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近视与老花是一对“冤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是否常常听人说“近视不要紧,等老了就不花眼啦”,或者是“近视不用怕,等你老花了相互抵消就看得很清楚了”云云,俨然将近视与老花当成两个相反的过程。岂不知,近视和老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制,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些说法谬种流传,不知误了多少年轻的子弟矣。
完全不一样的发病机制
我们知道,对于眼睛功能的比喻,最经典的就是照相机。正常眼睛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了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的屈光系统,保证了外界影像精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再经过复杂的光电转换过程在大脑中最终形成视觉。
近视与远视、散光一样,都是眼睛的屈光状态异常。屈光状态异常通俗地说就是眼睛这架照相机的镜头不匹配,导致了看近清楚看远模糊(如近视)或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散光和部分远视)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佩戴相应度数的眼镜就可以矫正视力,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佩戴的眼镜度数适当,是可以达到看远看近都清楚的效果的。其实,无论近视等屈光状态异常的发病率多高,它都不是“人人都会有”的必然经历。
老花,规范的名称叫老视,也叫老光、老花眼,它是当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而出现的近处物体看不清楚的现象。这是人人都会有的“生理现象”,其机制与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屈光状态异常截然不同,它的产生是由于人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仍然将眼睛比喻成照相机,老花就是“照相机”的“变焦镜头”用来看近物的变焦功能出现故障,变成只能看远处的“定焦镜头”了。
所以,近视(屈光异常)和老花(调节异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那为什么人们常常把二者当成眼睛的相反的两种状态呢?
造成误解的源头
尽管老花和近视的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但两者在矫正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近视和老花的主要矫正方式都是戴眼镜,而且,近视矫正用的是凹透镜――俗称近视片,老花用的是凸透镜――俗称远视片。这矫正镜片的一“近”一“远”,应该就是人们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作为对立面的重要原因。
其次,近视眼同样会发生老花,只不过由于眼睛本身存在近视的原因,老花的症状(看近模糊)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而已。非但如此,因为近视屈光状态的改变导致看近一般不需要调动眼睛的调节力,也就是对于近视眼来说,其眼睛的调节力实际上因为“用进废退”而退化变弱,所以就调节力下降而言(老花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眼睛调节力的下降),近视眼的调节力异常(也就是发生老花)的时间可能比远视眼或者正视眼还要早一些呢!
当近视遭遇老花
那么,当近视眼的人出现老花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结合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大概有如下几种:
稀里糊涂型:一个人如果有400°以上的近视,并且习惯于不戴眼镜,那么当他真正出现老花时,由于老花需要的凸透镜度数恰好被近视需要的凹透镜度数程度抵消掉,所以他并不会出现看近困难的情况,也就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生了老花。笔者每每在媒体上看到某某长寿老人养生有道、耳不聋眼不花的报道,就常常揣测此人必有近视而不自知吧。
“飞行员”型:我们常常见到许多戴近视眼镜的中老年人,在看近物或者阅读时,就把眼镜向额头托起,犹如飞行员戴的风镜一般。另外还有看近时要摘下眼镜的,或者将眼镜向鼻尖移动的,或者伸直胳膊将书本等远离自己的,都属此类。实际上这些都是近视眼发生老花时的权宜做法。当上述的做法并不能满足看远和看近的视觉需要时,很多人可能会采取验配不同度数的眼镜来解决,比如一副眼镜用来看远(日常佩戴、看电视等),一副或多副眼镜用来看近(日常阅读、家务以及针线活等更为精细的工作),虽然总是要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眼镜,但这是目前比较稳妥安全的常用方法。
“潜伏”型:这一类虽然既近视又老花,但是他们既全面追求看远、看近的视觉质量,又不愿意麻烦地老是更换眼镜,因此往往会选择近些年兴起的多焦点眼镜,在一副眼镜上解决看远、看近问题。另外,近年来通过激光或白内障手术治疗老花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有望成为克服老花的理想选择。
不管怎么说,对大多数已经患有近视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近视和老花还是联系很紧密的一对“欢喜冤家”,如果人过中年出现了那些看近困难的情况,还是要到专业眼科或具备医学验光资格的眼镜店,通过专业的医学验光验配适合自己的眼镜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以获得优质的视觉质量。市售的成品花镜,仅可以作为短期应急之用,不宜作为长时间的眼睛伴侣。
(摘自《课堂内外》 图/胡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