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建筑生长出来的环境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现有建筑条件的基础上,尊重原有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场所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的形式和肌理与建筑的文化和自然双重属性相关,并且能够反映其特征,将环境设计融合建筑,让环境由建筑生长出来。
关键词:广播;电视;电波;声波环;大地景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2-0061-03
1 前言
“建筑设计宛若天成,与环境很好的融合,并与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对话。”此乃建筑设计的方向。方案设计中,一般情况是建筑设计先于景观设计,因此,尊重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场所成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中,建筑都是在人工划分的场地范围内,环境设计几乎都是在建筑周边进行设计,这样环境设计将与建筑的形式、体量、色彩息息相关。因此,环境的形式和肌理应能够反映建筑特征,将环境设计与建筑融合。建筑是场地的根基,环境的道路、铺装、水系、绿地是主干、枝叶,从建筑生长出来。
2 综述
2.1 项目背景及概述:
本案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南侧,基地总面积16.3公顷。毗邻碧波荡漾的天鹅湖,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有南北向怀宁路通过。基地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祁门路,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龙图路,东侧道路则紧邻新区中轴绿地。安徽广播电视新中心与天鹅湖对岸的政务文化中心大楼、合肥大剧院、星级酒店等重要建筑遥相呼应。基地西侧已有建成的安徽省出版编辑大厦,西南侧有已建成的大规模高档商业住宅区,将形成未来新区中心的良好效应。
2.2 场地分析
安徽广播电视新中心的建筑布局整体平面造型如飞翔的凤凰,而立面灵感则来自于“龙”之精神,展现了安徽广电“升腾”之意,同时隐喻安徽“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形式简洁现代,富于动感。因二期为远期建设用地,现按景观绿地规划。因此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
3 设计构思
一个成功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应当具备文化和自然的双重属性,既不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也不能湮没于众、宜乎众矣,她应该秉承设计地块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格和品质,《老子》中所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即所谓“守一”的精髓所在。
经过对建筑平面、立面及功能的详细分析,以及对基地周边环境的综合考量,设计的脉络逐步清晰。景观设计试图从安徽广播电视中心的建筑的内涵、外延两方面提取设计元素。因建筑的形式感很强,环境的设计应在形式上与建筑风格统一协调,包括平面线形、功能分区。同时将广播电视中心的使用功能抽象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创意,将环境的功能划分、空间布局、竖向设计进行整体筹划,力求形式与功能相统一,结构脉络清晰明快,平面布局简洁现代,空间层次丰富多变。
3.1 安徽广播电视中心建筑具有很强的地标性,环境设计应为建筑营造大的基底和背景,以满足功能需要、延展主题、烘托气氛。具体做法是减少构筑物,以绿地为主,注重人性化尺度。将关注点侧重于分析不同人流的动态特点、行为方式对环境的要求、空间的围合收放、不同功能空间的次第展开等方面。
3.2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主要功能是传送无线电波,为各终端播送节目信号。因其使用功能的特殊性,本方案的构思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而是更注重与建筑功能的有机结合,将其独有的性质作为出发点,设计出具有自身专属特性的景观形态。构思中以发散状的电波为构图源动力,并且与建筑中“凤凰”主题构思相结合,成为独具广电特性的专属景观特质(图1)。
3.3 基地北侧为近30万平方米的天鹅湖,从建筑室内就可以尽览天鹅湖那一澄碧波,视野相当宽广,因此本方案的环境设计应回避大面积的水景,避免重复;如果设计水景则应为人行尺度,宜为点睛之用。
3.4 广播为传送声波,而正弦波是其最简单的波动形式。优质的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时产生的是正弦声波,弦声波属于纯音,可以将此元素有机的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形成广电中心环境自身的特点。
3.5 因广播电视中心有多个演播大厅,建筑周边的交通疏散,与周边道路的动线联系都要一体考虑。
缜密分析之后,循章据典,从宏观到微观,构思脉络逐渐清晰,具体的设计工作也就随即有序的展开了(图2)。
4 分区设计
4.1 东区
东区建筑密度较大,广播电视台的行政业务主要集中于此,建筑高耸挺拔,富于动感,占据空间的主导地位。建筑南侧主入口广场人流较多,铺装面积相应较大,硬质铺装、水景、玻璃景桥、林荫广场以及声波绿环等各景观元素服务于总体规划,与建筑线性相吻合。具有引导性的铺装形式把人流引入建筑中庭。广场以光纤状铺装形式为主,铺装与绿地之间渐次过渡,二者相互穿插、互相渗透,有机组合在一起。景观石条长短不一,高低错落,富于节奏感,配合跳跃的喷泉水柱,宛若优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形成轻松欢快的空间环境。
建筑北侧以绿地为主,有规则的地形进行围合。与建筑相吻合的线形林荫场地、下沉庭院为人们提供休憩的空间。
4.2 西区
西区因部分二期建筑为远期建设,设计时暂按绿地性质予以规划,因此绿地集中,面积较大,有近5万m2。建筑设计中在一层设有大型演播厅、大型会议室、小型会议室等重要设施,瞬时人流量较大,所以对于人流动线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疏散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的消防通道的要求,因此临近建筑以带状铺装为主,铺装带的北侧则为大面积的绿地。二者在空间、界面、性质等不同方面形成对比呼应关系。
带状广场的线形是建筑平面线形的扩散。而铺装形式如同一个个数据光盘,并与凤尾的彩翎暗合。考虑遮荫和休息需求,在如同凤尾的广场上随机的布置了圆形种植岛。这样随机的种植使广场形成了流畅的、丰富的灰空间,避免一览无余的大尺度铺装,显得过于空旷、苍白。合理的空间形式便于人们有效使用,圆形种植岛边缘可供人的休憩、等候、交流(图3)。同时,按照人们的空间心理学特点,人们一般会停留在场地的边缘而不是中间。因此广场的边缘设计了台阶状的休憩和观赏空间,序列布置的景观跌水,休息台阶面向开阔的绿地和景观林带,潺潺水声营造出舒适惬意的空间氛围(图4)。
中心广场设在大演播厅观众入口区域,构图与建筑相结合,是建筑线形的延伸,形成为圆形场地,其铺装也使用如同纯净声波一样的正弦曲线纹理。在观众的主入口处,部分绿地延伸到室内空间,室内外圆形花池连为一体,与室外以玻璃相隔,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同时也为大厅中的等候空间增加葱茏绿意。
中心广场侧壁利用高差形成跌水墙,水池中有玻璃的小型露天表演台,以跌水墙为背景,
草地为看台,形成室外的露天观演场地。当有表演活动时,它的位置不会干扰往来于建筑的人流交通,而且跌水墙一侧有台阶直达中心广场,广场上的人流也能便捷的到达观演区域(图5)。
绿地中带状水渠平面由中心广场散状出来,如同电波,又如同和风掠过水面,唤起阵阵涟漪。由于西区的祁门路高差较大,西高东低,有近4.3米的落差,绿地相应设计为阶梯状下降形式,受到建筑室外地坪标高的限制,祁门路东端与建筑入口会产生较大高差,设计时应予以关注,从人行道至大演播厅观众入口架设大弧形的人行钢格栅桥,线形结合“凤”的整体构图,与之相呼应(图6、7)。
绿地中散落的“声波环”是同心圆环状的大地景观,地形横截面是正弦曲线状的,表面为草坡,如同声波一样扩散开未。西侧的声波环位于硬质铺装介质上,设计为阶状下沉的内向型空间,景观喷雾,雾气飘渺,形成“雾谷”,是一静思冥想的空间(图8)。
设计以铺装带与绿地形成景观中为第一层次;以散落的“声波环”大地景观构成第二层次;同心环状水渠组成景观的第三层次,高架的钢格栅步行桥则为景观的第四层次,密林为景观的第五层次,也是其他景观元素的背景所在,不同层次的叠加、穿插、交融,营造出丰富的空间类型,水渠穿过绿地、铺装、声波环的不同位置,钢格栅桥也同样跨越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将各种造景元素有机的组成一个和谐整体。这里有开敞的声波绿环、围合的复合密林、下沉的都市雾谷、还有带状视廊、疏林草地,可谓动静皆相宜,景观效果不一而足……
4.3 种植设计
绿化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西区以疏林草地景观为主,局部密林,形成大面积的绿色基调。种植的乔木疏密有致,留出适当的视线通廊;广场上为散点式的景观庭荫树。东区周边以高大树木勾勒园林边缘,局部围和,与周边道路进行一定的分隔。入口广场上考虑景观的同时还要兼顾遮荫需求。
5 结语
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在基地的条件下逐步生长起来的过程,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的今天,将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而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尊重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场所,使绿地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为市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可利用绿地空间,更多的公共空间,开放的空间,才能真正将建筑、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充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