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师声乐教学同中小学歌唱教学的对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师声乐教学同中小学歌唱教学的对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高师声乐教学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已由原来的传统、单一的学科逐渐发展成融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于一体的学科教学新体系。回顾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历程,响应新课程标准,促使高师声乐教学同中小学歌唱学的对接,对促进高师声乐教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高高师声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契合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高师声乐教学 实践 对接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明确,对我国中小学歌唱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师声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艺术实践吹响了改革的号角。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音乐课程标准下,如何进一步加大高师声乐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力度,使高师声乐教学更加适应新世纪的需要,这是每位高师声乐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审美”作为了音乐教育的核心,而高师声乐教学到目前为止,仍然沿用老音乐大纲(1981年),各校在声乐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中基本上突出的还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一般的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和弹奏能力,忽视整个声乐教育在审美层面上的开发。正由于这一点,高师教育的声乐学生往往还停留在对声音操作与技巧的追求阶段,甚至有的学生把老师当成了拐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因此,响应新“课程标准”,构建高师声乐教学同中小学歌唱教学的对接势在必行。

一、改变观念与重建教学方式

高师声乐教学应对新“课程标准”就要改变观念,还要有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变换与更新,要按新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重建。引导学生要以审美素质培养为核心,突出音乐人文学科属性,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式的歌唱教学,并针对教学提出的新思维、新方法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校声乐教师可以定期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或者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认识和体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认真研习中小学音乐教材,正如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音乐教学过程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声乐教学不能单纯依靠讲授,也不能以他人的感受取代个人感受,因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式的歌唱教学十分有必要。

二、更新教学内容

新音乐课程标准将传统的课程内容做了新的整合和拓展,划分为以下几个学习领域:1.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内容。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包含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等四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高师声乐教学的内容除了要考虑音乐文化的传承,更要创新,既能够掌握童声及变声期歌唱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又要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形成可持续发展趋势,才能较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唱歌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工作。①

除此之外,还要审时度势:当下青少年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因为其情感表达直接,易于接受和传播。好的通俗歌曲既具娱乐功能,又陶冶人的情操,如《青藏高原》《天路》《远情》《国家》等优秀流行抒情歌曲不妨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适应了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强化教学中五种能力的培养

1.演唱能力的培养

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通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实践,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学习锻炼,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声音、歌唱姿势等各方面的缺点错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巧。但这并不是说应该把学生关在课堂里“面壁十年”,等雕塑成器才同观众见面。相反,应在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后,让他们到不同的场所去实践。②比如,星期音乐会演唱实践,期中、期末声乐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社会演唱活动都要参加,积累演出经验,如鱼儿不能离开水、排球运动员必须在排球场上锻炼一样。作为演奏者的学生要与观众见面,在现场歌唱的感觉与在课堂不一样,课堂上懂得和获取的技巧到了舞台上未必能兑现,而在观众面前,学生又会得到课堂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尤其是与观众的交流,那是课堂里无论如何得不到的。教师可通过学生在观众面前的演唱,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做到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实践,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演唱实践的目的。虽然高师声乐教学培养的目标不是使他(她)们成为独唱演员,但在新时期,演唱能力也是高师声乐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演唱能力的培养更是弥补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2.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师声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一定培养学生打破三种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的界限,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面对中小学的非声乐专业学生,使他(她)们掌握基本歌唱技能,为适应中小学歌唱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伴奏能力的培养

这一话题像是“旧话重谈”,但即兴伴奏在中小学很适用,它省时间、见效快,声乐教育家俞子正曾经这样描述,“即兴伴奏可以烘托歌曲气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处理作品丰富歌唱、完善艺术表现。从和声、情绪、色彩和意境方面加以渲染,从音准、节奏、风格等方面要求学生,激发学生歌唱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提高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和声乐教学质量”。③因此,即兴伴奏在音乐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应用是不可缺少的。

4.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歌唱、器乐、音乐欣赏、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外,组织校内、外活动则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音乐美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庆“五一”“六一”、教师节等活动,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应安排教学内容,使高师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养

当下,音乐课程教学,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特别是针对于声乐课程的教学,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时间,效果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唱心理,让学生获得情感愉悦、知识兴趣、创作冲动和审美体验,适应学生向善求美的需求,获得理想憧憬等方面的满足,这是师范声乐教育必备的理念。

上文通过对高师声乐教学理念、声乐知识结构、声乐教学手段、声乐实践能力等方面教学思路的分析,希望引起高师学校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把高师声乐教学同中小学歌唱教学对接起来,实现高师声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结语

随着“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目标的高师声乐教育,在此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师声乐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授学生演唱几首歌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声乐教学中五种能力的培养,实现从课堂—舞台—讲台的质的转变。同时,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的同时,认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有机结合,加强声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使高师声乐教学有一个良性、持续发展的前景。

(注:本文为《数字化模式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项目编号:7837)

注释:

①②高师《声乐基础教程》教材编写组.声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3—64.

③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作者单位:伊春职业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