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未来应更重基础与民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未来应更重基础与民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重视基础民生,将更有力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培育替代和新兴产业,尽快解决首钢搬迁和矿山关停后所造成的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缺失问题,同时着力提升该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占全市行政面积1/5的西部地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书写精彩开篇

西部地区转型成效初显

2011年北京市以1号文形式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吹响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号角。北京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实施了2011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在打基础、抓培育、搭平台、保民生等方面下功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增长与全市同步。在首钢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和矿山关停情况下,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等替代和新兴产业,2011年西部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1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基本与全市经济增速同步。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10年四区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1%,较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较2005年大幅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石景山区大力发展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为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聚集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获得“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房山区8个涉煤乡镇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全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近2亿元,占全区乡村旅游收入的50%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北京以永定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重塑“母亲河”形象,目前永定河“四湖一线”全面蓄水开放,“卢沟晓月”胜景重现。首钢钢铁主流程停产带动2011年石景山区万元GDP能耗下降38.6%。关停矿山和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2011年共完成绿化造林3.4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房山、门头沟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加快建设。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2011年西部四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首钢转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实现了开复工面积200万平方米、可入住面积35万平方米的阶段性目标。实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程,房山区长沟中学、石景山区古城外国语学校综合楼等一批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建设完成石景山区医院医疗楼、房山区妇幼保健院门诊病房楼等工程。

基础设施要坚持先行

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近年来,北京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与全市平均水平、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西部地区仍存在城市路网通达性低、路网密度低、山区道路等级低的“三低”现象,2010年西部四区一级及以上道路占公路总里程长的比重为6.4%,低于全市8.7%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房山区一级及以上道路占公路总里程的4.9%,门头沟区为4.1%,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在跨越永定河、连接主城区与西部地区的交通干道中,还存在许多公路漫水桥,如遇山洪则会淹没,交通不便且有碍行洪。此外,西部地区市政排污管线及水、电、热供送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也较为缺乏,既不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也难以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西部转型将基础设施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未来西部地区应围绕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力争到2015年,在西部地区构建起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主干路和高等级公路为辅的快速交通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功能区、新城、重点小城镇间快速联络线建设,增强与主干线路的衔接与融合,形成主干支撑、支线串联的交通网络,从根本上打破因交通承载力不足带来的发展瓶颈。

本市围绕输变电、供水供气、集中供热、电信网络等重点领域,正加快完善西部地区市政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同时本市应结合新城、产业功能区、重点小城镇、乡村等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教育、医疗、商贸、文体娱乐和体育等配套设施,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公共服务有待提升

发展成果应更好惠及民生

北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在市域内仍存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问题。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新城、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等区域配置相对不足。就西部四区而言,基本都存在公共服务资源滞后的领域,公共服务资源层级和布局也不能充分适应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变化的需要。比如门头沟区医疗机构数量不到全市的2%,特别是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小病医疗在社区”的目标难以实现;石景山区的小学数量和幼儿园数量都不到全市的3%,且适度规模学校数量偏少,达标学校比例偏低,一些优质学校多为居民区配套学校(如京源学校、实验中学、杨庄中学、古二小、外语实验小学等),占地面积少,家长需求量大,学校亟待扩大办学规模,但自身调整的余地少,发展空间受限。

北京在加快西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西部地区扩散与合理布局,促进整个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增强对人居环境建设的支撑能力、区域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及对首都功能拓展的承载力。比如在医疗领域,可通过鼓励中心城区尤其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各类医疗机构跨区建设分院、通过跨区“托管”等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扩散。在教育领域,可通过名校办分校、一校多址、学校联盟、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引导北京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积极实施郊区中小学规范化建设,通过引进名校、教育集团化等方式,建设一批高品质、现代化的学校,确保首钢、矿山关停地区基础教育设施达标,并不断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力,推动教育高标准、高水平发展。

产城融合应深入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总体上看,西部四区产业发展整体上处于替代、转型、升级阶段。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休闲业及高端制造业成为这一区域发展替代和新兴产业的主要调整方向。

产业发展离不开空间载体建设。目前西部地区“一核、两区、三带”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西部地区未来发展中应探索建立产业功能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以重点产业功能区开发建设为契机,整合周边地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促进等方面形成功能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围绕产业功能区产业部署,加快周边区域在商务、商贸、培训、餐饮、物业、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业发展,推进功能区高新技术对周边乡镇都市型农业、乡镇工业、旅游业等的提升,与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配套,提升区域总体经济规模。

注重发挥新城和重点小城镇(城乡结合部)建设的带动效应。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对房山新城、门头沟新城建设部署,以及市区两级政府对城乡结合部建设安排,加快新城、重点小城镇(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就业人才等的集聚,引进一批适宜的产业项目,规划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其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作者: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咨询师、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