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高原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高原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往往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仿佛他的水平已到了极限,再学习也无济于事;觉得学习非常艰苦,大脑似乎被塞满,对知识和信息的加工能力跟不上,如同登山时的高原缺氧反应一样,疲惫不堪,思维麻木甚至停止运转,心理上产生一种极度厌倦、“再也进不去”的“窒息”感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在每年的高三复习中,学生都程度不同地会出现“高原现象”。具体表现是:复习没有头绪,没有效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原来会做的题目也不能准确做出,给参加高三复习的同学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甚至有些同学还由此影响到了高考的成绩。

一、“高原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学习过程中

从哲学的角度看,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原现象”就是将要发生质变前的“量变”过程。我国宋代学者朱熹在《晦翁学案》中讲:“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见,“高原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学习特别是一些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例如,射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在训练初期,射手对武器的操作技能掌握较快,训练成绩呈上升趋势,而到训练的中期,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却往往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现象。键盘打字练习、学习绘画,甚至股市中也有所谓高原现象。在人的任何学习过程中,达到最终学习目的之前,总有这么一段停滞的时间,有些人以为这就是自己的最高水平,从而放弃了继续学习,造成了终身遗憾。其实这种“高原现象”是可以突破的,而且在突破之后,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水平产生质的提高,达到新的境界。

二、“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要想尽快突破高原现象,必须明确其产生的原因。高原现象的产生,主要有身体、心理、知识、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1 身心的高度疲劳是导致“高原现象”的客观因素

学习过程进行到中后期,学习者在身体方面消耗较大,长时间地用脑,特别是机械性地用脑,会导致大脑积累性的高度疲劳,这时大脑就自然进入一种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身体素质下降,视力减弱,体力、脑力达不到要求。除了学习方面所造成的疲劳之外,还有天气、睡眠、饮食、保障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如天气炎热、睡眠不足、住宿环境喧闹等,都有可能使学生大脑和身体疲劳。这种生理疲劳现象,又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劳,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情绪烦燥、思维迟缓、记忆减退等现象。这是产生“高原现象”的客观原因。

2 消极的情绪、兴趣、意志等心理是产生“高原现象”的重要原因

人的心理受其思维、注意力、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制约,其变化会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自认为已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产生了自我满足思想,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屑一顾,也不愿再花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新知识和方法的思考与探索,缺乏进一步提高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取得一定成绩后,产生自满情绪,导致学习刻苦程度的降低,也会造成学习成绩的停滞现象。高原现象之所以在复习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是因为平时学习新知识,新鲜有趣;在复习阶段,学生会认为是在机械重复已学的内容,重复做过的练习题,会觉得单调、枯燥,渐渐失去兴趣,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

3 学习方式、方法的不科学是“高原现象”产生的实质性原因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基础知识、一味地去追求做题数量的现象。我们知道,学习技能的形成,仅仅靠表象的简单模仿和机械练习是不行的。学生如果不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形象思维和理性分析,把技能本身的内涵弄通弄懂,把要领的“关节点”准确地把握住,一开始可能成绩有明显提高,达到一定阶段后,由于能力没有根本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就不会有质的突破,遇到“高原”障碍的阻拦而停滞不前就是必然的。

高三复习一般要分为儿个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复习侧重点不同,复习方法也应不同,如果学生不能针对每一阶段复习的不同要求,找到针对不同阶段的复习方法,在新的一轮复习中,仍沿用旧的知识体系、技能结构、复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更新相对滞后,甚至对新阶段的复习要求不了解,就会使知识和技能的再提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也是大多数学生的“高原现象”产生在每年的3~5月份,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开始阶段的原因。

三、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

“高原现象”直接制约着学习成绩的提高,必须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办法加以克服。

1 激发学习热情,消除不良心理

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人所掌握的各种技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极限”,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是很大的。许多优秀运动员一次次地打破世界纪录,先进生产者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当学生进入“高原期”时,必须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其懂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惟有不气馁,不退缩,知难而进,才能攻克前进中的“高原”堡垒。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学习要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通常表现为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学习和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联系起来,崇尚“我活着是为了他人更幸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教育理念,逐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激发长远的、积极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为实现远大理想,要引导学生捌立直接的、近期性学习动机。近期性学习动机是对学习活动直接结果的追求。如学生为争取集体荣誉、为参加考核或向家长汇报好成绩而刻苦学习,只有把具有实际效能的近期动机和远大的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当学习遇到困难、挫折或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才不会产生怕苦怕累或骄傲自满等不良心理。因此,学习中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排除其不良心理影响,是克服“高原现象”的基本方法。

2 积极改进学习方法,灵活掌握学习强度

如果学习本身单调,体力消耗较大,就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和厌烦情绪。学习中,除了强调勤学苦练之外,还要提倡巧学巧练,劳逸结合。学习技能的形成,通常需要经过动作表象的建立、信息整合、熟练技能的三介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初期的练习方法,一般较适应掌握针对某一单纯知识和技能的模仿型训练,到一定程度接近极限时,本身具有的优势就会逐渐稳定或减少,成绩也就会制约技能的提高,阻碍学习成绩的上升。因此,在学习时,一方面要根据学习内容,恰当地选择新的方法,使学习体现出合理化、科学化。让学生向错误学习,建立错题档案。养成解题后反思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

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在高三复习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例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多向水平高的人请教,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早改进,打消随时可能产生的自满情绪;和水平差不多的朋友多交流,以激励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要有张有驰,劳逸结合,不要一味苦学苦练,要适时把握学习强度,注意人脑的生理机能,做到科学用脑。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活动,解除疲劳心理和厌烦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准确理解学习要领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也是克服“高原现象”不可缺少的条件。通常在其它条件(技能、经验、智能水平、身体状况等)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程度与练习成绩成正比。知识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反之则越差。如果学生的文化基础与相关的知识缺乏,那么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学习要领的简单模仿,对学习技能、学习方法的生搬硬套,其结果很难逾越“高原现象”。因此,加强学生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把基础知识网络化、系列化,形成知识系统,对准确理解学习要领,把握学习方法,克服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预防“高原现象”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是防止出现“高原现象”的棍市方法

全面理解所学习的知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复习中,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站到系统的高度认识所学知识,就能做到融会贯通。在这个高度上看有理数、实数、复数、向量,它们的有关概念、运算律、有关性质是何等的相似!从这个高度上看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它们在参数对图像变化的影响、函数性质等方面是相通的。

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律之法,更要站到系统的高度,总结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实质性的规律,并自觉在学习中应用这些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实现日常语言、代数语言、几何语言间的相互转化,逐步掌握读、听、议、练、评的数学语言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这些学科知识,才能够更快地提高能力,这就像站在珠穆朗玛峰上看青藏高原,会觉得青藏高原并不高。

我们对“高原现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就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尽量避免“高原现象”的产生。对被“高原现象”所困扰的学生,必须引导、帮助他们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指导他们改进活动结构,采用新的学习、练习方式与方法,鼓励他们突破纪录,争取更大的成绩。

突破“高原现象”后,前面将是一片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