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申论应试:亟待提高各环节处理水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申论应试:亟待提高各环节处理水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开选拔干部以及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都已过了十年,十年来考生们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掌握了申论考试的一般规律,不再感到生疏。但是直到现在,从考生申论考试的具体情况看,还存在着做题肤浅化、表层化的现象。突出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感到做题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当,成绩不太理想。笔者根据多年来对申论的辅导、阅卷、研究,发现了考生在做题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于此按照做申论卷的程序,对容易出现毛病的环节,作一些综合、归纳、点评,以供考生作参考,并得以改进。

一、审透题干。导语设计要切题

申论题的作答,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关键是要审准题干,要经仔细斟酌,吃透拿准。只有审准题干,才能在作答时抓住实质,切中要害,分清楚几问几答,问的到底是什么,以免所答非所问。而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答,才能符合题意,不跑题。所以答题前的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山东2008年“感恩”材料的一题“谈谈‘感恩之情如何更绵长’的话题”,审定要求就是对策,即“怎么办”。山东2009年“”材料的一题“就如何避免小事搞大的问题,谈谈你有哪些锦囊妙计”,实质就是“对策”题的变型。再如每年申论题的最后是写作题,它又分“命题”、“半命题”和“自拟题目”三种,题干中有时写“为题”,有时写“为主题”,有时说“围绕××问题”等。“为题”就是作题目,“为主题”、“围绕××问题”则不是题目,需自己另拟。

审准了题干要求,弄清几问几答,作答时的导语就能写正确了,具体行文时一般是怎么问就怎么开头,比如山东2007年“网络募捐”材料的一题“结合自己知道的事例,说说影响个人募捐的社会因素”,作答时可紧贴题干写开头导语:“据我所了解的事件分析,影响个人募捐的社会因素主要是……”这样写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抓题而不跑题,且能紧贴题意。

二、关注“概括题”的实用性变化

无论是作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务员,都必须有较好的概括能力,这是在实践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近些年申论考题中的“概括题”不再是单纯的“概括”,在题干中除了让考生“概括”之外,还有概述、简述的要求。而要求概括的内容也由整个材料缩小为概括原因、措施、政策等。更明显的是字面上不说“概括”,而用更实用的说法,比如2007年国考中一题“整理一份供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500字);2007年山东题“根据材料2提供的案例,整理一份‘情况反映’”;也有让考生根据材料××写一份“情况报告”的,这些作答要求,都是模仿日常工作中的将长材料概括成简短文字,以便于政府、领导尽快解决阅读的问题,是便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这种实用性概括题更符合选拔公务员的要求。所以考生平时就要注意这种文字概括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实战考试的要求。

三、重视“对策题”的具体化、深刻性

申论卷大部分都有对策题,只是有些题干中不明说“对策”,而是要求写“建议”、“措施”、“解决途径”等,甚至是“谈谈看法”,实际上都是对策性的答法。因为申论考试就是测试考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能提出较好的对策、办法,就说明考生具备这个能力。

当前考生对“对策题”的解答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不具体,太肤浅,太空洞,笼统抽象,缺乏创新,缺乏操作性。所以得到的成绩也只是平平,不会出色。

对策的具体化就是有可操作性。比如“加强宣传教育”,这仅是一个纲,后边还必须写出宣传什么、用什么形式、在什么环境场合、宣传对象有哪些,甚至还要预测宣传教育效果等,让人一目了然,让阅卷者从中认可你的对策的好坏、有无实效,而后定成绩。

对策的深刻性就是要将对策说到关键处,说到要害上,体现出考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比如遇到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制假售假、豆腐渣工程等重大社会问题,其整治对策有几项是通用的,其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这一条所有考生都会说,但怎么健全、完善,应该说出个一二来。而且应该有更深的认识,就是说健全完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坚决依法、守法,如不强调后者,前者就难有实效。再如“加强监管力度”一项,如何加强,要分析到要害处,那就是“明确职责”,实施“责任追究制”;再如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很关键的有“权”人物,即“当官”的,他们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国家环保总局一位领导,在某省调查处理严重污染事件时所说:“当官的问题解决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此言可谓一针见血。如果“当官”的思想上为了保“政绩”不乐意去解决,即使法律完善,想去监管,能行得通吗?所以有很多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首先纠正掌权的领导者的政绩观问题,否则效果不大,或没有效果。这一条可以说是解决问题应抓的“牛鼻子”。

四、把握写作题的重要环节

按照写作题答题思路,要把握好五个环节的处理,抛开一般性做法不再赘述,于此特别提示所值得重视的关键点。

环节一:拟题。写作题题干要求大致有命题、半命题(让加正题或副题)、自拟题三种情况。对于命题、半命题,关键在于审好题,这里侧重说自拟题。自拟的题目首先要凸显其议论性特点,即所拟题目最好是直接包含考生观点、思想、主张的,比如申论材料是“城市管理”的,可拟题为“让城管的权力尊重权利”、“要清洁更要生存”等;材料是“环境污染”的,可拟题“保护环境要抓决策源头”、“制度――环境保护之根本”等,这样的拟题观点、论点鲜明,简洁明了。当然也可拟为暗含观点的,如“由……想到的”、“从……说开去”等。因为题目是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所以自拟题最忌过大、过长、过滥、过平。

环节二:列纲。就目前大多数考生的考试情况来说,这个环节往往被忽视,似乎是为了省时间不去列提纲,不加思考就在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匆下笔,写到哪里算哪里,结果出现文字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重点不明等致命缺点。这是考生写作的大忌。所以在写作前拟题后,必须要列一个详细提纲,最好列成三级。列纲加周密思考,搭成合理的框架,腹稿成熟,然后才能一气呵成。

环节三:开头思路。写作题的开头,一般规律是:点出问题、简析原因(或写解决的重要性,或写不解决的危害性)、结句立论(主张、观点、论点)。文字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鲜明的立论观点是开头的点睛之笔。当前考生写作题的开头主要毛病是不知写什么,硬拼材料,更不见立论,这是必须改进的。

环节四:本论意图。写作题的第二大段是本论部分。所写多是论证立论的分论点,或者是写实现论点(主张)该怎么做、怎么办。一般根据题干要求可写3―6节,即3―6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应紧扣本文的立论、总论点。且要求抓住问题的实质、观点鲜明、主张中肯、见解新颖。每个分论点的开头句应是简短、精练、明确的概括句,切忌拖泥带水,长而嗦,要能够体现考生的个性特点。为了充实内容,在各分论点论述时,可恰当地引经据典,用时政理论、法律法规、哲理名言、古诗古训、各种数据等作为论据,充实写作内容、增强论证力,以体现考生较好的知识水平。当然要恰当地引经据典,去克服平淡苍白的毛病,必须在平时就要重视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文章才能脱出空洞无物、苍白无力的状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论中的几项,虽然与“对策”相似,但它并非要求“怎么办”(对策)那样全,而要求既切主论点,又要突出“怎么办”的重点,所以这里“怎么办”并不等同于“对策”的各项。

环节五:结尾设计。结尾段虽然短,但它可起到强化立论观点,意味深长又恰到好处的作用。一般写法是总结、归纳本论各节所述的主要观点、主张、做法,用精炼的语言再予以强化,以显示考生对自己主张见解的自信,而后顺意归到主论观点上去,再瞻望前景,预测效果,用铿锵有力、多带激情的话作结。若引用名人名言当然会更有力。结尾句切忌口号、大话、空话以及与立论无关的话。

(摘自《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