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杨教练谈F3A——飞行篇(13)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教练谈F3A——飞行篇(13)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6月10日~12日,2013年全国航空模型爱好者系列赛(安阳站)暨第六届“高安杯”全国航空模型业余选手大赛在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举行。笔者曾在2013年第6、第7期《航空模型》的《杨教练f3a——飞行篇》中依次介绍了本次“高安杯”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P3A)项目的预赛动作(P3A-3)和决赛动作(A-12),以及飞这两套动作时在操纵上的一些建议。本期笔者将结合第六届“高安杯”P3A项目的比赛情况以及历届“高安杯”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赛人数增多 总体水平提高

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P3A)项目是“高安杯”创办以来每届都有的项目,也备受模友青睐。今年比赛的最终报名人数为44人,实际参赛人数为31人,是历届“高安杯”该项目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谓盛况空前。

不仅参赛人数众多,大家的操纵水平也都有了长足的提高,这点可从2轮预赛和1轮决赛的成绩分布(表1)看出。在往届比赛中,由于各个选手的操纵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每轮飞行的成绩会出现“断层”现象,即拔尖的前几名选手可能与紧随其后的几名成绩差出几十分。那时只要一拿到选手名单,几乎就能准确预测出大家的比赛名次。而今年与往年大不相同,无论是预赛还是决赛,各选手间分数都咬得很紧,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让自己名落孙山。

器材日趋专业 油机比例减小

“高安杯”的P3A项目并未对所使用的模型飞机做出很严格的要求。规则中曾提到,用到的模型飞机翼展不超过2m,机长不超过2m,重量(电动模型含电池重量、油动模型不含燃料重量)不超过5kg。也就是说,170级以下的固定翼模型飞机都可用于比赛。而到了现场竟发现,大多数模友使用的都是170级F3A模型飞机,出乎笔者意料,想来这与决赛动作A-12与世锦赛F3A的预赛动作P-13接近有关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购更专业的航模器材,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不失为进阶F3A的一个良好开端。

不过级别稍低一些的模型飞机并非全无优势。在赛前试飞时,笔者发现使用90级F3A模型飞机的选手在飞预赛动作时还略有优势,可将P3A-3动作放近了做;而在飞决赛动作时,对空域的掌控就略显吃力,但只要操纵技术高超也无碍大局。

这里特别推荐一种新出现的F3A器材——125级F3A模型飞机。本届比赛有几名使用了125级F3A模型飞机的选手,最后的成绩都不错。这个级别的F3A模型飞机,其机壳尺寸与170级F3A模型飞机相仿,但二者动力源不同,而价格只有170级的1/3~1/2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125级F3A模型飞机还可兼顾P3A-3和A-12动作,是玩家进阶F3A的不二之选。

在器材越来越专业的同时,器材的生产厂商也越来越多样。在之前的P3A比赛中,170级F3A模型飞机基本是欧赛一统天下,这次却出现了更多了的品牌,有欧洲的也有国内的。如刚才提到的125级F3A模型飞机,便是意大利SEBART品牌的。这家厂商出品的170级F3A模型飞机性能也不错。

与往届“高安杯”比较,本届比赛多数模友用的是电动F3A模型飞机,只有五六名选手使用了油动F3A模型飞机参加竞赛。相信随着电动动力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会有更多的模友倾向于选择电动F3A模型飞机。

令人困惑的是,今年赛场上双翼机的身影依然不多。双翼F3A模型飞机的设计几年前就已出现,且在“快滚”、“螺旋”等F3A特有动作上表现极佳,却不知为何一直得不到国内模友的青睐。在这方面的交流中,一部分模友认为双翼机极难操纵,对自己的操纵技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一部分模友认为双翼机在运输、拆装等方面过于麻烦,且模型重量较大。而笔者在预赛和决赛中用的是同一架双翼机,却未发现其在操纵上的不便或是飞行时的不稳定。

规则临时变动 决赛“黑马”频出

因天气不佳等原因,组委会对P3A项目的规则做了临时变动。原规则是先通过2轮预赛选出参加决赛的选手,然后以2轮决赛成绩之和进行最终排名。临时变动后决赛只有1轮,先通过2轮预赛选出参加决赛的选手,然后以预赛最高成绩和决赛成绩之和进行最终排名。这样的变动使得预赛成绩较好的选手占有优势。

从2轮预赛和决赛成绩排位可以看到,最终获得第2名和第3名的选手在预赛阶段的排名都不靠前,但在决赛时凭借其与其他选手间较大的比分差距跻身前列。而在观看进入决赛的选手操纵模型做特技动作时,笔者发现他们的决赛动作飞得普遍好于预赛动作。出现这样的结果,或许因为选手在审读规则后制定了“预赛动作保证晋级,决赛动作争夺名次”的策略,所以在平日训练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A-12动作上。不料规则临时有了更改,导致他们在预赛成绩上吃了亏。

动作范围偏远 飞行时间过长

前文曾经提到,无论是P3A-3动作还是A-12动作,如果使用的是大级别模型飞机,选手可参照F3A的标准航线操纵飞行,即让模型在距操纵位150~170m的范围内飞行;如果使用的是小级别模型飞机(90级及以下),选手可将动作适当地放近了做,即让模型在距操纵位120~150m的范围内飞行。但从现场表现来看,几乎所有选手都未能让模型很好地控制在150~170m的范围内飞行,而是均稍偏远。

然而选手要想在操纵位上凭一己之力,让模型飞机精准地在距自己150~170m的范围内飞行并非易事。在平常的训练中,建议至少请一名有经验的F3A飞手为自己把关,熟记模型在顶边航线、中间航线和底边航线上的姿态;在比赛进行中,可请助手在提醒动作的同时用秒表记录整套动作的飞行时间,通过模型飞机的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获知其是否一直在F3A的标准航线上飞行。比如P3A项目的预赛动作为P3A-3,整套动作的飞行时间应控制在5~6min,但在本次比赛时运动员完成这套动作的最长时间达7分30秒。事实上,即使是更为复杂的P-13动作或F-13动作,它们的建议飞行时间也仅为6分半到7分半钟,复杂程度低一层次的P3A-3动作的飞行时间自然更短。虽然规则中对飞行时间的限制是8min,但一套如此简单的动作竟需7分30秒的时间去完成,操纵手就应有所警醒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有2个:模型飞行速度过慢和其飞行空域过于远离操纵位。

裁判互动不足 失分项目难判

本次大赛能够圆满落幕,离不开裁判的辛勤工作。不过具体到执裁程序,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P3A项目的裁判方法能与国际级F3A比赛接轨。在国际级F3A大赛中,记分员在完成成绩统计后,会将5位裁判的打分单复印件交给选手,以便他们赛后根据各个动作的评分了解自己在整套动作中存在的失误之处。明白了问题所在,才能知道今后精进操纵技术的方向。相比裁判在赛后笼统地点评选手的总体表现,国际级F3A大赛的上述做法是比赛场上裁判与选手之间一种更好的互动方式,也符合“高安杯”打造模友交流平台的理念。

嘉宾精彩演绎 操纵自有诀窍

在第2轮预赛进行到一半时,由远道而来的嘉宾进行表演。其中F3A世界排名第二的飞手音田哲男为大家带来了2013年F3A世锦赛预赛动作——P-13动作的飞行表演。

音田哲男完成整套动作的时间为6分30秒。与P3A项目中所有选手操纵模型飞机的空域相比,表演机所在空域距操纵位更近。尤其在做位于顶边航线的分动作时,模型飞机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几乎就在操纵手的头顶上方飞行。在之后的交流中,音田哲男表示,平时飞这套动作的时间就控制在6分30秒,每次相差不超过10秒,且模型飞机一直在距操纵位150~170m的空域内。

通过仔细观察音田哲男对整套动作的处理,笔者发现他能将各个分动作的空域码放得特别对称、到位,如“半四叶玫瑰”分动作中不仅2个“圆筋斗”的半径一致、关于中线对称,而且从底边航线进入“半四叶玫瑰”时,模型飞机的转角半径也与“圆筋斗”的半径一致。此外,他在做整套动作时,会将所有转弯处的R角半径都处理得“锐”一点,即R角半径比较小。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动作转角清晰,同时可为各个分动作预留出更多的飞行空域,适合分动作较为复杂的F3A比赛动作,但需要操纵手深厚的训练功底和高度的集中精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套P-13动作中模型飞机一直处于匀速飞行状态,音田哲男的实力可见一斑。据他介绍,为了保证模型飞机在各个飞行航线上速度一致,需注意其在各个飞行航线上的速度变化。如在从顶边航线飞至底边航线并转弯改出时,模型飞机飞行速度的减少会特别明显,此时应及时将油门加到位。

模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难免因外界环境影响出现姿态或航线的偏离,对这一问题音田哲男的处理方式非常有意思。由于操纵技术较好,他的模型飞机姿态或航线出现偏离的次数不多、幅度不大。因此一旦在飞行中有偏离,并不会急着修正,而是让模型飞机继续在直线航线上飞行,直至遇到转弯或“横滚”、“圆筋斗”等动作时再作微调。这种趁模型飞机飞行姿态发生变化的时机进行调整的方法,不仅可以不着痕迹地将动作失误的影响降到最低,还可使整套动作看起来更协调,裁判对此给出的印象分也会更高。不过针对刚入门、操纵技术不高的模友,这里还是建议在直线航线上尽快地完成对模型飞机姿态、航向的调整,先着重把握F3A基本航线的位置。

比赛结束后,笔者特意让音田哲男对自己的F3A模型飞机稍作调整,以使之更适合做P-13动作和F-13动作。经过几次试飞,他所做的调整只有一项,即将模型飞机的方向舵调得更灵敏一些。后来他也给其他模友的模型飞机做了调整,虽然调整项目不一,但共同点是都将模型的方向舵调得更灵敏了。他解释道,将舵调整得更灵敏是为了在速度下降时让模型飞机的反应更为迅速,这样才能更好处理各个分动作的进入和改出,电动模型飞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由此可见,在做P-13动作和F-13动作时,模型飞机需要灵敏的舵,以使其能在转弯处把R角半径处理得“锐”一些,为其中复杂的分动作预留更多的飞行空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