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方巨人姚明:平凡父母是我身后伟岸的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方巨人姚明:平凡父母是我身后伟岸的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东方巨人之家诞生“世界第八奇迹”

1980年9月12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对中国广大篮球迷来说,却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就在这天,在上海一栋简陋的房子里,今日的中国篮坛巨人姚明出生了。

姚家是篮球世家。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身高2.08米,是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篮坛巨人,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曾担任过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同是篮球宿将的姚志源和方凤娣的结合,组成了亚洲第一巨人家庭。

很小的时候,姚明就显示出了小巨人的苗头,上小学三年级时,他的身高就蹿到了1.71米。因为个子高大,他的食量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一斤大米,一只红烧蹄膀他一顿就吃光了。那时,退役后的姚志源被分配到上海海事局工作,方凤娣在上海体育科研所上班,夫妻俩的收入都不高,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70多元。姚明出生后,姚志源夫妇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伙食上。为了给正在长身体的儿子增加营养,善于理财的方凤娣精打细算,饭桌上经常会出现鱼和肉,而她和丈夫却节衣缩食,几乎顿顿都就着青菜和咸菜下饭。

因为营养不良,姚志源夫妇面呈菜色,体重越来越轻。那时的姚明还不懂事,见自己吃鱼肉,而父母却不沾荤腥,便不解地问他们:“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姚志源夫妇笑着说:“孩子,我们不爱吃肉,你多吃一点吧。”多年以后,当姚明长大成人,他才明白了父母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父母这种最真挚无私的爱像一团火,永远温暖着他的心。

在学校里,姚明的衣着最朴素,看到同学们每天都有零花钱买东西吃,回到家他也向妈妈要。方凤娣很难过,做父母的谁不想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何况姚明的个子长得又高又快,需要补充营养,吃点零食也不为过。可家里每一分钱都是计划好的,她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啊!面对儿子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方凤娣只得狠下心来说:“孩子,咱们家里条件不好,你不能和别的同学比吃穿啊!”姚明的眼里涌出了失望的泪水……

那时的姚明尽管个头高,但身材瘦得像豆芽菜,体质不好。为了锻炼儿子的身体,姚志源夫妇把他送进了上海市少年业余体校打篮球,因为体校每天有5块钱的伙食补助,同时还供应一瓶牛奶。渐渐懂事的姚明把每个月的伙食补助积攒下来,回家后交给父母。父母生日的时候,他舍不得喝掉当天体校发的牛奶,带回家让父母喝,作为给他们的生日礼物。儿子的懂事让姚志源夫妇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一丝心酸涌上心头。

进入中学后,姚明的身高达到了1.90米,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小巨人。随着儿子的不断长高,姚志源夫妇越来越发愁:因为姚明的脚太长,他们上街到处为他买鞋子,但市面上最大的鞋子也就48码,他们买回后,姚明穿了没多久脚又长长了。方凤娣想到八一篮球队里高个子运动员多,便特意赶到北京,把这些运动员穿旧了不要的鞋子拿回去给姚明穿,连女篮巨人郑海霞的鞋她都拿回去好几双。让姚明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母亲来北京出差,托人从八一男篮的仓库里翻出了原国家男篮著名中锋穆铁柱的一双大鞋,带回去让他穿。

姚明的衣着也让父母劳心费神,因为他长得太快,一套衣服穿不了几个月就又短又小。为了省钱,方凤娣就把自己和丈夫以及亲戚的衣服,动手改成大号的衣裤给姚明穿。她给儿子织的大号毛衣,过不了一年又得拆了重新织。

那年,姚明要参加一次比赛,学校发给他的两双运动鞋打满了补丁,烂得不成样子了,方凤娣托在美国的亲戚,花92美元给儿子买了一双漂亮的运动鞋。这笔钱对清贫的姚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大数目,为此,姚志源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才把这笔钱还清。

进入体校后,姚明因为要一边训练一边上课,学习成绩有些下降。姚志源夫妇有些着急,曾经作为运动员的他们知道,许多从小就从事体育运动的孩子,不仅练出一身伤病,还耽误了学习,如果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退役后连工作都难安排;再说,他们送儿子进体校的初衷,是想让他强身健体,而不是让他当一名专业运动员。于是,姚志源夫妇告诉儿子,希望他能放弃打篮球,回到普通中学上学,将来考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时,姚明已经体会到了篮球带给自己的快乐,他懵懵懂懂地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为打篮球而生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姚志源夫妇感到十分矛盾和困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儿子。恰在这时,上海青年男子篮球队有“小诸葛”之称的教练李秋平来体校挑选队员,他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了姚明。

姚志源夫妇坚决不同意儿子进入上海青年队。那时候,上海的篮球环境很不好,别说上海青年队,就是成年队东方队也只属于乙级队,半死不活的,儿子从事篮球运动能有多大的作为?李秋平对姚志源夫妇说:“姚明真是百年难遇的篮球天才,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他肯定会成为世界篮坛上的一棵大树!”此后,李教练又“三顾茅庐”,终于说服了姚志源夫妇。

父母用爱为他构筑“流动的家”

就这样,14岁的姚明进入上海青年男子篮球队,成了一名专业运动员。报到那天,姚志源夫妇亲自将儿子送到了青年队的宿舍,并为他铺好了床铺。临走时,方凤娣对姚明说:“孩子,你遇到了困难就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为你想办法解决。”当时正是冬天,姚明发现母亲手上的手套破了两个洞,他的泪水不自觉地涌了出来,父母为了培养自己,整天吃苦受累,太不容易了!懂事的姚明把父母送到了大门口,认真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打篮球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练习,练出成绩来!”

那时候,队里比赛很少,每天4次训练,早操、上午、下午和晚上,从早到晚姚明的头发总是湿漉漉的。冰冷的冬天,他的鞋子能倒出水,运动服能拧出汗来。有一次,姚志源夫妇来队里看儿子,恰巧姚明在与队友们做对抗练习,他不小心与一个队友撞在了一起,额头上顿时鲜血直流,简单包扎后,他又继续投入训练,还滑稽地向父母做了个鬼脸,意思是自己没事的,不用担心。儿子的坚强和善解人意,让姚志源夫妇忍不住泪水涟涟。

一年后,表现出色的姚明进入了上海东方队。东方队的运动量比青年队要大得多,篮协规定,2.10米以上的运动员跑3200米,16分钟便可以达标,练习中姚明跑了15分15秒,但姚志源并不满意,他要求儿子不能超过14分钟。这年冬天,姚明回家里过春节,姚志源每天带着儿子来到体育馆,督促他跑步。一天时间里,他要让姚明跑4个3200米。一段时间下来,姚明果真跑出了14分钟的成绩。

那时的姚明在队里并不是主力,因为2米左右的队友都能够大力扣篮,而身高2.05米的他却做不出来。姚明一度苦闷彷徨,甚至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训练热情明显下降。就在他最郁闷的时候,姚志源夫妇信心百倍地对他说:“孩子,你就是打篮球的料,别人能扣篮,你也一定能行!”为了提高儿子的技术,姚明回家休息的时候,姚志源就带着他来到篮球架下,指导他扣篮。一个月过去了,姚明终于能够“嘭”的一下将球砸进篮筐,他高兴得连蹦带跳:“我也能扣篮了!”姚志源夫妇比当年自己夺得冠军还自豪。

姚明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父母的神经,他们可以吃差一点穿差一点,但儿子每次比赛,他们都舍得花钱坐车赶赴赛场为儿子加油。儿子回来后,夫妇俩还要为他进行认真的分析,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告诉他什么时候防守、什么时候包夹、什么时候快攻等。队友们都羡慕地说姚家父母是姚明的“编外教练”。

1997~1998年全国甲A篮球联赛,长着一张娃娃脸、一副单薄身板的姚明以主力身份出场,表现神勇的他平均每场比赛得20分,被评为最有进步球员。这年秋天,姚明顺利地入选了国家队。

虽然姚明身材高大,但他毕竟是个才18岁的孩子,要独自去北京打拼,姚志源夫妇放心不下。夫妇俩经过商量,决定让方凤娣去北京照顾儿子。就这样,方凤娣停薪留职,陪着儿子来到了北京,她在国家体育训练局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为姚明建起了一个临时的家。

每天训练结束已是傍晚,姚明满身疲惫地回到临时的家,只要一看到母亲那张亲切的笑脸,闻到菜的清香,他满身的风尘和劳累顿时烟消云散。心疼儿子的方凤娣知道儿子的训练量大,需要增加营养,每天琢磨着给儿子改善生活,做一些他爱吃又有营养的菜。在家里吃过晚饭后,姚明再回到队里。每隔一段时间,姚志源就赶到北京,与妻子和儿子团聚。

那时姚明的收入并不高,母亲在北京照顾他不仅劳累,而且花费很大,父亲每次来只住两个晚上,就要风尘仆仆地往上海赶,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父母年纪渐渐大了,姚明怎么忍心再加重他们的负担?于是,他说服父母,让母亲回到了上海。

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中国男篮尽管成绩不理想,但姚明惊人的表现还是引起了美国NBA的关注。两年后,姚明飘洋过海,加盟美国NBA休斯顿火箭队,开始了与世界顶尖篮球明星的角逐。

NBA比赛一场接一场,还有主客场飞来飞去,有时从外地比赛回来已是半夜时分,第二天晚上又有比赛,姚明常常累得疲惫不堪。有一次,他在给父母打越洋电话时,刚说了几句竟发出了轻微的鼾声。姚志源夫妇心痛不已:儿子太累了!第二天,他们给儿子打电话:“孩子,你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太孤独了,我们想过来陪你。” 姚明高兴地说:“爸爸妈妈,你们过来吧,我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不用再花你们的钱了。”

很快,姚志源夫妇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飞赴美国,来到了姚明身边。姚明为父母租了一套房子,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组成了一个家。姚志源夫妇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让他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之余,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每逢姚明有主场比赛,姚志源夫妇就开车前往赛场,坐在观众席上为儿子呐喊助威。比赛结束后,夫妇俩和姚明一道回到家里,一家三口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凭着出色的表现,姚明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全世界的篮球迷都记住了这个身高2.26米、长相憨厚可爱的中国大男孩,更有媒体称他为“世界第八奇迹”。

其实,姚志源夫妇并不适应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不懂英语,在休斯顿也没有朋友,平时都待在家里,只有买菜的时候才出门,日子过得寂寞而简单。但为了儿子,他们选择了默默地坚持下去。他们觉得,儿子那么不容易,做父母的为他作出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身价上亿,他依然是父母眼里的乖儿子

姚明虽然成了国际篮坛的巨星,身价上亿,但在姚志源夫妇的眼里,他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家里,有时他还会在父母面前撒娇。他的房间里摆满了飞机模型和汽车模型等玩具,每次一回来就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等他走后,母亲就把房子收拾整洁。但等到姚明一回来,房子里又乱得一团糟。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姚明喜欢上网,有时玩到深夜还不下线,每到这时,母亲就像照顾小时候的姚明一样,催他早睡,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训练和比赛。

姚明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后,他把挣来的钱如数交给母亲,要买什么东西,都要经过母亲的同意后再买。在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姚明的队友们很早就拥有了手机和电脑,可方凤娣怕影响儿子练球,一直没有同意让姚明买。姚明尽管很渴望得到这些东西,但孝顺懂事的他从不违抗母亲的旨意,因此,在国家队里他是最后一个拥有手机和电脑的人。有的队友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姚明的手机一用就是好几年。

姚明无法忘记父母在艰难岁月里培养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永远是他心灵深处最温馨的回忆。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姚明在上海给他们买了房子,还经常出钱让他们去国内外旅游。

姚明在美国休斯顿打球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一辆漂亮的银色丰田休闲车。很多人都以为姚明是为自己买的,谁知待父母来到美国后,他把这辆车作为礼物送给了父母,并深情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

在美国的日子,只要没有训练和比赛,姚明就回到家里陪伴父母,教他们学英语,开车带他们出去玩,充实父母在异国他乡孤独寂寞的生活。

姚志源夫妇都是善良朴实的人,他们经常教育姚明:“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要与人为善,不要摆明星架子。”因此,姚明无论是对队友、球迷还是新闻媒体,都保持着谦逊和蔼的态度,赢得了很好的人缘。

姚明成名后,许多女孩子把他当作心中的偶像,他经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求爱信。姚志源夫妇教育儿子,交女朋友是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姚明实在太忙,父母就替儿子写回信。有时,痴情的女球迷找到家来,姚志源夫妇就耐心地开导她们,非常有礼貌地将他们打发走,不让这些事分散姚明的精力。

其实,姚明找女朋友有自己的标准:善良、孝顺父母是第一位的,漂不漂亮倒是其次。2001年秋天,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姚明与国家女子篮球队的叶莉确定了恋爱关系。起初姚志源夫妇有些不解:“孩子,你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子,为什么独独喜欢叶莉?” 姚明认真地对父母说:“因为她善良、诚实、有爱心,以后会孝顺你们。”孩子连找对象都想到父母,这让姚志源夫妇百感交集。

话虽是这么说,但对儿子终身伴侣的选择,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细心的姚明有意识地把叶莉带到家来,让她多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姚志源夫妇发现叶莉不仅大气、知书达理,而且善解人意,会体贴人,夫妇俩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2004年10月,雅典奥运会结束不久,姚明与父母一起飞赴美国,开始了在NBA新一轮的拼搏。那天,他开车带着父母在风景如画的郊外兜风,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姚明望着父母沧桑的面容和头上的缕缕白发,不禁感慨万千。在他心目中,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自己辉煌的事业,而是他有一对平凡而伟大的父母,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