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几点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几点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阅读教学必将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技术上的修补,而是重心的转移,即从重在向学生进行文本意义的诠释转向重在研究学生的体悟与再创。黄伟先生说,重心转移的原因是基于:1.文艺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从文本走向读者。2.知识观的后现代性转换:从知识的客观性到知识的相对性。3.当代教学理论的价值导向:从知识的接受到主体的建构。对于黄先生的论断,本人深以为是,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这种认识出发,我对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改造,并确定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努力方向――实施个性化阅读。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师生在工作中体会到了深厚的愉悦之感。

一、自主选择阅读文本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气质与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与别人相异的性情、爱好和审美趣味,因此必须让学生实现阅读对象的自由选择。也正因为能够由着他本人的喜好选择阅读文本,所以更能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充沛的阅读激情。学生能够高高兴兴地选择自己喜好的文本,能够自发自觉地潜心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于这个环节的工作,我通常这样操作:

1.提供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根据任教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会列出一些文化类期刊和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供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能够将时文与经典结合起来进行阅读。

2.图书馆开设借书课。在图书馆上语文课,任务是借自己心仪的书籍,并交由老师查阅。

3.书店开设买书课。语文课变成逛书店。我想,逛书店也算是一种特别的语文活动吧。任务是买自己想读的图书,并交由老师查阅。

4.每月必须买两本自己喜爱的书:一本文集,一本文化类杂志。

5.学会收藏自己喜爱的书。

二、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接受美学理论的创始人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有赖于读者的主体性参与。这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阅读和成年人的艺术欣赏在心理机制上是一样的,起码在本质上如此。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同一个人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但在过去或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一言堂”或者说唯一解读的现象,这往往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再创造思维。因此,我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学生谈文论道在前,教师讲授在后,并强调老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解读是平等的,老师的意见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若觉得无法接受可保留独立见解。有时,学生有精彩论断,我会把它板书供大家做笔记。对某些明显带有不确定性的文本,脆不做结论,只罗列学生的种种见解,供大家争议。我还举行一些当红青春作家的作品价值辩论会,如对韩寒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其内容真实深刻,语言老练辛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过于油滑尖刻,不够庄重典雅。学生若是觉得在阅读中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言说个人体悟,他会觉得自己的阅读人格受到尊重,自然会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保持阅读热情。

三、引导批注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个人化的活动,它不要求集体协作,最好的效果往往是在个人独处的空间里达成的。所以新《课标》里有关语文学习的三个主导精神(自主、合作、探究),我更强调自主与探究,而合作――从语文的自身特色出发,我认为它是处于次等的地位。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务必将个人体悟写出来,一定要进行勾划评注质疑。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勾划批注一定要成为读书恒定不变的习惯。恒久如此,一定会有助于深入文本,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我还把学生的批注作了如下分类,让他们明确有所感即可旁批勾划记录:

1.批注欣赏,即对文章激赏类的感受。

2.批注联想,即从文本或其中片段想到了现实或其他文本的内容。

3.批注质疑,即不明和费解之处。

4.批注异议,即不同于文本的观点和对其遣词造句等形式方面的意见。

为了形成这种习惯,我经常发一些阅读材料给学生,要他们勾划批注,并当作作业检查,有时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上教材里的讲读课文时,我也给学生相当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勾划批注,重视他们的初始阅读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说,勾划批注质疑是达成学生阅读体悟和阅读再创造的最好方式。

四、提供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大凡主体在深入阅读客体后,总有一种交流的强烈欲望,总想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向别人诉说,期望别人的分享与认同。若有独到的发现,则更是希望得到的机会。我觉得,保护这种诉说个人体悟的欲望,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是实现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也在讲读课上设计阅读交流的环节:

1.口头交流

(1)小组交流。我的讲读课的基本结构是:

自读(勾划批注)交流(诉说体悟)质疑(学生提问)精讲(拈精摘要)积累(背诵片段)。其中第二环节就是小组内交流,交流对课文的初步体会。

(2)师生交流。教师从切近学生的程度把自己近期的阅读情况和学生交流。

(3)读书汇报会。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我在工作中确定每月一次。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位代表介绍自己近期的阅读体会,推荐美文佳作。

(4)精彩片断朗诵比赛。要求学生在阅读积累过程中,找出一个自认为文质兼美的片段背诵,然后进行朗诵技巧练习,再在教师组织的比赛活动中朗诵。为了营造气氛,还可以进行评奖活动。

2.书面交流

(1)优秀读书笔记评展。将优秀笔记展览,供其他同学翻阅,了解别人的阅读兴趣和积累方法。

(2)剪贴册评展。将学生用于积累素材的剪贴册展览,让全体学生评评谁的剪贴册内容最丰富。

五、阅读方式的自主选择

有些教师喜欢介绍某种自以为很好的阅读方法,规定阅读顺序与步骤,并要求全体学生接受。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有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做事和看事的方式。比如本人的阅读习惯是先看完正文再看前言后记,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因此,阅读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

有的人喜欢先浏览后细读,有些人喜欢一开始就慢慢咀嚼,还有些人先看内容提要和各章目录再看正文,更有些人要先看介绍或鉴赏文字再读原作。我觉得皆无不可,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你觉得怎么舒服有趣就怎么读。因此,我会举行一些阅读方法和积累方式的交流会,让学生明白可按自己的阅读习惯去读,按自己的阅读步骤去读,当然也可借鉴别人的方式方法。

我特别向学生推荐的是林语堂、蒙田和培根谈论读书方法与体会的文章。

六、设计个性化阅读的课型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里,课外阅读应占阅读总量的绝大多数,但我觉得,必须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同时必须对阅读课进行刻意的设计。

我经常采用的阅读课型是自主阅读和交流环节交叉,阅读和积累并行。通常是阅读二十分种,交流五分钟左右――指的是小组交流或个人与全班的交流。小组交流往往是指四人小组之间进行阅读心得与阅读信息的交流,组员之间谈论自己正在阅读的文本与及收获。

个人与全班同学交流的方式有如下几个步骤:1.请一部分同学在黑板写上自己近来正在阅读的书籍名称或篇目。2.请各位同学介绍书籍或文章的内容。3.谈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思想情感或语言艺术方面皆可。

同时阅读和积累必须并行,将自己对文本的欣赏之处摘抄下来,每位同学要准备一个或数个阅读积累本。积累内容的各不相同,也是交流的内容之一。学生的积累本也是我的常规作业,每两天交一次,成为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作业之一。

七、每学期确定读书周

根据我在本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通常把开学第一周和期中某周定为读书周,再根据学校的工作状况另外安排两到三周。

读书周完全不讲课,也没有繁琐作业,每天的语文课都让学生荡舟书海,自由自在,自然自我。唯一的作业是交积累本,每天积累一面精彩文段。当然也可设计一些活动加以调节,或交流,或到阅览室看书,或到图书馆借书,或逛书店买书。将每学期第一周固定为阅读周是对学生进入阅读状态的最好热身,期中的一周则是对学生的再一次强化。总之,我觉得,只有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持续强化,才能较好地培养起对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只有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自由自在的乐趣,才能形成个性化阅读的良好习惯。

参考资料:

1.黄伟《重心转移与范式重建:当代阅读教学改革二题》,《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