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辽代雄踞北方两百余年,拥有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尊孔崇儒”成为了辽代的基本国策,儒学在辽代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辽代出土文物、墓志铭、壁画等考古资料,来分析研究儒学辽代的吸收和发展。儒家思想为推动契丹汉化和封建化进程,提高契丹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大融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辽代;儒学;考古资料

【中图号】 K8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95-1

辽代的书禁极为严厉,禁止书籍、文书的外传,“契丹书禁甚严,传入中国者,法皆死”。辽道宗清宁十年,诏令“禁民私刊印文字”,所以中原地区鲜有辽代书籍流传。此外,辽太祖立国之初就命人创制契丹文字,有契丹大字和小字之分。但是由于辽代的文化教育仅限于上层贵族,社会底层人物受教育的机会很少,文化知识传播范围狭小,这两种文字到了明代已经成了无人识读的死文字了。伴随着辽朝的灭亡,大量的典籍被销毁,辽代流传下来的史料十分稀少,因此我们要从考古资料中来发掘新的儒学史料。

首先,从辽代出土文物来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辽秦晋国大长公主耶律观音女墓出土了一口精美的石棺,石棺的四面分别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兽,并且按照“五行学说”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排列。《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文选・思玄赋》:“玄武宿于壳中兮,腾蛇蜿蜒而自纠。”四神兽特别是在《周易》的思想体系里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见,儒家文化已被契丹上层贵族所接受。此外,在石棺朱雀图案的下面雕刻有一扇门,那是墓主人灵魂出入的门户。象征着墓主人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礼记・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儒家事死如生的观念已经与契丹文化融合在一起,契丹民族一步步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鎏金高士图银杯”通体成七棱形,杯体的七个面平錾着“竹林七贤”,他们均着广袖长袍,阔脸长髯,背倚竹树,坐于蒲团之上,作书写、把酒、执扇、饮酒、捧钵、抚琴、阅书状,表情闲适,神态各异,极具神韵,有明显的唐代风格。

其次,从辽代墓志、碑刻内容来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第一,儒家忠孝思想在墓志中的体现。辽《永清公主墓志》有“旦夕精意敬养父母”,“能以至孝思亲”。《梁援墓志铭》有:“五岁诵孝经、论语、尔雅;忠孝有原,福禄攸向。”《梁援妻张氏墓志铭》有:“益旌其孝义;标表妇仪,范模家道,以事亲之孝,移于舅姑。”《王士方墓志》有:“于家尽孝,而于国存忠”,“以忠孝之故,上甚嘉之。”《耶律羽之墓志》有:“人皇王曰:朕以孝理天下。”

再次,儒家仁德思想在墓志中的体现。《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有:“远骄奢于贵高,施宽仁于庶”,“贵以顺礼,长而体仁。”《王裕墓志》有:“本仁祖义,品物咸亨。”《韩瑜墓志》中载有:“忠贞则元后腹心,仁惠则黔黎膏沐。”《耿知新墓志》有:“内外六姻…尽叹于仁慈。”《张俭墓志》有:“王仁不忘本,孝以奉先。”

第四,儒家天命观思想在墓志、碑刻中的体现。《耶律琮神道碑》有:“贤人命世于天地之间,禀气旋生,谓之命也。”《耶律延宁墓志》有:“天之道满,寿尽者然。”《宋匡世墓志》有:“然而名不逮器,用匪称材,乐天知命,是以图。”《张嗣甫墓志》有:“年始六岁,圣宗皇帝见而奇之,曰:‘此子未成麟角,已得凤毛。宜振鹭之班,别俟登龙之望。’”

第五,从辽代墓葬的壁画中探寻辽代对儒学的吸收。辽代壁画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可以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及其爱好。在锦西辽墓出土的画像石刻中有:“孟宗哭竹”、“王祥卧冰求鲤”、“庾黔娄尝粪忧心”等“二十四孝”图。在其他的辽墓壁画中也多有这种“孝悌图”的发现,可识别内容也都包括“杨香打虎”、“董永卖身”、“郭巨埋儿”、“薛包孝钦”等。可见,孝道在一个辽代家庭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表明墓主人希望在死后能够有孝子贤孙对自己尽孝,并且把孝道思想继续传承下去。

此外,河北宣化张世卿墓中出现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彩绘星图。这与董仲舒的‘盖天’学说是一致的。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理论在辽代已经被广为接受,体现了人们希望自己的灵魂可以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的愿望。

综上所述,儒家的“忠孝”、“仁义”、“天命”、“尊礼”、“阴阳五行”等诸多观念都被辽代所吸纳,并且融入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契丹统治者利用儒家的理论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起了一个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情、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准则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宋)沈括.梦溪笔谈・第15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元)脱脱等.辽史・第2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袁海波,李宇峰.辽代汉文《永清公主墓志》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4,(5).

[4]薛景平,冯永谦.辽代梁援墓志考[J].北方文物,1986,(2).

[5]王未想.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辽代王士方墓志[J].考古,2000,(1).

[6]盖之庸.耶律羽之墓志铭考证[J].北方文物,2001,(1).

[7]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8]杨树森.辽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许宁宁(1988-),男,汉族,山东广饶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儒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