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阅读的一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阅读的一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是一种境界,拾级而上可直达真理的殿堂;阅读是一种空间,自由驰骋而凝天地万端;阅读是一片园地,站巨人之间而筑成功峰峦;阅读是一隅舞台,陶陶然而神交情映。鄙视或摒弃阅读,将使人生缺失精神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明确关注阅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同时还要求,语文阅读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很显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较之于过去的语文大纲有关阅读的要求,新课标更加关注人文精神。这正是对若干年来语文苍白无力状况的大逆转,反映了语文学科向着人文精神的阔步回归。

但是,如今学生的阅读现状依旧令人十分担忧,读书群体的单一,读书人数的锐减以及读书层次的低浅,连最起码的阅读需要也无法保证。这从图书的出版销售令人汗颜的“少量”,便可窥见一斑,非小说图书只要销售超过一万册,就被认为是畅销书,而在美国一般都达到数十万册甚至数百万册。再看学生在读些什么书呢?来自日本的卡通类读物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尤物,刊登明星轶事的杂志也大受学生青睐,“美眉、QQ、东东”及一些“灰色童谣”裹挟着学生的里外世界。至于新课标所拟的阅读内容,多数并未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天地。

南京师大附级教师王栋生说,阅读,应当尽早考虑读经典。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阅读的问题。

在济南,也许是孔子比邻的缘故,“四书五经”被搬进了学生的课堂――当地一些学校正式开设了一门阅读课《国学》。这本阅读教材的编写以“四书五经”为主,从《论语》《孟子》《易经》《左传》《诗经》中精选了部分片段,引导学生读中国精髓,留文化之根。有关专家对此评价甚高,认为此举正好可以医治时下因国学素养匮乏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等通病,有利于纠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山东师大袁中岳教授对此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沉淀,其精粹之处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主流内核一脉相承,如,诚信、自强、修身等无不神游于古今。学习古文化,既可以学习古代语言,又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是两全其美的事。

“四书五经”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无相悖?其实,当今世界经济知识崛起,异域文化的撞击和沟通遍及全球,做好面向新世纪的人文精神建设这篇大文章,才是一个民族能否以独特的精神风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性问题。有教育家说,现代教育只能算是“半人”教育,因为它只关注人“机械属性”的一面,即使人成为某一工作的合格劳力,而忽视对人精神层面的涵养,无论如何培养出来的都是半成品。

学习古代文化,必然有些困难。不过读书之道,贵在会意。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最快乐的是能会意,能自悟。会意并非易得之事,只有丰富的积累,才谈得上会意――这一点,与新课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