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巴纳姆效应和包装效应分析《中国好声音》的走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巴纳姆效应和包装效应分析《中国好声音》的走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浙江卫视的热播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自开播以来第二期就跃居为全国同时段收视率榜首,并在这个假期红遍中国。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以巴纳姆效应包装效应作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声音》在娱乐节目横行的时缘何叫好又叫座。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巴纳姆效应;包装效应

浙江卫视的热播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自开播以来第二期就跃居为全国同时段收视率榜首,并在这个假期红遍中国。为了找到它走红的原因,笔者试图从传播中的心理效应的角度做一些探讨。

一、《中国好声音》中巴纳姆效应的体现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拿《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来说,正因为这个节目包含了几乎每一类人都喜欢的成分,才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

(一)真声音

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模式里,每一个选手都是真唱,不存在假唱,也就是回归音乐本真的欢乐歌唱。节目在最初的招募由四个导演组三十多人分赴各地,第一批是50人的候选名单,到了制片人这里,已经砍去一半,去录音棚试音后,只剩下10个人。这样严格的筛选机制使假声音基本上不可能出现。

正是这种真声音的出现,对于那些热爱音乐的人,希望听到好听的歌声的受众,毫无疑问是一种吸引。比如,曾经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草根明星张靓颖在微博上写道:“The voice!值得倾听。真心期待更多的真实好听的声音被发现。”这条微博迅速被转发将近5000多次,引起了广泛共鸣。可见,这种“声音为王,用心演绎”的歌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好故事

中国人一直都有故事情结,听传奇,讲故事是老传统,也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好的故事能够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扩大了受众面。节目中,哈尼族“小王子”因为相貌,被人嘲笑,却依旧坚持梦想,放声歌唱。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道:“这是一群有故事,并带着故事来唱歌的人,为着所爱的人来唱歌。他们让观众和导师一起流泪。我不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但我为他们的故事而喝彩。”在河南大学做的一份问卷中,关于《中国好声音》中什么元素最吸引你。调查显示,有52.9%的人认为是“故事”,仅次于“真声音”62.3%这个选项。

(三)好平台

现代社会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选择的人生道路也更加多样,因此,在信息时代中的很多人都渴望通过一个平台,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声音。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动物。寻求社会认同本身就是人性中的元素之一,个人通过社会生活来不停的反省,提高自己。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好声音》为这样一批渴望实现自己音乐梦想提供了一个获得自我确认的参考平台。

当徐海星(《中国好声音》第一期选手)在平台上演唱时,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也让很多人热泪盈眶。有人评论道:我为自己当初放弃自己的梦想而不值。就这样,《中国好声音》充分的发挥了给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作用,观众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自我确认,也理所当然地观看这档节目。

(四)真娱乐

《中国好声音》尽管宣称自己是励志节目,但是娱乐元素是里面不可获取的因素,这部分对受众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应该说观众观看类似节目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休闲娱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追求快乐的本能,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本我”追求。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就是单纯地追求快乐;其次,现代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使得辛苦完一周后最渴望地就是打开电视,寻找精彩的节目释放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好声音》恰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二、《中国好声音》中包装效应的体现

简单说来,包装效应就是指,娱乐节目通过对模式、舞台设计,选手、主持人等因素的包装,起到对节目“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好声音》为何成为中国大陆最受关注的电视节目?最简单的说法也许是,它不是大陆人原创的,而是完全从国外买进来的节目模式版权。换句话说,因为节目模式是外国的,所以就火了。这种分析说明电视节目并没有什么地域的特殊性,只要对于电视这种传播模式有深刻的理解,就能研发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节目模式。

(一)模式包装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好声音》是一个悬念推进式的模式设计,不是比赛,没有PK,但观众一直都处于对悬念揭晓的期待中:参赛选手完全凭声音吸引导师,导师满意转动椅子,选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导师,从而使整个音乐节目从根本上摆脱了只有演唱和评委点评的模式,而是集中到诸多看似偶然的剧情元素当中,环环相扣,从一次次转动的椅子中,双向选择的悬念和导师的举动,擂台使的舞台,让观众在期待中不断获得惊喜。

(二)媒介包装

笔者认为媒介包装是指对电视节目转播环境和技术的包装以及对媒介宣传功能的包装。在《中国好声音》中,对电视节目转播环境和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包装:精心设计的擂台式舞台,大面积的选手等候区,位置合理的亲友区,高质量的音响系统配置,顶级的调音团队等等为选手也为观众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而场内26个机位,场外10个机位,丰富的镜头力求表现每一个细节,在现场摄像机的机架子上都布上了黑布,以保证最佳的摄像效果,应该说对电视节目转播技术的包装上精益求精。当然除了电视的作用,还有网络的力量,此前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借助网络营销的手段红遍中国大陆。

(三)选手包装

选手往往可以说是一个娱乐节目的主角,选手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整个节目的成败。在过去的一些娱乐节目中,选手身份造假,各种各样的假唱,假选手,让选秀节目备受诟病。《中国好声音》在歌手挑选上就设立门槛,不再是大浪淘沙似的海选,而是发掘式的寻找好声音,在海选阶段的选手已经是有一定水平甚至有一定名气的歌者。而且往往在一个个好声音的背后还有一段段情感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与他追求音乐的历程密切相关,有学者称这是“节目本土化改造后获得的类似真人秀的特殊叙述方式”。

(四)节目意义的包装

搜狐副总裁刘春在他的微博里说:做电视这么多年,一直纠结痛苦于一种现象:“为什么一些剧一些节目,越是脑残越是狗血越是被骂得凶,收视率越高?所以,我要为《中国好声音》鼓掌,因为它在精彩好看动听的同时,还传递着正能量。一个电视节目的正能量就在于:真善美。真实,真诚,善意,善良,美丽,美好。中国电视,呼唤正能量。”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在节目意义上的包装,就在于它的“正”,不偏不倚即为正。曾几何时,电视节目盲目吸引受众,而欠缺了对整个社会正能量的塑造。《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在突破原有的意义模式,开始对社会价值观进行良性引导。

除了对节目“正”的包装之外,另一个包装就是对“梦想”的包装。把娱乐节目打造为励志节目,虽然不是《中国好声音》的创举,但是在节目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的改动,带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观看感受。毫不夸张地说,“梦想励志”是对整个节目意义的又一层包装。

总之,《中国好声音》引进了新的电视节目模式,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对来自民间的参赛选手进行合理包装,凸显了大众化,励志化的节目意义为整个社会传播着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刘京林等.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张霆.电视节目故事化叙事的媒介逻辑及其人文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第23卷第5期

[3] 费勇. 中国好声音的看点[J].南方电视学刊 2012(09)

[4] 许继峰. 中国好声音爆发性传播效应的模式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259期