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渠那得清如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在教学中,老师最多的教学行为便是提问。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提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哪些提问是低效的呢?

一、 “抛问式”――课堂问题多杂

听课时,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像农民抛秧一样,在课堂里不断地抛问,学生在不断地作答,而我们的学生仿佛像一本万宝全书,像一把万能钥匙,无论怎样的问题,瞬间都能作答。这实在令我诧异,倘若真熟练到这种程度,那还需要教学吗?一堂课,满堂问,要么是毫无思维力度的问题,要么是还没等学生想一想,就非得揪他起来回答问题不可,学生难道是天才吗?他连思考的时间都不要吗?这样行色匆匆的“抛问式”课堂,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的课堂,不仅没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偏问式”――课堂问题偏歪

语文教学的根基须扎实,每一堂语文课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课一得”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语文课上,必须紧紧抓住重点不放,千万不能生出一些非语文的枝节来,这样,课堂就必定跑题低效了。小学语文苏教版原第十二册《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在文章结尾处,师问:“如果你是皮埃尔,遇到这样的危急情况,你是选择去还是留呢?”一时间,学生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结果也没能争出一个所以然。也许教师是想让孩子在争论当中体会皮埃尔的伟大人格魅力。然而,教师却没能够料到:当孩子面对生死抉择时,究竟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而犯了难。

三、 “烦问式”――课堂提问语言烦琐

有时候,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故意用一段很长的语言来渲染与修饰,结果,学生不得要领,最后连问题都没有听清楚。这样的提问方式亦是不可取的。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年代》中的主人公余味喜欢绕,绕来绕去是为了争取解释的时间,转移解释的内容,然后把对方哄好了。课堂不是电视剧,我们的课堂时间是一个常量,需要快捷高效,因此预设的问题必须清晰、准确、简洁,学生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切不可让学生绕糊涂了。

四、 “傻问式”――课堂提问方式呆板

在学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后,延伸拓展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学完课文,那你们想变点儿什么?

(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

师:(点拨)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先说我想变点儿什么,再说去干什么。

(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人回答,说出的只是答案,很僵硬,很陈式化,单板。)

上课的老师很诧异,也很无奈,明知这是一个训练点,却无法将其落到实处。继而又责怪学生嘴巴笨拙,说学生表达能力天生差。殊不知,他的课堂提问让孩子感受到的分明是规则和限制。这种“傻问”让孩子对说话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害怕表达、厌恶表达。因此,预设问题的时候还必须讲究艺术,富于启发性,千万不能把学生问懵了。

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会切中要害,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呢?

一、 瞄靶心――问不在多贵在精

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提问亦当如此。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么如何破呢?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核心部分。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课文教学已经无需从头至尾,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突出重点,解决重点问题。

例如,《船长》一文的教学,在第二课时中,为了体会对船长的正面描写主要是语言,再仔细阅读,实际上写了三次命令,那么教学中,是否能从船长的“命令”展开呢。于是,我要求学生仔细读读文章,船长了哪些命令?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这些命令的呢?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你体会到了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瞄靶心”之针对重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目标清楚了,问题少了,学生的思考则深了,课堂也显得干净。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就基本落实了。只有这样,才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也才有激发力、有实效。设问之“靶心”瞄得准,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二、 扔石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于如何深入地思考,怎样挖掘深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扔石子”――抛难点了。

比如《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日本民族对中华民族欠下了累累血债,为什么聂将军还要如此对待她们的后代?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己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写作主旨,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再创设问题情景,便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番功夫。

三、 找支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时候,只要抓住文章的灵魂,便能达到“提翎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课堂设问若能牵住这一“牛鼻子”,就等于抓住了课的灵魂。

例如,《番茄太阳》一文,题目便是文章的眼睛,课堂一开始,教者就可抓住题目设问:“番茄怎么会是太阳?文章的番茄太阳究竟指什么?能否快速打开课本读一读?”

再如,《莫高窟》一文中有一句过渡语:“莫高窟不仅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在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后,教者也可抓住这一句话问:“莫高窟的彩塑究竟是怎样的精妙绝伦?它的壁画又是怎样的宏伟瑰丽呢?”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

文章的灵魂有的时候在题目中,有的时候是文中的中心句,有的时候是文中的过渡段,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词,这些词句犹如文章的眼睛,倘若提问时能抓住这些灵魂处,那么课堂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我想,抓住灵魂的问题就像这个支点。

四、 巧包装――“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样是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执教者采用了另一种问法:

师:小朋友,在这美丽的夏天里,你最喜欢哪些可爱的小动物,漂亮的植物?

生:我喜欢美丽的蜻蜓。它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生:我喜欢美丽的蝴蝶,它穿着彩衣飞在花丛中。

生:我喜欢那些茂盛的大树,坐在树下多凉快啊!

生:我喜欢小青蛙,他可以在水中自由地玩耍。

师: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你可以想变什么就变什么,那你最想变什么?然后去干什么?

生:(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

我想变成一只青蛙,尽情地在水中嬉戏玩耍。

我想变成一棵大树,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

我想变成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上蓝天。

我想变成牵牛花,将花儿开遍每个角落。

我想变成一台空调,为人们去除炎热。

我想变成一只蜜蜂,在美丽的花丛中穿梭。

同样一个训练点,但由于老师问的不同,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因为后者提问的设计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找准孩子的兴奋点,充分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引发他们自身表达的强烈需要。此外,后者的教学不仅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在夏天里,你最喜欢哪些可爱的动物,漂亮的植物?),还将表达的要求巧妙地融进了情趣之中(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你可以想变什么就变什么,那你最想变成什么?然后去干什么?)。让孩子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于是,孩子们个个愿说、想说,从而迸发了一句句灵动而诗化的语言。可见,课堂提问需要来点艺术、来点智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教学课堂而言,更是如此。总之,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能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一定会使教学更为高效。

(作者单位:江阴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