘤二例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姐妹小肠间质细胞瘤二例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患者妹,41 岁。因上腹部疼痛伴黑便二天收入科, 急查血常规示WBC34.2×10e9/LHB32g/L,入科后又多次黑便,在输血等处理后,行胃镜检查排除胃出血, 在2010.03.04行割腹探查术,中发现在空回肠交界处见一约8.0×8.0×6.0cm肿瘤,肿块两端肠壁共见三枚小肿块、约1.0×1.0cm,另于距屈氏韧带约25cm处空肠见二枚肿块、约1.0×0.8cm,病理:多发性梭形细胞肿瘤,倾向于多发性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 小肠多发性间质细胞瘤(潜在恶性),免疫病理:瘤细胞SMA 阳性(+),CD117阳性(+),NSE 阳性(+),CD34 阴性(-),S-100 阴性(-)。

患者姐,4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三天收入科,急查血常规示:WBC6.3×10e9/L N62.1% RBC3.41×10e12/L HB73g/L,行胃镜检查排除胃出血,CT检查:小肠(空肠)多发结节影,结合病史考虑为小肠间质瘤可能大,在2010.06.25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中发现从距离屈氏韧带约15cm处至50cm处空肠见多处肿块,大的约4.0×4.0×3.0cm,小的位于系膜侧肠壁、约0.5×0.4cm,同时小肠系膜根部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病理:小肠多发性梭形细胞肿瘤,倾向于多发性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 小肠:多发性间质细胞瘤(低度恶性)。免疫病理:瘤细胞CD34阳性(+),CD117阳性(+),Dog-1阳性(+),S-100阴性(-),SMA弱阳性(+-),Ki-67阴性(-)。

在1985 年以前,由于受到病理技术的限制,有许多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由于残留有平滑肌或神经束,在病理上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近10 年由于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据报道胃肠道间质瘤(GTST) 的发病无性别差异,可见于各个年龄段,50~70 岁为高峰年龄组,GTST 发病的年龄越小,肿瘤为恶性的机率就越大。胃是GTST 的好发部位,肠道间质细胞瘤的发生率依次为空肠> 回肠> 十二指肠> 直肠> 结肠。GTST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疼痛、梗阻、腹部包块等。GTST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明确诊断,并要与腺癌、类癌、大细胞淋巴瘤相鉴别。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并预防复发的目的。

二例亲姐妹患均以上腹部不适伴黑便为主要症状收入科,均在慢性失血基础上,突然出现大出血进行检查治疗,发病的年龄和时间上相近,发病的部位和病理类型相近,在文献报道中是少见的,预示着本病的发病在遗传上和生活的环境上,可能起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