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法,是当今高校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寻求符合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创新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力量薄弱,大部分的政工管理干部虽然有很强的责任心,但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加上各自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因此,投入学生工作的精力有限,再加上长期忙于事务,知识更新速度也较慢,从而跟不上教育发展和学生管理的需要,有的难于与学生沟通,所做的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整个学生管理队伍难免被动、浮躁、不成熟。加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自身建设的同时,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好的制度需要人来执行,而且关键在于人。因此,与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平行,要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学生工作队伍。他们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及时把握国内外热点问题的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具备与学生工作相关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并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学生工作系统的畅通。而作为学校决策部门,关心学生工作队伍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责无旁贷。

2.管理对象――大学生能动作用发挥不足。在大学生管理中,大学生的能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按照规章制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是大学生作用发挥的主要体现。但在目前大学生的这一作用发挥不足,自我管理的意识不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意识亦不强。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动周围的人,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方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不仅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而且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高校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而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高校除了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以外,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以说教和管教为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现为封闭性、强制性、灌输式。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功能主要局限在三个方面:首先,日常管理功能。组织纪律、劳动卫生、学籍档案,从教室到宿舍、到食堂、到校园,从早操到上课、到课外活动、到晚上熄灯睡觉,甚至作息、娱乐、谈恋爱,事无巨细,无所不管;其次,教育功能。国家政策法规教育、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大学生礼貌礼仪教育,方方面面,三令五申;另外,保证功能。通过学生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说服教育,保证学生遵法守纪,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教育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科技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金融的日益活跃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必然会反映到大学校园中,导致大学生们在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高校是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的发祥地,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更加重大。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在新世纪里,如何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积极帮助大学生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想、腐朽文化的侵蚀,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树立超前意识,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视对学生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工作,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使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突出全面性和层次性,不能仅停留在抓稳定和一般性的管理上,要改变过去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开拓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越来越激烈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将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确立什么样的信仰、信念,如何理解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发展和繁荣的高度来看,对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术上的要求,更需要有政治上的要求。从中国的实际来说,就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具有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传统的思想美德和伦理道德,并能够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也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以管理育人,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管理的方

方面面。事实证明,成功教育的特点,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时候,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这是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课堂教学所调动和利用的往往是学生大脑中机械的、非感性的那部分因素,而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情操、行为、习惯等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更多的是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小见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是大学生发展的土壤,这种发展指的是学生的天赋、能力、创造力和智慧能得到不断的增强、提高和发挥。这种发展也是学生越来越高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创建富于个性、人格健全、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富于人文、科学和创新精神的人,着眼于学生个人成长,开发学生潜能,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感恩、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使学生工作的战略定位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组织模式,使学生工作具有更加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制度,使大学生拥有一个更加民主、宽松的校园环境;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内容方法,使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管理流程,实现学生工作的管理信息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和广泛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1.坚持学生至上的管理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办学理念,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维持秩序上,而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学生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学生工作的第一标准,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既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又要做到善于引导,潜移默化。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生工作者应树立的一种哲学理念。坚持学生至上,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一理念是当前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育人是教育的第一使命,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是学生工作的终极目标。因此,学生工作者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放到培养高索质人才这一价值目标上来,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与结构。

2.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社团朝着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发展。(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学校应根据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社团组织的各项事务。不仅如此,学校分管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学生社团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亲自处理某些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学生社团组织或个人发生的问题。(2)加强对社团发展方向的引导。要帮助学生社团把握健康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教育引导各个社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选派政治上坚定,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干部和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切实保证其政治方向、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等不发生偏差。要加强对社团负责人的培养和教育。社团负责人是学生骨干,他们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引导和帮助社团负责人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提高组织能力。还要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社团活动情况,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3.不断进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创新。大学生组织是根据一定的章程,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任务的大学生群体。如:学生会组织、共青团组织、班集体等。通过对组织系统的规范建设和管理,可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大学生素质。当前,各高校弹性学制、学分制、选课制的普遍实行,先的班级体制被逐步打破,学生管理工作正在失去传统的工作载体,急需管理者尽快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不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探讨以多个学生宿舍为单位建立学生班级,并以此为学生活动载体。另外,在宿舍区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和区域文化,管理部门要以宿舍为单位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区域文化。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教育管理者不应该仅仅把他们看作是被动的、缺乏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个体去教育和管理,而应该看成是参与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具有创造力和实践力的群体。因此,我们必须抛弃束缚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传统管理模式,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树立新的工作理念,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推进,达到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推动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从传统的依靠本本至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权力来管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注重个性化管理,发挥制度本身的正面引导和反面惩戒作用,通过动机激励、过程磨砺和利益驱使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明确是非,权衡利弊,正确规范自身行为,正确选择、调整自身在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结构。

参考文献:

[1].于 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2。

[2].吴建强:《论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镇江高专学报》,2005.3。

周 斌: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