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坚持和担当成就自我升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坚持和担当成就自我升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川电视台对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体现了中国媒体人在巨大灾难面前迸发出来的令全世界耳目一新的职业 精神,那就是责任、使命和信念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作为离震中最近、处于强震波及区的省级广电媒体,在震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四川广电集团全体员工坚守岗位,迅速进入职业应急反应阶段。不仅集团的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出现任何停播事故,而且四川电视台也在随后余震不断干扰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组织震灾报道,成为第一个推出直播报道的电视媒体、第一个播出震中灾情图像的媒体、第一个向央视传输地震新闻的地方媒体、惟一一家推出两个频道群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地方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以见“人”见“情”,感人至深的民生视角直播了2008年最令人刻骨铭心的灾难与悲情、坚强与大爱。

12日15:30四川电视台向央视传输第一条四川发生强烈地震灾害的新闻。

16:15四川电视台记者与央视进行第一次视频连线。

16:30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进入全直播状态,开始24小时滚动播出《万众一心 抗震救灾》直播新闻节目。

18:00四川卫视中断常规节目播出,推出第一档汶川震情直播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报道》。

18:30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播出第一条来自震中映秀的画面新闻。

19:00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多条四川台记者采制的抗震救灾新闻。

19:45四川卫视播出的《四川新闻》中,播出了15分钟左右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

24:00四川卫视进入全直播状态。

13日9:00四川电视台实施双频道群并机直播方案,即经济频道、公共频道、文化旅游频道与四川卫视并机直播;影视文艺频道、妇女儿童频道、SCTV-6与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并机直播,所有频道停止一切商业广告和其他各类节目。

......

在此次震灾报道中,四川电视台举全台之力与救援部队、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一道,不辱使命、共赴国难,以前未为有的全面、客观、开放的报道引领舆论,创下了100天超长、超量的并机大直播的电视媒体纪录,全台累计播出上万条共计5237小时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四川卫视第一次采用24小时不间断滚动直播的频道节目形态,海量直播节目也改写了四川电视台的新闻传播史。

“新闻发生时,我们在现场”,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四川电视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发回直观、生动、充满感情的现场报道,几乎每一条新闻都有记者出镜,而对灾区群众眼神和心灵的聚焦让观众看到了媒体良知驱动下的人际传播力量。正是这些现场细节的展示,使电视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强烈关注和无私大爱。此外,四川电视台还派出多名记者跟随成都陆航团进入各重灾区采访,报道直升机转运物资、运送伤员、勘察堰塞湖险情、搭建空中“生命线”等新闻,38人次进行航拍、77条航拍新闻成为本次抗震救灾报道的又一亮点。

与此同时,观众对四川电视台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CSM媒介研究收视数据显示,5月12日-5月21日期间,四川卫视收视率达到0.821%,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CCTV-1,市场占有率达到30%,幅度提升10倍。5月30日,四川电视台播出《以生命的名义――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当晚四川卫视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一,达到2.58%的历史最高点。

除了自有播出平台广受瞩目,四川电视台也为全国乃至境外电视媒体无偿提供了大量第一现场的新闻。5月12日16:15分四川电视台与央视进行第一次视频连线后,四川电视台成为震灾的有力信息源,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直接采用了四川电视台的信号,制作播出抗震救灾节目。截至2008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211条四川电视台的抗震救灾新闻,CNN、BBC、KBS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或通过中央电视台或直接使用了四川电视台采制的新闻画面。

2008年5月12日到6月25日,四川广电集团在险象环生的阿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重灾区设立六大报道区,四川电视台共派出记者500余人,动用卫星车3辆,转播车3辆,便携式卫星上行站1套,摄像机849台,非编图文系统327套,录像机596台,及时发回灾情和抗震救灾报道。四川电视台对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体现了中国媒体人在巨大灾难面前迸发出来的令全世界耳目一新的职业精神,那就是责任、使命和信念。

评委点评

当四川电视台的所有员工,不分工种,不分长幼,只要能抽身出来都奔赴一线以命相搏发回感人至深的报道时,任谁都会由衷地感叹:奇迹注定要在这里发生。

――王甫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副馆长

从以往依赖案头和幕后,到一切围绕救灾现场24小时滚动播出;从以往安居国家电视台身后的“第二梯队”,到自觉承担起部分信息首发源的角色……这种理念和工序环节的改变,既给四川台带来一次自我升华,也为其他地方台提升新闻播报水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徐江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