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吴正宪老师常常这样说:“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绝非是只把教材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行了,这充其量是个‘搬运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把广阔的数学世界中适合学生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去体验,去创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呵护每个学生心中的“火种”,善于激起学生内心深处求知探索的欲望,最终使学生产生创造的意识。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吴正宪老师却说熟悉的地方每一天都有崭新的风景。教师就要在创造与传承中,将我们所熟悉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智慧生成与拓展的天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智慧之旅。而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把重点放在具体解决问题上。试想如果剥夺了儿童在理解基础上的体验,以及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那么除了死记硬背,孩子们还能干些什么?其实,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背后都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能不能在课堂上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学会的思考方法,体验研究的历程,哪怕这种体验是浓缩的。这样,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方法就会与前人进行思维碰撞,而这种碰撞可能就会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案例:“植树问题”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仔细观察,2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呢?4个、5个呢?你能发现什么?
生:2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有2个间隔,4个手指之间有3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我发现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如果是6个手指……100个手指呢?
生:6个手指之间有5个间隔……100个手指之间有99个间隔。
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下列问题。
(1) 有一排同学做操,共有7个间隔,那么这一排有()个同学。
(2) 在衣服前面缝扣子,有5个间隔,那么要缝()个扣子。
(3) 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锯()次。
随感:从学生身边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火热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创建数学模型。
片段二:
师:出示生活中有间隔特征的图片(学生例举安装路灯、电线杆、设立车站、摆花盆、走楼梯、植树等等。)
师:今天我们就以植树为例来研究这类问题中隐藏着的数学规律。
1.出示例题:为了美化环境,同学们准备在2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两端都要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每隔5米栽一棵”意味着什么?
(2)猜一猜:可能要几棵树苗?(5、4、3)
(3)验证猜想:模拟植树(学生画图)。
(4)展示学生作品:棵数比间隔数多1。
2.分组探究:长度不变、间隔距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1)如果这段路的长度不变,还是20米,间隔距离改变了,分别为(1米、2米、4米、10米、20米……)这个规律还成立吗?
(2)小组分工。4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植树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摆一摆的方式,也可以用计算的方式……)。
(3)小组活动,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4)师:观察表格“两端都栽”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能得出什么规律?(5)生小结:棵数比间隔数多1,如3个间隔4棵树,19个间隔20棵树,30棵树29个间隔,15棵树14个间隔……
(6)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吗?
(7)生:棵树=间隔数+1,间隔数=棵树-1。
(8)师:观察线段图,在线段图上点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9)生:1个间隔2个点,2个间隔3个点,4个间隔5个点……
(10)师:用一个式子怎样表示点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生:点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
(11)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条小路分成n段,每段的两端都要植树,可以栽多少棵树呢?(n+1)
随感:“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被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但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点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本片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观察、画图、猜想、验证、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给予学生“数学”上尊重的同时,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因为“创造”不是教出来的,但孩子们的探究却可以埋下“创造”的种子。
综上所述,只有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学习,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自身的创造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在上述片段教学中,教师力求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寻求规律的过程中,师生更多关注的是“植树问题”的本质,即点、段的对应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在头脑中形象地再现“植树”过程,从数学本质上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最终从根本上“创造”出自己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玉仁,杨文荣.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