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终结医院粗放管理时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终结医院粗放管理时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外平均住院日5~8天,中国医院则在13天!这一指标,基本代表了中外医院在运营管理水平上的真实差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走向纵深,而管理精细化正是医院院长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8月下旬,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主办、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大会”在北京举行。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官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者以及国内多名大型三甲医院院长分别论道医院管理与数字化医院建设。

用友医疗也在会议当日了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白皮书。

粗放管理仍是医院管理之弊

将医院管理与信息化作为专题探讨,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公立医院的粗放管理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何锦国副司长说:“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粗放,外部监管不到位、政府与医院管理职责不清。在强化经济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方面,公立医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吴明教授认为,政府资金投入目标不明确,既非绩效考虑,也非效果或公平考虑,与医院也少有“约定”。政府投入到公立医院的资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府管理不到位,院长权力过大。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所有者权利。名义上的两权分立,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所有者关系。

毋庸讳言,作为医院的“当家人”,院长们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管理问题,还是如何确保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当前,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其一,政府投入;其二,医院各种诊疗服务收入。前者明显投入不足,也是新一轮医改着力改善的重点方向之一;后者,则主要取决于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

“发展迅速、管理粗放,投入不足与浪费严重并存。这就是医院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管理现状。”北医三院院长陈仲强则表示,医院运行成本不断上升、管理粗放、相对成本过高、财务控制乏力等,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构成重要挑战。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带来更多拷问

医改已经启动一年多了,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正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最为复杂、最为艰巨的任务。目前,形成了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的格局。

作为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之一,2010年,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立医院面临支付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多重配套改革的拷问。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推进,无不对医院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支付制度改革,引发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关注。目前,我国医院采取的大多是按项目付费,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弊端是患者费用增长难以控制。为了控制费用而设计的按总额付费方式,又有抑制就医需求的弊病,对一些有进一步就医需求的患者不利。而综合了上述两种付费方式的按病种付费(DRGs),目前看,相对更为科学合理。

这些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必然革新医院原有管理模式、制度、流程。这些制度的推行,也必然需要对原有的收费流程、算法做出新的改变。如果信息部门、医院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及时消化、吃透这些业务变革需求,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必然受阻,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也会失去基本的手段和根基。

精细化管理大势已定

卫生部对于卫生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去年专门召开500人的卫生经济工作会议。部领导都出席讲话。2009年,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同时会同财政部修订医院的财务制度,以配合医改的需求。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重点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四大方面:真实反映资产、合理确定医疗成本、健全成本核算、加强预算管理。

何锦国副司长披露,“最近,卫生部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在大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协助院长分管医院经济工作,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不再设立财务分管副职。同时,加强财务检查。”

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由于高端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常年都有大量外地患者涌入求医。一些患者艰难跋涉到达后,却发现住院要等上很多天,原因是医院一时半会儿没有床位。

陈仲强介绍,在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通过“缩短无效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等一系列举措,北医三院将平均住院日缩短到7.9天,位居北京市三甲医院前列。平均住院日的降低,不仅意味着患者就医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刘俊此前也在2010年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医院的运营管理应该结束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总收入―总支出=结余”的公式,取而代之以“总收入―总支出―人力成本=结余”的公式。在传统的公式中,医院结余多少,直接决定了医院全体人员的可分配的资金,由此不仅带来医院人员的快速膨胀、依靠单纯的规模扩张来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也必然背离回归公益性医院的要求;而将人力成本作为直接的成本因素之后,则将更准确地衡量医院所创造的实际效益。

每周卫事

中国首台移动式床旁CT“落户”总医院

可进行床旁检查的小型移动式CT已于今年8月在总医院神经外科正式启用。这也是国内首台移动式床旁CT机。它体积小、可移动,使病人在自己病床上就能接受头颈部检查,特别适用于急症、危重病人及行动不便患者,消除了因病人搬运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

除了头颈部检查外,它还能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精准的术中导航,图像质量可与大型多排螺旋CT相媲美。另外,它的低辐射性及射线防护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CT检查放射线对患者身体可能造成的损害,工作人员在近距离无需防护措施就能安全工作。(来源:人民网)

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举行

探讨两地医疗合作

8月30日,2010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在南苑饭店举行。香港卫生署署长林秉恩、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出席此次会议。

论坛上,甬港两地医疗卫生界人士共商卫生事业发展,探讨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事宜。据悉,本届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除了“信息化与医疗卫生发展论坛”和“公共卫生论坛”外,还包括了各医院和香港对口合作医院一起举办的5个专题医疗论坛。经过两届论坛的举办,宁波与香港双方已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部分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来源:《宁波日报》)

复诊不排队 宁波开展复诊预约挂号

宁波市预约挂号途径增至6种,医生工作台复诊预约挂号也是其中之一。复诊前一天,患者手机还会收到一条提醒复诊的短信,患者如不能去复诊,可回复取消。

宁波通过信息化平台,全面开展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将是挂号服务上一次重大变革。困扰患者多年的专家号一号难求的局面可能因此会大大改观,为挂号凌晨排队的现象有望在宁波市得以消除。(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