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标,新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标,新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为顺应时代的需求,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新课改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化,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改变教师才能改变学生,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新课改的实施对中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英语在新课改中该如何推进也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中职英语教学在新课改下,该何去何从?

一、打破固有的技能观念,是中职英语发展的基础。

传统观念认为,中职生的未来是走向车间、工厂,理应注重专业技能学习,把文化知识置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地位。就学生自身而言,正因为文化课素养的欠缺,才步入职高学习,视文化课尤其英语课如老虎一般,见而躲之。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与当前国情相联系。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人际交往与合作,不仅存在于身边,而且极有可能扩展到国内甚至全球。其次,中职生文化课虽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思想活跃,感知新生事物能力强,且能很快适应外界条件环境的变化。最后,中职英语对学生要求起点低(从最为基本的知识开始),内容简单、易学、实用,更贴近生活,更适合中职学生当前学习,并有助于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时使用。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中职英语发展的前提。

中职英语要想快速发展,适合新课改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职教学的特征为人数少、班额小、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应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转化为分小组师生互动式教学。针对中职生思想活跃、爱表现、争先竞胜心强的特点,分小组教学更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竞相参与的冲动性,继而促进整体进步团结。中职生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忽视的对象,教学中要帮助他们进入课堂,对他们的进步及成绩适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认识自我的能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管理,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点燃心中的梦想。此外,引入电化教学,既能突出科技的重要性,更能体现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简化课堂教学内容,是中职英语发展的关键。

大多数中职学生英语基本功较差,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善诱、逐步深入,以利于学生易学乐学。我在刚接到高一新生时,先从英语的基本音素发音讲起,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发音简单、易学、有趣,这样轻轻松松就掌握了48个音素中的大部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根据所掌握的音节知识自己就能读出单词,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拥有了一种成就感。在讲解课文时,把一篇文章分段分层,逐层学习。先帮助他们读懂句子,理解意思,掌握内容。再连段成篇,把难点简化为基础知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听得懂、学得快、记得牢。不对他们提出过高要求,难度过大的内容一般不要求当堂记住,下次讲到时有印象就行,从而打破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视英语如拦路虎的心理定势。另外,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大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先听,后学,再练,激发他们的动口欲望,使他们敢于张口说。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是中职英语发展的保障。

教授中职学生英语,其实是在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他们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形成了怕读、怕说、怕背、怕学的消极怠学意识。要解决这“四怕”,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每天多学一点点,便是进步的开始;每天多记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始。只要坚持每天多读、多听、多记,进步就在脚下,成功就在眼前。

五、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中职英语发展的目标。

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注意力。观察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搜集信息、发现世界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多了,就会发现语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时刻要求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方法得当,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善于记笔记。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就是识记和保持,“忆”就是知识的再现。人脑的记忆是有规律的,按记忆规律记忆所学单词和课文,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象力犹如人类的翅膀,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储备知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印象,在运用中调动想象的积极性。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张开想象力的双翼,让学生享受飞越时空的旅行。注意力是行动的先导。皮埃尔·居里曾说:“要将自己当做一个陀螺,只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张弛有度,合理调控,寓学于乐,减压激趣,实现目标。

与时俱进的时代呼唤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能找到一种教育方法能适合所有学生。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在育人道路上不断探索,教法和教学理念百花齐放,才能培养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