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辅助疗法。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以15天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集聚指数(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改善血黏度,能显著降低肺动脉收缩压,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血液流变学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本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例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除外关心病、高血压、肝肾及出凝血疾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5岁,平均6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1岁,平均6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化痰、强心利尿和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150ml注射液中静滴,1次/日,15天1疗程,静滴硝酸甘油注射液5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缓慢滴入,2~3次/日,连用7天。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肺动脉压力)。均空腹留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动脉血气。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咳喘症状显著减轻,肺部干湿性音消失或显著减少,紫绀、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消失,且可不使用强心剂,心功能明显提高,心率<90次/分,能平卧休息并能自理生活,夜间咳喘症状消失,末梢循环改善,尿量增加。②有效: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好转;③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或死亡,自动出院。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血气指标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肺动脉高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循环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肺动脉高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循环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集聚指数,并能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功能及肺血循环。硝酸甘油具有有重要的调节血管张力作用,是强力血管扩张剂,维持血管床呈相对的松弛状态。可只作用于肺血管,而不舒张其他的血管平滑肌,对体循环动脉压无明显影响,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不大。丹红注射液是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精制萃取液,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等,研究显示。参考文献:丹参具有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血液黏稠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并能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改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同时可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对缺血组织局明显的保护作用。而红花能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血栓素,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纠正外周学顺环中血栓素/前列环素平衡失调,扩张血管,降低循环阻力,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两种药联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黏度,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Isoble M.Prediction of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inby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1986.

2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