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罢工的,不一定是对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罢工的,不一定是对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国内推行的改革受到了阻力,引发大罢工,但实际上,真理并非每次都站在罢工者一方

最近,法国新任总统萨科齐在国内推行经济改革措施,其中重要一项是改革退休金制度。消息传出,立刻引起有关产业工人的强烈反对。法国地铁、公交和铁路工人先后宣布大罢工,向萨科齐政府施加压力,试图阻止对他们不利的改革。

当说到罢工时,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工人一方,认为他们是在面对贪婪的资方奋起维护自己的利益。可是实际当中,许多组织罢工的工会早已变成了不惜为了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公益的利益集团。而且,他们在罢工中往往违犯法律,任意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因此,不应该不加分辨地一概对任何罢工都抱以同情和支持。对于那些抗拒自由竞争、要求维护特权的人,不管他们是工人还是资本家,都应该把他们平等地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

实际上,萨科齐政府的改革是受到大多数法国人支持的。即使面对大罢工,仍有将近六成的民众支持政府的改革计划。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退休制度确实有很大的不合理之处,的确应该加以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由于考虑到重体力工人的情况,规定他们可以比其他人早几年退休。但是,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原来的重体力劳动早已基本消失。既然如此,为了减轻所有纳税人的负担。政府提出在退休年龄上实现一致。应该说,这是非常公平合理的做法。可是,对利益集团来说,并无公理可言。凡是影响到他们利益的事情,无论怎样,就要坚决反对,哪怕为此损害公正原则和全社会利益也在所不惜。于是,相关产业的工人决定以罢工对抗改革。实际上,这正是长期以来的大福利政府培育出来的寄生心理。而萨科齐的改革,正是要改变这种寄生的社会心理,重新在法国社会恢复个人负责的自由经济制度。

实际上,法国的改革已经落后于英美等国多年了。这也正是近年来法国社会问题频发、经济发展落后于英美的主要原因。英美等国类似的改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撒切尔夫人在英国、里根总统在美国大力推行自由化的经济改革政策,一举扭转了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渐严重的政府统制经济的局面,重新激发了本国人民自由创业、自我发展的热情,并在日后实现了长足的经济增长。

并非巧合的是,当英美两国开始推行自由化改革时,和今天的法国一样,政府也遇到了产业利益集团的罢工对抗。面对这种威胁,撤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表现出了坚持原则的立场,没有像他们的前任那样,向强大的利益集团屈服,而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强硬地把改革进行到底。

到70年代后期,长期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的英国,经济低迷不振,民众对执政的工党非常不满。经过大选。70年代末,保守党成为了执政党。保守党首领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决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彻底改变束缚英国经济发展的政府管制。她手持哈耶克的代表性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向公众明确宣告:“我们相信这一套”。哈耶克的理论与以往英国长期实行的凯恩斯”大政府”理论刚好相反,主张“小政府,大市场”,主张政府尽量不干预经济,只负责制定和执行法律:同时要打破垄断,减低税率,鼓励竞争及投资,尽量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核心思想就是,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努力工作之上,而不是寄托在到处插手、无所不在的政府那里。

在自由市场思想的引导下,撒切尔夫人首先大力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将国有公司的股票卖给国民。国民成为了这些企业真正的所有者。同时,撒切尔夫人推行货币主义、压缩公共开支、大幅度削减所得税税率、改革工会法和放松政府管制,总之是大力重建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自由市场制度。在克服了无数困难以后,终于,到了1983年,改革初见成效。经济情况开始明显好转,通货膨胀率由1980年的21.9%下降到4%,这是15年来的最低水平。英国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由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撒切尔夫人再次赢得了大选,成为20世纪英国第一位蝉联首相的保守党首领。但是,没想到的是,刚一进入第二任期,撒切尔夫人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煤矿工人大罢工。

1984年的罢工风暴从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席卷到整个英国。罢工的导火线是因为政府在3月6日宣布要关闭全国174个矿井中的20个,并裁减2万名矿工。关闭矿井是因为石油已经替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而且,这些矿井效益低下,继续维持他们的生产已经没有必要,只能造成浪费。而且,政府承诺要对矿工做出适当安排。但罢工还是发生了,并蔓延到全国132个矿井。

事实上,这次罢工的真正目标是撒切尔夫人8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系列就业方面的改革,其中以减少了工会豁免权的1982年《就业法》最为重要。这部法律减少了工会不顾法律任意行动的权力,使劳资关系更符合一般法律的规定。撒切尔夫人强调,就业要依靠满意的顾客而不是使用集体力量去勒索补贴。而且,在已经实施私有化的原国有企业中这些原来可以不顾经济效益的企业必须转而以盈利为中心。结果就是不再随便向工会让步,不再无止境地、不顾企业经济效益地给工人加薪。这些改革措施大大触动了原来享有特权者的利益,于是,大罢工发生了。

3月9日,苏格兰和约克郡的7万名矿工率先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到3月底,全国四分之三的煤矿全面停产,80%的矿工投入罢工斗争。而且,和许多罢工者一样,罢工工人还组织了工人纠察队,暴力阻拦那些想上班的工人进入矿井。

4月9日,政府出动警察保护工人上班,警察与纠察队员发生冲突,80名纠察队员被逮捕。5月上旬,煤矿工会和国家煤炭工业局开始了时断时续的谈判,但是谈判没有实际结果,罢工进入僵持阶段。

对罢工,撒切尔夫人的态度极为强硬。她说“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有人想用暴民原则代表法律原则,但这决不能成功。”同时,撒切尔政府对罢工早有准备。她大力宣传关闭落后亏损的矿井的必要性,争取舆论的同情。政府还储备了足够的煤炭,保留了发电厂的烧油设备,准备同矿工工会长期周旋。

6月19日,6000名矿工在北部南约克郡的奥格里夫炼焦厂与3000名警察发生冲突,28名警察和51名工人受伤。7月19日,撤切尔夫人提出动用“紧急权办法”镇压工人。8月1日,撒切尔夫人宣称“罢工必须动用法律来制裁”。

10月10日,高等法院以蔑视法庭罪宣布对全国矿工工会及其主席分别判处罚款20万英镑和1000英镑,并限期14天内付清。10月25曰,法院又以未按期交罚款为由,下令没收矿ZT会的财产。这以后,双方冲突日趋激烈。矿工虽然激烈地坚持斗争,但罢工渐渐失去了社会的支持。舆论批评罢工工人和纠察队,指责他们的暴力行动,报刊大量报道纠察队与不罢工工人的对抗,并且,在法庭的重压之下,工会也逐渐无力维持罢工。最后,1985年3月5日,工会不得不宣布结束罢工。

这次罢工的结局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局势的稳定。在以后的任期内,撒切尔夫人继续推行自由化的改革措施,废除了21岁以下的青年人最低工资标准,取消了收入政策及其所有累赘的曲解,实现了更加灵活高效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而英国经济也因此具有了超过欧洲大陆国家的活力和发展速度。

在大西洋另一头,1981年8月3日,1.3万名航空管理员为了提高收入宣布罢工。这些人的罢工使每天1.4万多班次的飞行中有一半左右停飞。里根总统虽然年轻时担任过演员工会的主席,但是,面对罢工者的不合理要求,里根果断宣布,这次罢工影响到了国家安全,要求工人立即复工。只有1650人听从了总统的号召。8月6日。总统下令开除拒绝复工的11359名罢工者。同时,政府动员了各种力量,保证了航空业基本正常运行。

在政府的严厉措施之下,美国航管人员的这次罢工以惨败告终。而且,美国的工会也走向了衰落。工人中的工会会员比例大幅下降。航空管理员工会在经受了这次打击之后则完全解体。

当改革遇到罢工时,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采取了坚决的不妥协态度,为日后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开辟了空间。那么,现在的法国萨科齐能不能坚持改革不动摇呢?这直接关系到法国的未来。一个国家毕要依靠愿意和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的公民,而不是那些躺在特权上不愿意努力工作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