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程学习方式的分类探讨(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 在做中学
做,就是做事、行为,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在课程与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发展来说,是构成其基础动机的因素(目标、目的),也是检验所认识的事物之科学性与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就教学与知识的掌握过程而言,是唤起学生追求知识兴趣的手段,是经由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促进学习的因素,也是检验所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形成信念的手段,是学会引用所学的知识、走向生活的准备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实践,包括作业、实验、劳动等,在这个意义上必须选择,即实践不是目标、标准,它是保证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①。实践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特殊的意义,在于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是离不开个体读、写、听、说、思言语实践的。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高中语文课标准又进一步指出:“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规定原则上都是成立的,但是,十年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实践与知识的关系。学生的言语实践不是盲目的摸索,实践是在知识引领下的有目的地做事。因为“人类的实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实践就是知识参与下的实践,实践的程度和范围是受着人类知识状况制约的”。今天的教育改革也不应弱化知识与教育的关系,而是应重新思考知识与教育的关系,重新思考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如何教授和学习知识才有价值,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当代社会实践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认识、深入地思考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②同理,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也需要有理性知识的引领和指导,学生有效的语文实践和学习掌握知识是不矛盾的。
二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实践并不排斥理论,相反,理论与实践同步共生。有研究者指出,人的一生知识中直接经验的很难超过10%,越是富有知识的人,这个比例越低。如果片面地理解实践,就不仅扼杀了理论的生长和繁荣,也导致了实践的低效和落后。因此,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长期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同时受到损失;而理论上的损失与落后则会带来更深重的后果。“实际上,实践的价值有多高,理论的价值就有多高,而且很可能更高。”③正如著名的体验学习的创建者之一、美国教育家库特・勒温在他的座右铭中所说“没有任何东西比高明的理论更适于应用”。④
三是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在做中学,决不是机械的练习和重复的题海战术,而是一种包含有探究与创造因素在内的学习方式。因为作为中小学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创造和创新的结果往往是很有限、很稚嫩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学习,“就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整个过程”⑤,这个过程本身,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就具有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探究性和创新性学习如果离开了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因为方式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离开了活动,方式只是一种思维抽象;活动必然具有一定的方式,没有方式的活动根本就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下面先让我们分别研讨两个案例。
【教学课例1】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曹禺的名作《雷雨》。曹禺写《雷雨》时只有20多岁,当时正在读大学。写成后,他交给了《文学季刊》的编辑靳以。靳以交给了主编郑振铎先生。郑振铎先生看了一遍,说:“写得乱。”于是就放在一边。一年后,巴金先生来到《文学季刊》,靳以又拿出来给巴金看。巴金看后大为赞赏,于是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之后,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后来,该剧在日本首次上演,在留学生中引起轰动。在国内演出也场场爆满,评论界也给予高度评价。于是,年轻的曹禺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后来,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还改编了巴金的《家》。《雷雨》在建国后动过几次“手术”,不同版本内容也有差异。课本节选部分依据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曹禺选集》。我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曹禺戏剧选》比较好,保持了最初的面貌。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节选的这一部分认真看一遍。(生看书。约10分钟)
师:好了。同学们看得很认真。话剧的表演形式是人物对话。对话的长度是有单位的,分为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
(教师板书: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
师:所谓对话篇是从整体上来说的。比如节选的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对话篇。一个对话篇是由若干个对话段组成的,一个对话段是由若干个对话组组成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划分对话段,认识对话组。下面,同学们看一看,本对话篇是由几个对话段组成的呢?这些对话段在哪个地方切分呢?每一个对话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开始划分,也可以交流、讨论。
(学生划分对话段。教师巡视。约5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停一停。划分对话段有困难吗?
生:老师,划分对话段有方法吗?
师:问得好。有方法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对话。你们回忆一下,在你们对话的过程中,话题内容会发生转化。是不是这样?
生:是的。开始的话题与后来的话题会差别很大。
师:好。请举例说明。
生:比如我们开始的话题是说某个同学新配的眼镜很好看、价格很贵,话题是眼镜。后来很可能转向奥运会。
师:好的。再考虑,这中间的转向难道只有一次吗?
生:多次。
师:对了。对话的长度越长,话题的转换次数就可能越多。我们从话题转换的地方切分开来,就会划分出对话段。刚才我看同学们的划分,有的分对了,有的不对。现在我告诉同学们,首先看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对话,然后找到话题转换的地方,进行切分。这样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划分对话段了。下面按照我说的再划分一次。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刚才交流得不够充分。
(生再次划分对话段,并交流。大约5分钟)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怎么划分的?
生:从开头,到“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这是对话段一,写梅小姐。从“你来干什么”,到“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是对话段二,写侍萍被赶出周家。剩下的是对话段三,写鲁大海。
师:好的。请坐。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老师,他划分的三个对话段我没有意见,但他概括的对话段内容我不太同意。
师:请你说一说。
生:我认为,对话段一的话题是“回忆梅小姐”,不能说成“写梅小姐”。对话段二是由“你来干什么”引发的,围绕侍萍来周家的目的这个话题展开的,应该总结为“来周家的目的”,不能说成是“被赶出周家”。第三个对话段围绕罢工、复工展开的,应该总结为“父子谈罢工、复工”。
师:同学们觉得怎么样?(生齐答:好)
师:很好。这位同学表述清楚、准确,对上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完善。
(师板书:对话段一:回忆梅小姐;对话段二:来周家的目的;对话段三:父子谈罢工、复工)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生:老师,梅小姐和鲁侍萍是一个人吗?
师:是一个人。过去女人地位低,随丈夫姓,“梅妈”说明侍萍的母亲嫁给了姓梅的男人,萍当时叫梅侍萍;后来侍萍嫁给了鲁贵,自然就叫鲁侍萍了。姓改了,但名没有改,仍然叫侍萍。请坐。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生:老师,我有一点不明白。第一个对话段应该从“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有名的事情――”划分,老师为什么同意从开头划分呢?
师:问得好!善于提出问题,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前面是过渡部分。
师:有道理。它是过渡到核心话题的必要组成部分,否则上来就回忆梅小姐,显得突兀。那么,过渡部分划归到哪里去呢?有两种方法,一是独立成段,二是划归第一个对话段中。在这部分中,独立成段有些勉强,所以划归第一个对话段中比较合适。刚才那位同学,你能接受吗?
生:能接受。
师:好了,如果同学们没有异议了,就把黑板上的内容抄下来。以后再读剧本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生抄写。)
师:对话段划分完了。下面我们学习对话组。请同学们看书。在第一个对话段中,周朴园回忆梅小姐的时候,说:“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一直到鲁侍萍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同学们看,这就是一个对话组。在这个对话组中,谁是对话的主动者呢?
生:周朴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引出话题的是周朴园,催促鲁侍萍往下说话的也是周朴园。而鲁侍萍则是被动的。
师:说得太好了!那么,鲁侍萍为什么是被动的呢?
生:这个话题太沉重,太伤心,太痛苦。她不想重新拾起这个过了三十年的伤心事。她本是来看女儿的,对周朴园提起的话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师:很有道理。不过,在这个对话组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学们发现了吗?
生:两个人回忆的是同一个人,但称呼大不相同。
师:你很快就发现了。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周朴园有些虚伪。鲁侍萍实事求是。
师:是这样?!我有点不同意见。我们暂且搁置,还接着讨论对话组的问题。此时周朴园最关心的问题是梅小姐的身份、称呼和评价吗?
生:不是。是梅小姐的“后来”。周朴园连用了两个“后来”,他急于知道梅小姐后来的事情。
师:对。所以,接下来进入另一个对话组。周朴园说:“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其实,鲁侍萍没有弄错,所以周朴园不能去“纠正”,于是就催促她把“后来”的事情说下去,因为鲁侍萍的“后来”是周朴园最关心的事情。这样才有了下面的内容。由此,同学们应该明白一点,对话组的对话,往往有一方是主动者,一方是被动者。对话的展开,常常是由主动方决定的。那么,主动方和被动方(师板书:主动方和被动方)是固定不变的么?周朴园永远是主动方,鲁侍萍永远是被动方,是这样么?
生:不是。是可以变化的。
师:请举例说明。
生:我只是感觉这样,但我还没有发现。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可以交流。(生看课文,大约5分钟)
生1:老师,我找到了。鲁侍萍问:“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到“这个人现在还活着。”这个对话组中,话题是由鲁侍萍引起的。
生2:老师,我也发现了一组。鲁侍萍问:“老爷,没有事了?” 鲁侍萍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周朴园让她下去,眼看对话就无法进行了,所以才问:“老爷,没有事了?”于是周朴园才说出拿旧雨衣、旧衬衣的事。这才引得鲁侍萍主动问“老爷那种绸衫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于是,她才说出了“梅花”和“萍”字。这都是鲁侍萍主动说的。而周朴园是被动接话。
师:你说得太好了。那么你发现没有,凡是主动说话的一方,总有――
生:目的。
师:对了。(师板书:目的)鲁侍萍主动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生:让周朴园认出自己。
师:鲁侍萍为什么要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呢?这个问题下节课来解决。休息10分钟。
【板书设计】 雷雨 曹禺
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
对话段一:回忆梅小姐
对话段二:来周家的目的
对话段三:父子谈罢工和复工
对话组:主动方和被动方目的
【课例1简评】
这是一个阅读教学课例,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划分对话段,认识对话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告诉学生剧本中人物对话的单位,可以按照对话长度,区分为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三类;而后就让学生试着划分对话段。让学生先行操作,这就把学生引进一个陌生的言语实践中去,让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下课业要求产生了认知矛盾,因为按照学生已有的划分文章段落的办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剧本的人物对话段划分清楚的。于是,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划分对话段有方法吗?”这样,教师就第一次把预设的教学目标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要求。而后在学生划分对话段的实践中,通过同伴的合作研讨(给对话段准确命名),学生的提问(如何处置过渡段),就使划分对话段的技能更趋于细致、精确。在引导学生认识“对话组”的时候,教师又顺应学生的阅读之势,自然地提出了对话组中的“主动方与被动方”以及“主动方说话的目的”这样一些新概念;这就第二次把预设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要求。至此,教师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如板书所展示的那个分层级的知识概念网络。这就是这堂课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新知识,以及由这些概念所衍化出来的操作方法。教师在学生实践中适时提出知识概念,适时指导学生做事的方法,把教师预期的目标变成学生的自觉需求;看似未教,实际在教;这大概是最理想的教学境界了!
还应该提出的是,教师交给学生新知识、新方法,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之上。例如,切分对话段要依据对话双方话题的转换。“话题以及话题转换”,是从学生日常对话(配新眼镜―新眼镜好看―价格贵―奥运会……)的经验中自然引出来的。“对话组中的主动方与被动方,以及主动方的目的”,是从文本言语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于是,新知识与技能,就不显得突兀,就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连接起来,以更为高一级的抽象概念进入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组成了他们的新知识结构。这一点,在母语课程学习与教学中是十分重要又十分容易被忽视的。
这一课例还告诉我们:执教者把经典剧作《雷雨》这一选场,不仅作为语用学基本理论的例证,而且是把它当作了学生练习“划分对话段、认识对话组”的平台,当作学生演练读解剧本技能的实验场地,就如同驭者演练骑术的跑马场,如同演练射击的打靶场一样。这种胆识与气度,实际上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早年就提出过的选文不过是从同类文章中选出来的样品,是学生学习和练习语文功夫的凭借;因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因此,“在做中学”也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理应遵循的一个具有传统意义的学习方式。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执教者为什么能提出这种教学设想?那就要归功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学养了。“会话理论”是当代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因为“会话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使用形式,会话是话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通过对会话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会话构成的规律,解释自然会话的连贯性,有益于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①。而且,对“会话结构”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轮流说话、相邻对话、修正机制、预示序列、总体结构等诸多方面。而在语用学研究专著中,研究者经常选用《雷雨》这一大段对话,作为研究会话总体结构的样品。笔者深知执教者早就研读过北京大学索振羽教授关于会话理论的专著。由此,我们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学养程度,往往决定着他的课堂教学高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对于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教材案例2】《认知写作:开发作文教学内容的新尝试》②
课题:通过写作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
内容与步骤:
1. 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第六课中“投资理财的选择”这部分内容,选择几个适当的角度对“储蓄存款”“银行信贷”“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知识加以对比,用文字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1)文字表是以文字表达资料内容的表。结构如下:
[表头\&列题\&副列题\&副列题\&行题\&副行题\&\&\&副行题\&\&\&]
表题:是表的中心内容的概括说明。如果在一篇文档中出现多个表,标题前面应排列序号。标题在表的正上方。
表头:是用来概括行题或列题的栏目,若列题和行题很明确,表头可以省略。
行题和列题:行题又称竖栏目,一般表示比较、研究、观察的对象;列题又称横栏目,一般表示比较、研究、观察的对象的具体内容。列题和行题下面可以划分出更具体的副列题或副行题。列题和行题的设计要合理清晰。
(2)根据文字表结构,初步制作文字表部分内容。
•拟定表题
•提炼对比项目,制作行题。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找出“储蓄存款”等五种金融知识的特征,提炼对比角度,转化为对比项目,并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形成行题,行题的排列层次要清楚,符合逻辑。
•制作列题。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每一行题设计的具体内容。
(3)制作文字表。把文字表各部分转化为表格形式,并适当调整语言表达,力求语句的结构统一,长短合适,排列整齐。
2. 用300字以内的篇幅,为“投资理财的选择”写一个提要。提要是转述者用自己的话概括原作的内容。
提要的写作要领:要着眼于段落,尤其是传递实质信息的“主体段”(串联全篇的“结构段”和为举例说明实质内容的“辅助段”可以放在次要地位);把主体段的中心语句或中心观点逐个提炼出来;调整各中心语句或中心观点的语句,使之连贯、通畅;默读,与读原文的印象加以比较,看是否有遗漏。
3. 教材中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债券,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三种类型的债券,并尝试讲给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听。
4. 请写出讲解“投资理财的选择”的听课总结。要准确、清晰、简洁地总结出讲课的思路和讲课技巧。
5. 你认为学习这部分内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些收获是通过快速讲解获得的,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还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试着描述你获得这一收获的具体过程。
【案例2简评】
这是一个适合于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写作教材案例。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活动去研读思想政治课程教科书里的一个专题,因而又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它再次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多功能性和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奠基作用。
这是一个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教材,它十分清晰地体现了“在做中学”的特点。从语文科写作课程角度说,它要求学生在这一作业中,学习五种知识和技能:制作文字表、写读书提要、描述一种债券、写听课总结和写反思学习过程。这些知识和技能涉及阅读、写作、听讲、解说等言语实践活动;活动的结果或以书面形式,或以口语形式展示出来。从思想政治课程的角度说,学生要学习五种金融知识,具体研究一种债券交易,还可能涉及到根据某种实际情况,提出有关个人的、家庭的或集体的投资与理财的建议或方案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领域中十分活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新鲜的、有吸引力的话题。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社会现实,实现学校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沟通学校课程教学与社会的联系。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种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变革传统的单纯“学习写作”的观念,而朝向“以写作促进学习”的观念发展。以写作促进学习的观念,必将促进高质量阅读和深层次思维;必将促进师生共同关注监控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策略;必将根据学生思考的全过程、思考的复杂程度和思考的质量,来进行成绩评定,而不是仅仅就一篇文章来评定成绩的高下。
这一教材案例实际上是以“课题作业”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由于完成这个作业的时间可能要延伸到课外,因此,它又是一种“长作业”。在这一课题长作业中,学生要经历一个在阅读中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精加工、最后得出结论、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而这一全过程就必定带有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十分有利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地呈现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成果。由于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质,“在做中学”这种学习方式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因为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师范学院;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